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混进来的方法,日日来陪他,或给他带鸡鸭、或是我阿娘做的糕、或是外头的新奇玩意、或是炭火棉衣……
他软禁结束的当日,第一件事,便是来到皇后寝宫,寝宫外,他便跪下,一步一步地跪走到皇后面前,向她谢罪、请她原谅那日自己的无礼。
他无疑是聪明的。
那日他在先皇面前要求重查卓妃溺水一案,并指控皇后,险些说出真相时,毋庸置疑,皇后动了杀心。
但阿庚那日的谢罪,让她对阿庚的防备一下懈怠。
是她想多了,六七岁的孩子,又怎么藏得住事呢?他如果当真知道卓妃溺死的真相,早就闹到先皇那儿去了,怎会忍到现在?
瞧瞧他现在的样子,毫无骨气,像是一只小狗儿似地,那就当一只小狗儿养,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只有我清楚,他表面平和、唯唯诺诺甚至是怯懦无能,可他皮囊下的骨头是那么地锋利,惊涛骇浪被他藏起来,藏在面具下,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我心疼,却又无奈,我无法说服他放下仇恨,能做的,就只有默默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承担这份痛苦、折磨,互相慰藉、取暖。
那段漫长的岁月,过于痛苦,事至如今,我也不愿再回想起。
失去母妃、又不受先皇喜爱的阿庚,在后宫内的生活可谓更加举步维艰,以前太子捉弄他,他尚且反抗,可自那之后,他只逆来顺受。
渐渐地,太子也厌倦了欺辱他,毕竟欺辱他,没有半点儿乐趣可言。
如果不是心善的容嫔会时不时地照拂阿庚一二,她膝下的四皇子亦是个古道热肠的性格,十分可怜阿庚的遭遇,常常以兄弟自诩,把阿庚护在身上,替他挡了不少明枪暗箭,只怕那段时日,阿庚会更加难过。
值得一提的是,先皇从不会只偏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