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旅闲暇时刻,罗平君还饶有兴致地悄悄地对我,讲了一个蒋清扬的小故事。
那还是在蒋清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蒋仪最喜爱竹子,他在院落内外栽了许多翠竹,还给书斋起名“竹居”。
蒋仪还经常亲自修整竹园,有时还画上几幅画或对翠竹吟上几句诗,
他的生活中离不开竹子。同时还经常与田祥兄弟谈论竹子的功用和性质,用以启示他们做人要正直和坚强。
一天,上完新课,面对窗外的绿竹,蒋仪突然发问:“你们兄弟二人想想竹子都有哪些用途,看看你们谁说得最多?”
弟弟蒋璧抢先回答:“竹子可以做筷子,编篮子,能制床,做桌子、椅子,盖房子,扎扫帚,还可以做扇子、斗笠……”
田祥接着说:“弟弟说得对。但更重要的是竹子可以制笔,可做竹简,历史上的许多书都是写在竹简或刻在竹简上的,没有竹子,我们哪能知道古代那么多事情啊!”
“是的,是的,你们说的都对,竹之功用可谓大矣,而它的品性,又可谓高尚。你们能说说它的品格吗?”父亲进一步发问。
“竹子经风雪而不凋,”弟弟蒋璧说,“别的花草一遇霜打风吹都枯死了,而竹子却依然挺立,依然翠绿。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说的就是这种不畏严寒冰雪的性格。”
“竹子无论在山地,还是在平原都能生长,它不要求很好的种植条件,”
蒋清扬一面望着院子里的翠竹,一面从容地说着,“然而竹子质地却很坚硬,不管风吹,还是雨淋,它都保持正直,从不肯低头弯腰!”
父亲越听越高兴,把田祥兄弟领到屋外竹林旁,指着竿竿修竹说:“我生来最喜爱竹子,原因就在这里。竹子有那么多的用途,而又不需要人们给予什么,它质坚、干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我认为做人也需要这样。”
“您放心吧,我和弟弟一定像竹子那样去做人,要为人们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而且遇到逆境和恶势力,绝不低头弯腰,绝不变节。”田祥握着拳头,坚定地对父亲说。
一天,父亲带他县城里的学馆去参观本地列位先贤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