80、番外八(修)

寡妇有喜 宁寗 5258 字 2个月前

因着要准备乡试,刘淮平素忙得紧,除却中秋后回过一两次,一直到过年前夕才回来。

姝娘一早就跑去村口迎,等了小半个时辰,才远远见风雪中一辆骡车缓缓靠近,车上坐着一人。姝娘倏然眼前一亮,她搓了搓冻僵的小手,提声喊道:“阿淮哥哥。”

车上人闻声看过来,还未至歪脖子枣树下,他就慌忙跳下车,快步往这厢奔来。

姝娘一下扑进刘淮的怀里,撒娇道:“阿淮哥哥,你终于回来啦。”

刘淮拢了拢她的领口,将她抱起来,蹙眉道:“这么冷的天怎的跑出来了,也不怕冻出病来。”

“姝娘太想阿淮哥哥了,想早点见到阿淮哥哥嘛。”姝娘道,“阿娘煮了好些饺子,在等我们呢,我们快点回家吧。”

见她这幅兴高采烈的样子,刘淮也不好再斥责她许多,只得无奈地笑了笑,道了声“好。”

他抱着姝娘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很快便到了刘家门前。周氏从灶房的窗口看见他们,擦了擦手上的水,笑意盈盈地出来,“回来啦,快进屋暖暖。”

姝娘从刘淮怀里跳下来,蹦蹦跳跳地跑进灶房,周氏给她掸了身上的雪,摸摸她冰凉的小手,心疼道:“哎呦,这么凉,我早说了不必去接,你偏是要去。来,快喝碗热姜汤。”

“谢谢阿娘。”姝娘接过碗,仰头一饮而尽,辣得张大嘴直哈哈。

周氏看着她这模样,忍不住在一旁笑。

“阿淮回来了。”

刘猎户恰自屋外进来,取下头上的斗笠,抖落一身的雪。

刘淮唤了他一声:“爹。”

“诶,正好。”刘猎户从怀中拿出一叠红纸递给他,“村里不少人家托你写春联,说是要花钱买,但我想着都是乡里乡亲的,平素也帮了咱们不少忙,没必要占这个便宜。要不你有空写上十几幅,我给他们送去。”

长平村大多是大字不识的粗人,从前过年,为了添点喜气,村里人会特意去镇上花十几个铜板买一幅对联,但如今长平村都出了秀才了,还是县案首,村人觉得再没必要舍近取远,费力去跑一趟。

让村里的大才子写对联,贴在门上不仅倍有面儿,说不定还能让自家跟着沾点福气。

“我知道了爹。”刘淮接过红纸,“我这就去写。”

说罢,他同姝娘招招手,“姝娘,来帮我裁纸可好?”

“嗯。”姝娘点点头,跟着刘淮进了屋。

刘淮将纸折成相同大小的长条,让姝娘用剪刀裁,裁完了,才开始磨墨书写。

姝娘贴着桌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能认的字尚且不多,只能指着春联勉强道,“这个是‘安’,这个是‘家’,这个是‘福’......”

她的字都是刘淮闲时教她的,大多只是指着认了一遍就记住了。刘淮摸了摸她的头道:“都说对了,我家姝娘真聪明。”

姝娘被夸得不好意思,脸都红了,“我哪有哥哥聪明,我一同村里的人说你是我哥哥,他们都羡慕我呢。”

刘淮抿唇一笑,低眸扫了一眼道:“我送给你的绢花,为何不戴?”

姝娘闻言愣了一下,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搅着手指嗫嚅道:“那绢花太漂亮了,我不舍得戴,我怕弄脏了,想等过年那天再戴。”

“你尽管戴便是,我不是说了,我会买更多更好的给你。”刘淮神色温柔,“旁人都知道我是你哥哥,你需得打扮得漂亮些,替我长脸,是不是?”

这话落在姝娘耳中,倒是十分有道理,如今她是刘淮的妹妹了,可不能像从前那样邋里邋遢,给她阿淮哥哥丢人。

姝娘重重地点头,语气坚定道:“嗯,我知道了,那我天天戴,日日戴,不给阿淮哥哥丢人。”

她扒着桌子,凑近看刘淮写的春联,忍不住夸赞道:“阿淮哥哥,你的字写得可真好看。”

虽说她也没看过旁人的字,可她就是觉得刘淮写的好看,她也不会形容,就感觉看到那字像是看见了巍峨壮观的群山。

“想学吗?我教你。”

见姝娘点头,刘淮将她抱到膝上,取了张废纸,握住她的小手一笔一划地写着。

纸上出现是姝娘不认识的两个字,她疑惑地看了一会儿,转头问:“哥哥,这是什么字啊?”

“是你的名字。”

“我的名字?”姝娘觉得有意思,原来这就是她的名字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好一会儿,默默记下了。

没一会儿,刘淮又领着她在纸上重新写了两个字。

“这是‘刘’字。”姝娘认识其中一个,她想了想,猜道,“这是阿淮哥哥的名字吗?”

“对,姝娘,你要记住了,这是我的名字。”他缓慢地咬字,“我叫‘刘淮’。”

他看向姝娘的眼眸漆黑深邃,透着几分年幼的她尚且看不懂的东西,姝娘略有些茫然地与他对视了一会儿,旋即咧开嘴粲然而笑。

她当然知道她叫刘淮啊。

“姝娘记住了!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刘淮抿唇轻笑,神色间隐隐透着几分释然与欣慰。

他手脚快,很快将十几幅春联都写完了,待晾干墨,刘猎户又冒着风雪给各家送去,回来时手中提着不少腌肉咸菜,都是村人们给的回礼。

除夕那日,周氏做了一桌好菜,到了晚间,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守岁,姝娘挨不住,没过子时就躺在周氏怀里沉沉睡了过去。

年后不久,刘家隔壁空了许久的屋子又搬来一户人家,周氏唤来刘淮和姝娘,让他们端盘饺子送去给新来的邻居。

去之前,周氏特地对刘淮嘱咐道:“隔壁那个妇人,你唤孙大娘便是,孙大娘一家不容易,丈夫病逝后,被叔伯排挤,迫不得己才搬到这里的。你和姝娘去的时候莫要问太多,别惹得人心里不痛快。”

刘淮应下,牵着姝娘去了。

隔壁正忙着收拾,刘淮扣了扣门,从里头走出一个大抵十一二岁的男孩来,皮肤黝黑,看起来憨憨的,他略有些警惕地问:“你们找谁呀?”

“我家就在隔壁,我娘说以后就是邻居了,让我们送一盘饺子来。”刘淮解释道。

听说是来送饺子的,男孩背后钻出一个小脑袋来,她盯着姝娘手中那盘香喷喷的饺子吞了吞口水,畏畏缩缩道:“我娘不在,她出门去了。”

“那你们就把饺子拿进去吧,饺子是我阿娘亲手包的,可好吃啦!”姝娘将盘子递过去,介绍道,“我叫姝娘,这是我的哥哥刘淮,你们叫什么啊?”

“我叫许大成。”许大成说罢,拉了拉身后大抵比姝娘小了二三岁的小姑娘,“这是我妹妹。”

那小姑娘见刘淮与姝娘和善,才大着胆子走出来,声若蚊呐道:“我叫春桃,六岁了。”

“六岁?”姝娘高兴地去拉了春桃的小手,“我比你大两岁,那我就是你姐姐了!以后我能经常来找你玩吗?”

许大成看着眼前长得粉雕玉琢,性子活泼又讨喜的小妹妹,不由得越看越喜欢,没等春桃回答,他先点头答应道:“好啊,好啊,你往后常来玩就是,我很会捉鱼的,我看前面就有一条河,等开春冰化了我带着你和春桃一起去捉鱼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