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格物学

它们的本质即为漂流。

了解到词语的含义后,国内译者在翻译时遂选择了具有相似词意的“浮游”。

冯萋萋微微颔首:“的确,《汉书》也曾有文‘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这个名字选得非常贴切,老师会记录在册。”

“以后人们再观察到此物时,都会叫他们‘浮游’,你便是命名者。”

闻言,阿仁忍不住红了脸,心底却升起前所未有的骄傲。

能将名字记录在书册上,长久的流传下去,这样的想法让他的身体轻轻颤抖,一扇崭新的、从未涉及的大门从此对他打开。

讨论过命名权,孩子们又观察起过滤后的清水。

水液中仍旧有些浮游生物,但与未清理的生水相比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的效果只是简易过滤,”冯萋萋开口引导,“净水工程出来后的清水会更加干净,如果同学们对此好奇,可以等水窖投入运行后,亲自去接一杯水,再重复一次现在的实验。”

“我想那时候的结果应该会让大家更为满意,这个课题就当课后作业,我期待收到你们的实验报告!”

孩子们纷纷点头,接着又追问起“为什么这几个东西能过滤?”“显微镜又是如何被发明的?”“这其中又涉及到哪些知识点?”“考试会考到吗?”以及最重要的——

“这便是格物学吗?”

“是!”

冯萋萋知晓孩子们对格物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们只是遵照书上的内容学习,自身没有对此的任何探求与好奇。

借此计划,她刚好可以一洗格物之悲,将主公的思想宣传出去。

于是,她一字一顿、分外笃定地启唇:

“格物在庖牺氏画卦时便已肇端,它藏在儒家道统的背后,也是历代先皇所共识的学问。”

“我们生活在万物之中,其自身也是一物,遂很难理解何为‘物’,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格物格的是什么?庶物?人伦?心性?……以上种种皆可,也皆不可。”

“若要我以一句话总结:——

“——以《易》所载形而上学为本,行格物之实,究天地万物之道,明人事变常之理,平实而至,盖高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