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仔细的思索,边城县还有一个不能称之为优势的优势,那就是口岸优势。
这个时代是贸易的时代,所有当年被帝国主义蹂躏过的沿海小渔村,如今都发展成为新的都市了,因为他们临海,有着大型的船泊、油轮可以停靠,大宗的货物可以流进流出,时代已经全球化了,必须加强人流、物流。才能有大发展的可能。
道理是浅显的,大家都明白,可做起来就是困难的,千百年来,这种自然的经济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沉淀,往往不是一日就能得以扭转的。
杜怡奇明白要急也是急不得的。
还是到农村去吧,去看看群众的呼声,找一找农牧业和工业的结合点,找一找政府的发展方向和普通百姓的需求的结合点。
杜怡奇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办公室面积不大,设备不新,电脑是最老式的,开机都得一分钟。因为县委穷,县委书记在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上也高调要求,各部门严格压缩开支,说全县的财政,就是个吃饭的财政、要饭的财政,说自己就是个要饭的书记。
唉!县委书记都要要饭了,各个局还有什么能力呢?
杜怡奇没要求换车,继续坐着已经开了八年的普桑来回奔跑。
他坐在办公室里,让办公室装裱了自己写的一幅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杜怡奇打算天天面对毛主席的豪迈诗句来励志。
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在那样严酷的历史环境下,都能靠十七个部门,十九个省市的共同努力造出原子弹、氢弹。
杜怡奇纵然面临再大的困难,还能大得过当年吗?
杜怡奇年轻气盛,热血喷张,杜怡奇决定一定要在自己的任期内为边城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杜怡奇跟曹县长交换了看法,想寻求理解和支持。
曹县长赞赏杜怡奇的勇气,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还是想寻找矿藏。他认为边城县山高林密,不应该没有矿产,他当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一旦有矿产,就是老天爷的恩赐,可以省很多的事情。
他认为农民、牧民在千百年来耕作、自然畜牧的生产生活的方式上,形成的性格禀性是很难改变的,想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决非易事。
那好吧,就求同存异吧,二人就兵分两路,把各自的想法贯彻,争取尽快寻到能够让边城县脱贫致富的道路吧!
****
杜怡奇先从乡镇场的调研开始了,而曹威继续他出山入林,当李四光的梦想。
当年杜怡奇们自己劳动建成的养殖小区,现在也基本启用了,当然不是作为养牛、养羊用,而是被就近的村民便宜买下,作为居住的场所,因为每一个小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交通便利,距离不远,一定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要道。
一路上,那个年老的办公室王主任陪同杜怡奇前往调研,因为刚刚上任,杜怡奇还没务色好一个合格的秘书,只有先拿这主任临时客串一下。
王主任介绍说,在边城县的中层干部中,最牛的就是这些个乡镇场的党委书记了。
这一个个乡镇场的党委书就如同古代一个个封疆大吏,因为他们是一级政府,在那狭小的一亩三分地儿上,他们拥有着超强的权力。加上边城县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着。这些个别的乡党委书记更是骄横。
听着王主任的介绍,杜怡奇问:“在我的意识里,一个县市最为牛B的科级干部应该就是你,就是县委办公室主任,你怎么还把他们说那么牛啊?”
“唉!杜书记,你有所不知,在大多数县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在边城县,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边城县的县财政穷啊,所以,办公室的经费是十分紧张的,我每年说不定还得到处到这些乡党委书记的土寨主跟前点头哈腰地找经费。人不求人一般高,人一求人就矮半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