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手稿

孙仁荣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如今,

现在还不算太晚。

他决定把问题抛给总编。

“先生,请等一等。我这就给总编打个电话。”

然后让手下的人拿了一杯水过来,放在赵大志的面前。然后,他带着稿子,去了总编的办公室。

曹仁身为《四九城生活》的总编,

至于审核什么的,就不关他的事了。

只是在那些政见不清的文章中,

只有他,才能审核这篇论文。

“曹总编,有个年轻的朋友,想要投一篇文章。我不确定,所以想请你帮我看看。”

敲响了办公室的门,孙仁荣走了进来。

曹仁一脸的疑惑。

从他手中拿过了手稿,

写得并不是很好,

也就和初中差不多。

不过,这个故事写得很好,他也能理解孙仁荣为何会如此苦恼。

他把手稿读完,“真是年少有为啊。”

尽管写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曹仁舍不得这篇手稿。

多好的小说啊,

有这样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

在他们的报纸上,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政绩。

他急忙吩咐孙仁荣去找赵大志。

当他看见赵大志时,顿时吓了一跳。

忍不住在心里赞了一声,

好一个美男子。

也难怪他会有这么一首有男子气概的曲子。

定睛一看,

这就是那个在报纸上刊登过的赵大志。

这可是一位长老亲自夸奖的!他的态度,也变得亲切了许多。

“赵大志,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消息。虽然文笔不怎么样,但剧情很好,对我们的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去宣传!”

“曹总编,我只是随口一说,仅此而已。我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也经常听到周围的长辈们说起我们这几年的抗战。我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写点东西。”

赵大志嘿嘿一笑,对秦浩东说道。

赵大志这么一说,刘子浪顿时吓了一跳。

曹仁顿时对他多了几分亲切感。

你看,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少年,

从乡下到城里,

能进轧钢厂,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从他的写作风格来看,

赵大志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在文学方面却是颇有造诣。

如果每个人都和赵大志一样的话,

何必担心自己的国家不能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