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跟他掰扯掰扯的,可当着孩子们的面还是别说了,给他留点儿面子。
晚上回房间再说,于解放自然明白媳妇的意思。乐呵呵的回厨房继续做饭,已经打好腹稿跟她解释。石燕这丫头天生胆儿大,防患不让她下水,不如教会她自保。这么大的孩子了,也不可能每天栓裤腰带上。
“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吗?”
于石燕一听就是一哆嗦,刚揭过一截,这咋又来一劫。回头冲妹妹讨好的笑笑,双手作揖求放过。
石竹有些可怜姐姐,可迎上妈妈的目光又觉得不能撒谎。“出来了。”
“多少?”
“双百。”
“姐姐呢?”
“……没记住。”
石竹说完冲姐姐扯扯嘴角,我真尽力了。于石燕无奈的噘嘴,觉得妹妹太不仗义。你就骗妈妈一回怎么了,每次都实话实说。
“于石燕、”
妈妈喊她了,石燕耷拉着脑袋。想撒谎说假分数,又怕被爸爸教训。别看爸爸平时惯着她俩,可一旦涉及妈妈,那是绝不留情的。马上要开家长会,不管他俩谁去,反正妈妈都会知道的。
本来想着晚一天是一天,如今是躲不过去了。“数学五十九,语文五十七。”
丝丝一听就扶额,对大闺女简直无语了。玩的时候明明比谁都聪明,鬼点子也挺多。怎么一考试就烤糊呢。
“是谁说以后要考军校,做爸爸的接班人的?”
“我……”石燕小姑娘被妈妈说的皱起了眉。“妈妈、成绩不好就不能当兵吗?”
“当然。文化课是很重要的。你爸爸三十多岁了还得去补文化课,没文化走哪儿都吃亏。”
“吃什么亏?谁敢欺负我,我就削他。男生都打不过我,我怕谁啊。”
丝丝转头四处瞅,学那些女人说的一样找鸡毛掸子。石燕姐俩不知道妈妈是怎么回事,十分好奇的跟着她四处转。
家里平时的事情都是姥姥和爸爸管,再调皮捣蛋闯了祸都有爸爸收拾,从来不用妈妈管。所以这俩都不明白妈妈这是要干嘛。
“妈、”
“妈妈,你找什么呢?”
“鸡毛掸子。”
石燕傻乎乎的问:“要鸡毛掸子干啥?”
“揍你。”
看妈妈真生气了,姐俩吓的不敢再说。俩一模一样的小姑娘并蒂花一般站在一起,大眼睛咕噜噜的望着她,丝丝一下愁的很。
自古天下安定,治理天下的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中所创立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你个丫头不好好学习,以后拿什么考军校?拿什么安身立命。
“别气,别气。”于解放出来扶媳妇坐下。“你自己常说的,女人最怕气滞,可别为了这么点儿小事气自己。”
“小事,于解放你说这是小事?”
“的确不算大事啊。这才刚上小学,离考军校早着呢。”
“早什么早,学习都是一步步积累的。这丫头……”
“妈妈、现在考不好,以后就没法考军校对嘛?”
“对。”
于解放给闺女使个眼色,意思让她安慰妈妈。生怕这丫头说出什么让媳妇爆青筋的话。丫头学习好坏他不在乎,所以没怎么注意。看媳妇这么在意,以后得看着点儿这孩子了。
于石燕接收到了爸爸的信号,马上乖巧的冲妈妈点头。“妈妈,我下回保证考及格。”
考及格?说半天你就这么点儿追求。丝丝当然不满意,她自小可是很厉害的,背汤头背药理那都是手到擒来。她的闺女怎么能只考及格。
“循序渐进,孩子还小呢。”
于解放在中间打圆场,不忍苛责闺女,又生怕气着媳妇。丝丝想想坐下了,什么话都没说。孩子的确不大,可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丫头让她还是不能放心。
“你说的啊,下回要再考不及格妈妈可……”
可什么,说实话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次给人当妈,孩子养这么多年了,母亲和丈夫还有姐姐他们好像管的更多,如今触及到她在乎的地方,一时间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要再考不及格就罚蹲马步半小时,跑三千米。”于解放说完,他闺女配合的点头,父女俩齐齐的转头望向丝丝。“你看这样行不?”
“把卷子抄十遍,工工整整我检查。”
“妈妈、你这也太狠了。”
石燕垮了脸,妈妈这惩罚可比爸爸的狠多了。石竹在一旁偷笑,悄悄拉拉姐姐的衣角,示意她先答应。
小姐俩别看平时会互相告状,但关键时刻是非常团结互助的。石燕接收到妹妹的信号,乖乖的冲妈妈点头答应。
老太太在厨房门口暗自偷笑,对于俩孩子的教育不插言。闺女两口子都有文化,比她会教育孩子。
“饭好了,咱准备吃饭吧。”
丝丝回头瞅瞅:“爹怎么还没回来?于解放你出去找找吧。”
“好。”
男人解下围裙,准备换鞋出去找老汉。出门没多久帮老爷子提着背篓回来了。丝丝给父亲拿毛巾让他先擦擦手,忍不住的开口念叨。
“让你挖草药是怕您闲出毛病,不是靠您养家糊口的。爹您别这么辛苦,菜地里种菜溜达不过的就行了。要不以后别去挖药了?”
老汉知道闺女心疼他,呵呵笑笑说:“真不辛苦。我在家闲不住,不让我动弹我才难受呢。如今咱就只有那二分菜地,根本不够种。”
于解放冲媳妇笑笑示意别管。男人哪是闲的下来的,啥都不干才是受罪。他退休了计划接上岳父这背篓也挖药去,光那二分菜地根本不够种。
换了衣裳洗漱吃饭,饭桌上丝丝说起另一件儿事。老汉的生日在阴历七月十五,这几年老汉都是回老家的。惦记着给父母上坟。
“爹,您今年还回老家吗?”
“回。”说完老汉放下筷子:“既然说起这个了,我就跟你们说说。我跟你娘计划回老家去,以后就不来了。我给老三写信让他把屋里打扫修整了,这些年他一直照应着,房子挺好,回去就能住。”
“爹、不是说好了在这儿养老的吗?您这是又琢磨啥呢。”
于解放问了,丝丝将目光移向母亲无声的问询。眼看年纪越来越大了,怎么又重提回老家。
“人老了思乡,金窝银窝不如我那土窝。离家越久啊我越想念我那土房子。你们都大了,不用我操心。就青青一个不省心的,也有你俩照应,我也没啥牵挂。”
落叶归根,老人想家很正常。丝丝和于解放互望一眼,由于解放开口跟父母说。
“那行。你们既然决定了,那尊重你们的意思。等石燕石竹放暑假,我尽量抽空,咱们一起回。”
“他顾不上就我陪你们,带石燕石竹回老家看看。”
“哎,哎,好。”
孩子孝顺,说什么都顺着。以前留他们在城里是想让他们享福,如今也尊重他们想回老家的意愿。老两口对视一眼乐的满脸花,老汉已经在心里盘算自己这些年卖药材攒了多少钱。
晚上回房间拿出来一张张的数,积少成多的居然有大几百。“回去修整房子。”
“房顶重新揭起大修吗?”
“嗯呐。时间久了没人住,房顶漏雨。与其小修不如大修一下,咱住上人后至少十年没事。”
“也是气粗了啊,有钱说话就是不一样。”
被老婆子取笑了,老汉哈哈一乐。“那当然。这些年咱吃穿用基本都闺女两口子管,我卖药材的钱都攒着呢。等以后回屯子里我照样去挖药材,放心吧老太婆,靠老汉养也绝对饿不着你。”
“你个死老头子,我用你养啊。我五个孩子呢,我是那没人养的吗?”
“哈哈……瞧瞧气粗的,你还不就仗着有丝丝两口子嘛。”
“还有大闺女,每月也不少孝敬。回家了老三两口子就近,他俩能不孝敬我。”
“孝敬,孝敬。这些年老三媳妇不每年都给你做鞋嘛。”
“嗯,都是好孩子。”
老两口在计划回乡的事儿,那边丝丝他们也在说这个。于解放打开抽屉,里头还有不到二百块钱。
“大修这点儿估计不够,我去预支一个月工资吧。”
丝丝噗呲笑了,从柜子里拿出存单。“我是那么不靠谱的嘛,每月都花光啊?原始人都知道储存食物储存饮水,以备不时之需。我还能连原始人都不如。”
“这么一大家人,你居然还有存钱啊。我以为自从有了闺女咱就没余量了。”于解放笑着接过存单,一张一张的看下来,发现存的还不少。“你说咱俩的收入会过日子的女人能存下不少,没想到你也能存这么多。”
丝丝柳眉倒竖:“怎么,我不是会过日子的?”
“是、是。我媳妇做什么都一把好手。”
于解放将存单放回原位,回身将媳妇压倒。丝丝抬脚踹他,要说的话被他压在了口中。
说好了送老人回老家,于解放翌日写了信,连同汇款单一起寄给小舅子。让他提前修缮房屋,添置家用。信封里放了棉花票和布票,老人的被褥锅碗都被他用了,如今给老人添新的。
赵青青周六过来听说了父母的打算后默默点头,人老了就想回到生养长大的地方。她之前就想父母也许会提出回家,如今石燕石竹都大了,可以自己上学,不用人照顾。老两口年纪越大会越想家。
“你们打算怎么回,开车吗?”
赵青青在这里跟在自己家一样,到厨房把提来的沙果洗净拿出来给丝丝。她如今教小学,读书后气质变的好太多。这么多年单身自己过没什么烦心事,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
“他要回的话肯定开车,可他不一定能走开。如果他没时间,我带爹娘坐火车,买卧铺也方便。”
“算我一个。哦,不,算我们娘儿俩。好多年没回去了,我也带白芷回去看看。以后爹娘回了,一年至少得回去一趟。”
“嗯。过年回吧,我跟你一起。带着孩子们,跟爹娘热闹的过年。于解放忙他的,我如今工作比在医院有点儿,说放假就能放假,不会被随时叫回去。”
“那敢情好。”老太太听见了,出来凑热闹说话。“给你们都准备被褥,年前一起回去过年。”
“娘、一说回家,我怎么觉得你有些兴奋呢。”
丝丝这么觉得,赵青青也跟着点头。真是人老思乡,这几年要不是照顾外孙女,估计早不待了。
“兴奋吗?”老太太笑笑,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回忆。“活这么大,第一次离家这么久。要回家了,又能跟老邻居老姐妹一起了,可不是兴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