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外回流

这两种‘海外回流古董文物’有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均存在大量的赝品和假货,且比率极高。

而且,这些年假货和赝品的‘海外回流古董文物’,呈现每年升高的趋势。

而一些拍出天价的回流“国宝”,其实也不能轻信。

对于这背后的利益输送,于化风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

其中,更可怕的是,一些大的拍卖公司,有意将粗劣的赝品当“国宝”拍回。

之前,圈内议论纷纷,一件据称是从日本回流的‘北宋汝官窑盏托’。

造型呆板僵硬、修胎粗糙、釉面火光四射,与宋汝瓷内敛的宝光差距甚大。

就是这样一件,粗劣得连拍卖行都没有确认,其为宋官窑或汝窑底气的低仿品。

却被国内某专家断定为“北宋汝官窑盏托”,最终以517.5万港币被该专家拍回。

而该拍品此前估价,仅为60万港币至80万港币。

标注也只是“12世纪高丽翡色青瓷五瓣花形盏托”,并非宋官窑或汝窑。

这些海外古董文物回流后,除了少部分进入各大博物馆后,相当大一部分进入艺术品市场。

多半儿上了拍卖会,少部分则贴着洋标签,摆在古玩店里售卖。

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回流精品,藏家回购后大多珍藏,很少再拿出来交易。

在华夏艺术品拍卖和收藏市场,赝品横行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些年,造假作伪更蔓延至海外,大量赝品由此产生。

古董界的赝品最多出自书画、瓷器、青铜器、玉器、硬木家具及工艺品五大类。

瓷器赝品,主要出自景德镇。

书画赝品,主要出自河南、江浙和山东。

青铜器赝品,主要出自河南和陕西。

玉器赝品,主要出自辽宁、安徽和江苏苏州。

硬木家具及工艺品赝品,主要出自广省中山和福省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