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余哀已经打定主意,关承皿必须反,不反也得反。
三十年都等不来这样的机会,左余哀绝不容许它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
朝会一开始,安靖帝直接指名点姓的叫吴有缺,
“臣在。”吴有缺出列。
安靖帝也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的把自己的担忧道出。
“假设,关承皿真就造反了,怎么办吧!”
“朕最担心的是关承皿谋反,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内乱就已经足够头疼的了,万一北周再趁机落井下石……”
“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可能的拖延住北周?”
安靖帝也清楚,消息无论怎么封锁,终究还是会传到北周。
北周本来就打算在后唐和东吴两国之间,挑一个刚一下。
完事儿你东吴这个时候半死不活,你别说北周了,后唐怕是都忍不住想踢你一脚,看看能踢死你不。
两个难处,一个是拖住北周南下,一个是在北周南下之前,在极端的一个时间,将关承皿和关家军集体躯壳消灭。
百官纷纷将目光投向吴有缺,
这可不是考校,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真真切切的难点。
怎么办?
吴有缺胸有成竹,昂然说道:“据臣所知,关承皿带去建邺的军粮,紧紧只够维持一个月。”
“倘若真到那一步,关复,司马长天只需坚壁清野,将关承皿困在建邺,不出一个月,关家军必败!”
“此外,再从京都调人把关将军将官的家属送往前线,让他们去劝说关家军投降。”
“陛下再展现你的胸襟和大度,或许不出一个月,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建邺。”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小小年纪,便有这般见识,了不得!”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愧是我大吴鸿儒,在下心服口服。”
百官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除了旧党左余哀他们那帮人外,绝大多数的朝臣,还是希望尽快的平复陆明则叛乱。
这两天啊,听到陆明则造反了,关承皿搞不好也会造反,国家凋敝,山河破碎就在眼前。
百官也是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啊!
当了这么些年官,当的很舒服呀,当的挺好的呀!突然间国家要灭亡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会不会全家死光光呢?
舍弃家业千里迢迢的跑到后唐,能不能活着撑到后唐姑且不说,就算到了后唐,恐怕他们的日子也会很艰难啊!
反正肯定没现在这么舒服,
所以这几天他们也很头疼的啊!
直到现在,这火烧眉毛的糟心事,到了吴有缺这里,他就……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仿佛这些个破烂事,不值一提!
于是百官也都暗暗的舒了一口气,
哎呀,太好了,又可以安安心心的吸老百姓的血了。
很好!
很完美!
安靖帝也很满意,点了点头,说:“北周这边,如何防止他们趁机南下?”
吴有缺笑了笑,说:“这个就更简单了。”
嚯!
这么简单吗?
安靖帝来了兴致,脖子分明抻的更长了一些,
百官脸上的笑容也更轻松了一些,
瞧瞧,
人这话说的,多拉轰!
多飘逸!
“说说看。”安靖帝拭目以待。
吴有缺风轻云淡的说道:“只要关承皿举兵,我便立刻给我岳父写一封信,让他率军直取安丰。”
百官顿时一片哗然,
一个个瞠目结舌,一脸震惊呐!
说的这叫人话吗?
主动去招惹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