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实不愧是杨知月心腹,在这众人皆静默不语的时刻,他再次做出令人意外的举动。
“娘娘这话折煞我等!”他起身朝杨知月谦卑拱手,“论政绩谁人能比得过您治下的怀荒?合该我等请教娘娘。”
“哦?诸位也这么想?”
目光在低眉顺目的县令们头顶徘徊,杨知月微挑眉头,若有所思地问。
在座众人都是人精,看出这是杨知月的下马威,是对他们送上的那一份份虚假政绩不满。
识时务者为俊杰,没人想在这个当口跟杨知月作对。
遂,一致地起身俯首:
“我等办事不力,还请娘娘赐教。”
对手乖巧认错,杨知月也不好捏住把柄不放。
抛开升级为郡城的武川外,边塞一共十三个县,其中五个大县,七个小县。
五个大县分布在边塞防卫线上,作为对抗对敌的第一窗口;七个小县则分布在内部,更靠近山海关的位置,人口比大县更多,经济也更加发达。
他们中的县令大多深耕当地,有的是本地士族出身,天然占据优势;有的则是朝廷调派,因当政时间够长,颇得百姓信赖。
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杨知月不打算彻底掀桌子。
大多数县令还算尽忠职守,真实政绩比不上送上的文书漂亮,大多数也不算太差。
毕竟能分到边塞并坚持多年的县令还是有一份爱民之心,干了不少实事。
看在这点上,她选择再给一次机会。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杨知月语气一顿,“哪位是开原的郭县令?”
夹在人群中、貌不起眼的郭县令瞬间得到众人瞩目。
人们大眼瞪小眼地瞥着他,不知对方有何能耐竟被单独点出来?
是政绩特别出色,还是政绩特别糟糕……
杨知月很快揭晓谜底。
“郭县令的送上文书很有意思。”她说,“上头写着‘囿于去岁兵乱与郡主催粮,夏收和秋收成果不嘉,百姓流离失所、多有死伤,望郡主怜爱百姓,播下钱粮,救济百姓。”
她逐字逐句念出文书上的话,县令们的脸色也随着话语愈发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