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宁业寺郡主滋事 荆州城英杰豪聚

老军道;我说与你知,这里是江陵西城门。那老军话无言尽。杨琼笑道;在下习惯叫这里作荆州。老军点头道;且不说这事,这城内出了蹊跷大事。杨琼好奇道:什么大事?

老军道:最近二十日,城里的豪门富商和官邸府宅,都大量丢失金银,约莫数万两有余,闹得人心惶惶。那些商贾富豪,都连名上诉,要王爷重查此案。王爷见民情势大,不敢视之等闲,便吩咐俺们四下里严守城门。逐一盘查来往客人,若有那入眼的,还要搜遍全身。这是王爷发下的军令,要仔细搜查进出城门的客商行李,少侠只好休怪。

杨琼点头道;大哥所说的大事就是贼寇窃城的事?那老军听杨琼说得满不在意,惊讶道;闹动了整个荆州,这还不算大事么?

杨琼道;如此说来,荆州城里有江洋大盗,可曾现身?老军道;城里有那巡夜的更夫在夜深之时见过,说是个武艺绝高的飞天大盗,无影无踪,人不能近。曾有江湖上的高手几次撞见过他,却都被他逃了?杨琼道,这贼除了有善逃之法,还有甚厉害之处?

老军道;这飞贼的武艺超群,无人能及。王爷赏下重金,请来了武林中诸多名宿前去拿他,可不但擒他不住,有些高手,反被他所伤。更为奇怪的是,这飞贼对城内的住宅几乎是无所不知,连那达官显贵的家境都了如指掌。任凭你设下天罗地网,他都视之无物,从不失手。连王爷的将军印,他居然都敢去盗。此等厉害的人物,我这老头在荆州活了半辈子也没听说过,真是百年罕见。

杨琼猛惊讶道;难道武林中有此类了得的高手?能在荆州城内为所欲为,且从不失手。想来那贼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对每家每户的房形尽览入目。楚王府武功高强的枭雄为数不少,却为何也奈何不了这贼,这是怎么回事?

他正苦苦寻思这蹊跷之事,那老军笑道;这飞贼除了盗取钱财,倒也未图其他。既不采花作案,也不谋害人命,只是要钱即可。这真让人想不明白,按理说,这贼只为钱财,既已得数万两金银,为何还不肯离去,直的要许多江湖高手前来杀他,真是没事找事。

杨琼笑道;这贼真是无法无天,让人哭笑不得。老军道;现有王爷告贴文榜,赏赐一万两的黄金信赏,声言;谁若拿下了此贼,赏钱便归为谁有。呵呵,若是真个有英雄好汉办到了此事,那可就富贵终生啦!

杨琼笑道;听大哥之言,在下倒想去试上一试。若是在下幸运,把这贼给拿了,那还不名满荆州么?老军笑道;但愿如此,只是少侠应当量力而行,千万莫胡乱撩拨。

杨琼谢过后,与了他一锭五两小银,权当请他些茶水,遂入了城门。逢人便打听圆业寺的所在。于路听人说起城里的飞贼盗财一事,有声有色,人人皆惊,恰是满城风雨,皆由贼起。

杨琼暗自寻思道;这飞贼的本事可真不小,居然闹动了荆州城上百万的人口,幸得他只是盗取些钱财,不曾干那伤天害理的大事。

寻不一时,杨琼便在城南边找到宁业寺所在,只见:

烟绕紫雾,远观楼阁罩彩云。

声念慈悲,清咒谱渡洗尘心。

阶石如登天,匾额照金辉。

苍天之木,倒遮庙寺隐楼景。

静雅流溪,养育一方有道僧。

杨琼知晓宁业寺是出家僧侣清休静息之地,不避外市俗宇,遂小心轻步走入寺院。入得寺内,焚香祈福,参拜佛祖后,欲与寺内主持说明来由。先从包袱中取出丹青与信封后,找了一个小沙弥通报来由,一处客座少歇,只待回话。

稍等一刻,那小沙弥从侧旁阁楼中引来一位主持。那主持俗家名唤做陈言霸,来历非凡。原本是朝廷节度使出身,总摄河南河北兵马,常年在边关上抗击燕云十六洲的辽国铁骑,多有战功,也有一身的江湖本事,与杨顺天齐名。

虽说江湖上的好汉都重练于轻功,朝廷官人都重练于武力。他却反其道而行,武功高强,十分了得。因不满朝廷昏庸,小人把持。他看破了官场上的一切是非,盛怒之下,题下八句反诗,那诗道是;

熬修战乱百万军。

一言呼卢九天鸣。

空怀神力凭风涩。

屈侍庸人志淡愁。

仰天恨叹世云昧。

余寝难诉报国忧。

他时兵甲提十万。

迎君共赏帝王楼。

这八句诗,若是前六句倒不打紧。后两句“他时兵甲提十万,迎君共赏帝王楼。”这句话可了不得,实乃反国之言,大宋朝廷向来视为十恶不赦之首。这凡夫俗辈,怎敢轻言,无疑是玩火自焚。因与杨顺天、叶云风等辈的高人,武艺伯仲,颇有缘分。后因错杀无辜,心中愧疚。在佛法感悟下,遂入宁业寺内出家为僧。一晃数十年踌躇的岁月,那陈言霸尽弃了尘世纷争,做了有道的高僧,法号为空觉大师。

那大师闻说有信物,连忙到杨琼面前合十祈祷;老衲姗姗来迟,让少侠久等。

杨琼见了,不敢少缺礼数,亦合什回礼道;家师为补还当年曾在贵寺许下的心愿,特叫在下不远千里,前来偿还。打扰了大师清静,还请恕罪。言毕,递上画卷与书信。那大师不便一发齐阅,把画交与小沙弥,先拆信封看至一遍,惊讶不已,直把杨琼上下打量,暗自点首示意。随后侧处展画一看时,那大师见着画像中的女子,神色转变,禁不住失言道;是她。

杨琼虽说一路携带着书信与画轴,却从不敢私阅。这时却也耐不住心头好奇,轻问道;这画像中不知是何人?

那大师道;这是莲花圣母的尊容,果然是栩栩如生。杨琼问道;莲花圣母是谁,是江湖上的女侠吗?“他依稀记得甘师叔也曾说过莲花圣母四字,但当时自己却误以为命绝一线,万念俱灰。事后却又忘记相问,这时心中想起颇有些遗憾。”

那大师道;这是你师父的红尘旧梦,不过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少侠还未曾出世。

杨琼嘀咕道;红尘乃世之姻缘,这旧梦何解?那大师不急于解释,轻笑道;少侠一路风尘劳累,且入客房歇息,此事来日细说。

杨琼见他问而不答,料他有所隐瞒。碍于礼仪上的节度,又不好追问到底,只得告退。

那大师却不急着让杨琼离去,只是让一个叫福空的小沙弥把他领至楼阁客房中歇息。杨琼见那大师气势不俗,必是江湖前辈,便应声随着浮空而去。

那大师反复的看过数遍后,把信封往香炉中烧毁,把画像收于楼阁,似要交与某人。

适才那大师为何见信惊讶?原来那信是昔日故交杨顺天盟主的亲笔所作,独写与己。信中言语无非是陈年往事,千里婵娟之词,但隐侧的却是别一翻话意,是关乎杨琼的身世一事。杨琼并未见过书信与画像的内容,因此毫不知情。

只是客厢中少歇一刻,便奈不住那好动的身躯,欲走出寺,外行解闷。下楼后便瞒住寺僧径往外走,因杨琼心中有事,步伐走得极快,又是低头而行,刚跨过正殿门槛,与左侧门廊走来的一个公子猛的碰面相撞,把那人撞翻在地。

杨琼一惊,尴尬不已,正要上前把他扶起,赔礼道歉。只见那公子一忙碌从地上爬起,拍拍尘土,气势汹汹,扯破了的嗓门叫道;本公子不曾招惹你,你干嘛把我撞伤?

杨琼见那公子不过才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厮,一身娇贵之气,仪表清风似水,相貌如花似月,心中不禁有些赞许他的好摸样,轻笑道;都怪在下鲁莽,眼不着人,撞伤了公子,无限惶恐。在下在此赔个不是。

陪礼毕,正小心的离去,那小厮却叫道;你说话的倒是容易,我却吃了你的大亏,难道赔礼就算啦!天底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要是传扬出去的话,本公子还怎么在荆州城混啊!

杨琼听言,扑哧一声发笑。料眼前的这少年是个富家豪门的公子,平日习惯了装腔作大,怎吃得这半点亏?又见那少年身后左右立着两个金刚也似的彪型大汉,更知他是个难缠的花花公子。笑道;在下已赔了不是,公子还要怎的?那小厮怒道:你笑话我么?杨琼道:在下不敢。

那小厮这才淡淡一笑,手握一把美人扇,来回打量着杨琼。见他手握宝剑,似个江湖剑客,便轻摇着折扇道;本公子看你象个武林中的剑客,必定有些过人的本事。不如你使一路高明的剑法与本公子看,若教我喜欢自然会放你走,绝不会为难你。

杨琼见他一副娇生惯养、不知天高地厚的摸样,一看便是未谙世事,怎肯受他一个孩童的胁迫?笑道;我若使不出剑法,就一定走不脱啦?心想;这小厮可会纠缠,我理他作甚。

正这般想定,那小厮拍的一声把折扇收合,呵呵笑道;不使剑术也行,我身后有两位相扑师父,你若是能打赢他们其中的一人,你大可一走了之。要是赢不了的话,且把你的宝剑留下,本公子要没收,就算你给本公子陪罪了。

杨琼笑道;不争我把你撞翻在前,你后面就要惹出这些事来,是我今日倒霉么?什么人不好撞,偏撞上了你?

那小厮笑道;这叫躲不开的福,避不了的祸。谁教你粗心大意,走路不看人,把我撞伤了,现在还闪着腰呢?他唯恐杨琼不信,便装模作样的叫痛,百般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