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说道:“其中有青壮年有两千一百零五人,剩下老幼妇孺加起来六百七十八人。”
这很正常,灾荒之下,身体衰弱的老幼妇孺,大多已经死在路上了。
没活着走过来的,大多是好事青壮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跟学名字,有什么关系吗?”
长孙无忌皱皱眉头,有些不解,两者之间似乎并无什么关系啊。
“呵呵,孙伯伯,那这两千八百七十三人,每天消耗的口粮,您可曾计算过?”李晟 扭头,语气平淡地问道。
“正常情况下一人需三斤米,若是换成的稀粥则减半。”
长孙无忌常年随军,总管后勤,这种简单问题自然难不倒他,便笑道:“可是口粮和学字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学字还能减少饭量不成的?”
“孙伯伯莫急,听我细细道来。”
李晟轻叹一声:“一人三斤米,这将近三千人,一天吃饭就是将近万斤的粮食。若是我现在手上没钱了,这些流民的下场,会是什么呢?”
“这……”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皱眉:“除非朝廷出手救济,否则要么饿死,要么冻毙街头。”
“朝廷出手,可能救济他们一辈子?”
李晟追问。
“这……”
长孙无忌闻言,摇摇头:“朝廷的粮食也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养一辈子,顶多分一些救济粮,遣散回原籍便是。”
“遣散原籍吗?”
李晟再次追问:“回到原籍后,这些人怎么活下去呢?”
“灾年过去,自然是安心种地。”
长孙无忌一摊手:“不安心种地,难道让朝廷养着吗?”
“种地?”
李晟嗤笑一声:“那下一个灾年呢?若是明年再有灾情,让他们再拖家带口地出来求活吗?”
“贤侄,只要陛下勤政、朝廷安稳,天下终会太平的。到时候,即便有些许灾情,也不会有这般景象的。”长孙无忌忍不住道。
“陛下勤政、朝廷安稳?”
李晟闻言,直接笑出声来:“那你是说,咱们陛下不够勤政、朝廷不够安稳喽?”
“不可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