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人感应

“黑板和粉笔,对于教书识字的作用极大。”

长孙无忌说道:“若是想要推广,首先应该在国子监内部进行推广。有了国子监的示范,其他州学县学,就能更快接受。”

“孙伯伯这话说的没错。”

李晟道:“我正打算把黑板介绍给国子监,只是我一个学生,恐怕那些教谕们,不一定会接受啊。”

“这倒是,那些教谕们都是老头子,不一定能接受这种新东西。”李世民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就好了。”

身为皇帝,只要他的一道口谕下去,粉笔黑板在国子监内的推广,绝对不会有任何阻力。

李晟闻言,赶紧问道:“爹,你有什么办法?”

“晟儿,你莫不是忘了孔祭酒?”李世民轻笑一声。

“对哦,孔祭酒!”

李晟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老爹和孔祭酒乃是熟人。

身为大唐最有文化的聪明人,孔颖达可不是那种食古不化、思维僵化的老学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

“如果真能说动孔祭酒,黑板粉笔的推广就十拿九稳了。”李晟心中一阵高兴。

毕竟,自己平时在国子监上课就是昏昏欲睡的,很大原因就是缺少了粉笔黑板这种前世的常用工具。

黑板粉笔在国子监内推广,自己也属于受益者。

“这件事交给为父便是。”

李世民拍拍胸。脯,然后话锋一转,又问道:“我听说你让工场里的流民,都在学习写自己的名字,可有此事?”

“不错!”

李晟点点头:“这这件事是我吩咐的。若是月底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直接取消这个月的工钱,直到学会为止。”

“这是为何?”

李世民面露不解之色:“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农民,即便不会写名字,也不影响印书吧?”

“爹,这件事说来话长啊。”

李晟微微一笑:“走,咱们先进屋坐下,容我慢慢跟您解释。”

很快,几人进屋坐下。

“爹、孙伯伯,你知道这些流民有多少吗?”

李晟站在库房门口,指着门外的流民们,问道。

“大概有不到三千人吧。”

李世民常年带兵,只是看一眼,就知道这里人数多寡。

“不错,这里总共两千八百七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