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的基调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而且在奴隶主贵族内部也是等级森严,制度严密。
周代的礼乐制度详细地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不同的待遇,涉及政治、军事、文化、个人生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大者国之大事,如都城建设、军队编制等,小者个人生活用品,如服饰、乘舆等,通通纳入人礼的范畴。
可以说,是古代封建时代,各种规矩的奠基。
以至于多少年之后,依然有不少人在研究,或者是遵循这一规定。
虽然说起来有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这是事实。
就算是到了现代,也有一些痕迹留下。
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到了主墓室王座的桌子那里,桌子上的东西,果然都是玉石打造而成。
但是比起青铜的大气,这玉石的东西,看起来精致小巧,造型却是当时的餐具。
另外,桌面上竟然密密麻麻的刻满了字迹。
不过用的是殇文,王一水教授不认识殇文,最近正在努力的学习当中。
“看出来什么了?”王一水教授问小天师。
“这是《康王诰》啊!”小天师有点震惊。
“这是《康王诰》?”王一水教授看了半天,还是一个字都不认识。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小天师指着石桌上的字迹,一个一个的告诉王一水教授,这都是什么:“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
旁边,方新涵端着个录像机,一直在拍摄。
记录下了所有的文字,以及小天师翻译过来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