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岩壁下,三人静悄悄的,什么动静都没有。
疼痛从四肢、后背传来,林之言艰难地抽气,浑身颤抖。
她们还都背着氧气罐,不知道它是否完好,如果被撞坏了发生泄露,那接下来的事就糟糕了。
她的脑海里忽然响起米娅的声音。
“糟糕的事,总是接二连三地来。”
糟糕的事,的确总是不请自来,但是她们也被幸运眷顾着,不是吗?
如果林之言没有赶过来,那么莎兰就会掉下去。
如果她起得再晚一点,陷入自我怀疑再久一点,即使赶过来,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莎兰掉下去。
所幸…所幸…她赶上了。
贝拉比较幸运,撞到岩壁的是林之言和莎兰,她正横着躺在她们身旁,在短暂的喘息和恍惚之后,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棕色的眼眸盛着复杂的情绪,悲伤、庆幸、惊喜。
“link,莎兰,你们还好吗?”
莎兰很痛。
她躺在雪地上,胸膛大幅度地起伏,眼神呆滞,眼眸倒映着蓝天。
她感觉自己从梦中被拽出来,先前,她只觉得一切都像是隔着一层水雾,同伴的话语也隔着一层云雾,听得模模糊糊,而现在…
莎兰缓缓地看向了一旁。
那道身影依旧存在,她的脸庞,仔细看,看得不真切,却给人一种温柔而真诚的感觉,她正注视着自己,伸出手。
“你不继续爬上去吗?只要去那里,你就能登顶了。”
莎兰看着她,没有说话。
有人捧起她的脸,用着温柔的力道将她的脸转过来。
“莎兰,你还好吗?”
莎兰看着正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林之言,一旁还有关切地看着自己的贝拉,还有后面…正扶着岩壁下来的入本幸太。
“……”
莎兰的嘴唇动了动。
林之言看着她的唇形,知道她想说什么。
“好冷。”
林之言脱下手套,触碰对方的脸颊,真冷,体温似乎暖和了对方的脸,但寒风却让温度迅速下降。
对方关怀的目光让莎兰有些恍惚,她只感觉自己麻木的心脏忽然涌入一阵暖流,鼻头起了酸涩,手不由自主地指动了动。
“莎兰,不要相信他们。”
莎兰听到了她的声音,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盲从她的话语。
她在内心说,不,你才是我的幻觉。
我的伙伴,是我自己选的,无论是已经回去大本营的兰姆、米娅,还是现在陪伴自己的link、贝拉和入本幸太。
林之言看见莎兰忽然垂下目光,她将手套给林之言套上后,抬起眼睛,认真地和她们说了声对不起。
贝拉和林之言相视了一眼,惊喜从眼中划过。
入本幸太赶过来,他扶起贝拉,看到莎兰目光清亮地看着自己时,微微一愣。
“莎兰,你...?”
莎兰深呼吸一口气,她内心有些忐忑不安。
“对不起,你后脑勺的伤口....”
入本幸太一顿,尔后,他摆摆手,笑道:“幸亏你的力气不是很大,没有弄得很深,而且link及时赶过来帮我包扎好了,已经没事了。”
话是这么说,可伤口确确实实是她造成的。
莎兰的内心既感动又羞愧,她感觉自己无脸面对自己友善的三个队友,如果不是她们,自己可能早就死了。
林之言拍了拍她的后背,把雪都拍了下来后,检查了一遍大家的氧气罐。
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破损的地方。
林之言扬起了嘴角,就算糟糕的事情再多,也有幸运的事情发生,她们至今还站在这片土地上,不就是因为一连串的幸运事件吗?不然,那曾经难倒她们的三米裂缝也可以是五米,如果真是五米,那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可那是三米啊,所以她们度过了那条裂缝,在那场掩埋了无数登山者的冰裂正宗存活了下来。
……
四人互相搀扶着回去帐篷那里。
回去的路上,林之言才知道来龙去脉。
一开始,是莎兰突然起了身,拉开帐篷走出来,一边睡不着觉的入本幸太听到了声响,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却看到了莎兰像是梦游一样看着远方走出去,当入本幸太上前阻挠她的时候,被推了一下,后脑勺正好撞在了石头上。
因为身体虚弱再加上外伤,入本幸太当时就瘫软在雪地上,而贝拉是出来解决生理问题的时候发现了入本幸太...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林之言看到的。
入本幸太叹气,说:“看来我回去得加强锻炼了,一推就倒下了,太弱不经风了。”
他跟弱不禁风当然搭不上边,莎兰听到这句话,苍白的面庞也染上了红晕,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羞愧。
她自觉十分对不起队友们,于是接下来的餐食准备都由她准备,虽然只是简单的热水、倒水,但是为了减少对方的歉意,三人都默认了。
等解决完一切,她们开始盘点自己剩下的物资。
林之言还有三瓶氧气罐,八包餐食,而莎兰、贝拉和入本幸太的氧气瓶分别是2、3、2,餐包数量是9、10、7。
“你们觉得可以剩下的氧气罐可以让我们登顶之后安全下来吗?”
四个人都在一顶帐篷内,开始探讨。
林之言沉思了一会儿,点头,又摇头。
“我们得加快速度,不能再发生意外了。”
莎兰和入本幸太都点点头。
她们接下来的路程还有上千米,虽然垂直海拔只有800米,但是想要走上去总得绕点路。
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她们却仅仅将垂直海拔缩短了一百米。
夜晚,林之言疲惫地弄起帐篷,钻进去。
她看见自己呼出的气体在窄小的帐篷壁上凝结成一层易碎的霜状内壳,她缩起身子,拿出温度计。
上面显示零下三十五度了。
林之言从未呆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她只觉得冷风无处不在,她裹着一层厚厚的毛毯,坐在黑暗之中打开书包,开始搜寻衣物。
她听见外面的声音,风不断地锤击着帐篷,砰砰砰,因为风力过于强劲,就好像经历了一场暴风雪的袭击,她哆哆嗦嗦地用拉链将自己的身体装进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防风尼龙保暖衣之中,然后穿上号称使用最保暖的科技和布料的靴子。
林之言笨拙地穿过鞋带,当她使劲地拉紧鞋带,不让冷风钻进一丝一毫的时候,她忽然感到剧痛。
手指本就干裂,在刚刚用力绑绳时裂开了,血液湿润地流过皮肤,她意识到,自己全身上下都在恶化,就像是一个老旧的零件。
登上雪山,是一件挑战极限的运动。
她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半晌过后,她蜷起手指,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绑鞋带。
第十五天,凌晨五点半。
大家都想要睡一个好觉,遗憾的是,在高海拔中,连睡个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又是一夜模模糊糊的、似睡非睡的夜晚过后,林之言在听到声响时自动睁开眼睛,身体一直叫嚣着疲惫的信号,可她只能动起来。
借助帽灯的亮光,林之言利落地钻出帐篷,吃过餐食之后,在四个小时之中,她们穿过了一个缓坡,爬过了一条角度为60度的冰壁,越过了一条两米的裂缝,最终,她们站在了标志着奥利尔冰河上游起点的峭壁。
她们看到一大片倾斜的雪地在黎明的霞光中闪耀着如铝合金般的光芒,像极了玫瑰河流,这一幕让她们久久无法言语。
在长久的艰辛后看到这样的美景,除了感叹之后,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从她们内心腾升而起。
就在这时,莎兰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快过来,这里有绳索!”
她们吃惊地看过去,震惊地发现有一条大约三十米长的绳索从冰壁上垂直落下,从下往上看,恍惚以为这条绳索是从天国将落而下。
这又何尝不是呢?
不知道是哪位登山者留下的绳索,竟然在大风大雪中存活了下来,林之言拿出相机,用长焦镜头看,那一颗颗冰锥在冰壁上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就像是钻石一般。
绳索在风中摇晃中,却让人想起院子里的垂柳。
林之言向前走几步,谨慎地抓起绳索的末端,扯了一下,确认了这条绳索还能用之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它还可以用!”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激动了。
这就代表着她们不需要开线了!又少了一份风险!
但随即,她们又意识到了一件事。
她们登山之前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资料也是查得一清二楚。
至少在一个月前,奥尔苏里山峰的记录是攀爬到海拔6400米处,当然,这个记录自然也是活着的人回去述说的。
现在,她们可是在6700米处。
所以留下这条绳索的登山者....多半凶多吉少。
想到这,所有人内心的激动都被抹去了。
林之言不再想这件事情,她直接将加玛登山器拴到稍稍有些磨损的绳子上,开始攀登。
在一个陡峭的冰壁上,寒风凛冽。
零下三十八度,所见之处都结起了冰块,但在那冰壁上,却悬挂着一条长长的绳索,而那绳索上,有四个人影。
林之言抓着上升器,一点一点地往上攀爬,冰爪强劲地铐进冰川之中。
和攀岩不同,攀岩,她可以随心所欲地接触岩面,即使无法再往上一步或是无法维持身体平衡,她也可以换一个落手点或是落脚点,但是攀冰却不一样,湿漉漉的表面带来了许多困难,手套与冰壁之间几乎没有摩擦力。
即使绳索存在,可往上攀爬依旧是一件难事。
如果没有绳索,她就需要借助冰锤在上面弄出一个个槽,塞进冰锥,再挂上绳索,要是选的冰锥位置不好,那么表面就会造成裂缝,一旦冰锥从中掉落而出,就代表一个保护点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