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医学生基本上围绕着的是医德和医术为重点回答,但赵铁柱都摇了摇头。
“你们说的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于医生本身来说是要有信心。信心来源于什么?来源于自己的医术,像我刚才说的是基础。是医德,相信自己就是救死扶伤的,有了这个认识才会信心百倍的给患者治病。”
“但对于一个陌生的患者,建立自信的途径是什么?就是要有一个准确的诊断,之后所有的医疗手段全部都是在这个诊断之上衍生发展起来的。”
“所以说我们在看病的时候,第一是要有自己自信的诊断。病历只能作为辅助,如果其他的医生诊断错误,你也延续着这个错误的判断进行治疗的话,那么只会是害人害命。”
邱鑫也在旁边听的频频点头。
“赵铁柱兄弟呀,你说的简直太对了。向你的这番见解,我是在从医20来年才领悟到的,而你才当医生几年呢。你们几个小年轻的,可得好好跟赵铁柱医生好好的讨教讨教,我真的很羡慕你们能够被他教导。”
看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主任医师对赵铁柱如此的推崇,杨旭东等人也是心有所感。
杨旭东对赵铁柱说:“我明白你的用意了,那我就现在从最初的进行望闻问切的诊断开始呗。”
赵铁柱还没有说什么呢,邱鑫在旁边说:“孺子可教。赵铁柱就是那个意思。”
于是杨旭东就走到了患者的面前,开始询问患者的病情。
但由于杨旭东学习的是西医系统,和传统的望闻问切大相径庭,基本上也学习过如何的切脉判断脉象,可他的基础并不牢固,给患者把了半天的脉也没诊断出来什么,不由得面红耳赤。
赵铁柱在旁边跟邱鑫说:“邱鑫大哥,其实我早就发现了,很多医院都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没有现在的抽血化验以及各种医疗器械如X光CT片等辅助的诊疗手段,医生都不会看病了。”
邱鑫又是大点其头。
“可不是嘛。但这已经形成了习惯,像你的那种传统的望闻问切,基本上已经是失传了。”
听到赵铁柱和邱鑫之间的对话,杨旭东更是窘迫。
这个时候赵铁柱问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