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解放之后,
他将不再写作。
最多也就是六十章的样子。
他把第一份草稿写好,
赵大志看着上面的内容。
觉得很符合自己的初中生形象,
不能写得太好,
否则,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想着自己的自行车都被小李借走了,
他慢悠悠的走出了门。
一家报纸离轧钢厂约1公里远。
《四九城日报》
这可是四九城最大的一份报纸。
赵大志家里还放着一些旧报纸。看来他们发表的都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他相信,自己的论文,他们一定会接受的。
赵大志胸有成竹的拿着手中的稿件,迈步向《生活》的大厦走去。
一座两层小楼,一座独院,
门口有守卫把守。
赵大志把自己要投稿的事情告诉了刘子浪。
保安对他的评价很高。
这一年,
对那些懂得文化的人来说,
这是一种尊敬。
直到一阵风吹过,
有学问的人才是臭九爷。
主编看着赵大志笑了笑,
一个毛头小子,能写出什么东西来?不就是一首抒情的诗么?
不过,他并没有小看赵大志。
他向赵大志使了个眼色。
拿到赵大志的稿子后,他看了一眼。
厚厚一沓。
这两个字,苍劲有力。
笔锋凌厉。
怎么看都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他又看了眼那本书的标题。
“亮剑吧!”
一种莫名的威严,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
审稿人一看,眼睛就亮了起来。
然后,他就沉浸在了自己的故事里。
就小说的写作风格而言,
孙仁荣最多能打出四成的分数,但这个故事,他觉得至少能打出九成的分数。
一篇万字长文,
他看了超过10分钟。
看完之后,他感觉到了一股刺痛,便问:“这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学历?”
赵大志装模作样的挠了挠头,讪讪地说道:“我是赵大志,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只有初中学历。红星钢铁厂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