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文会

晏安跟在左春花身后打转,无论晏适如何阻止都没用,反倒是左春花还要来一句:“他还小,你和一个小朋友计较什么?”

这么一说到显得他很小气了,这种感觉让他气闷不已,暗想不如努力一点,早点生个孩子?

生孩子一事并不是那么容易,虽然晏适已经非常的努力。

转眼间就到了会试那天,会试设在县里,骑自行车需要很久,镇上有辆马车清晨的时候赶去县里,没人收车马费十文。

天钢蒙蒙亮,晏适就背着卢氏自制的书包,骑自行车去镇上,左春花站在门边望着他,感觉自己就像个送儿子上学的老母亲。

文会之时,除了晏适这样的学子,县里的乡绅和一些告老还乡的官员。

许多人都在摩拳擦掌,就等着这次文会之时大放异彩,夺得个才子的名号,以后就算科举不中,有个名头在自然也能在县里当个文职。

文会设在县衙内的折桂厅,折桂厅前有一棵千年桂花树,若文会夺得榜首,则由主审官折一支桂花相送,寓意蟾宫折桂。

晏适到时,县衙里己经有不少人,他一向少与人交际,认识的也只有县令闵炳,但闵炳坐在不远处的凉亭,正与人喝茶,亭外有人守着,明显是不打算过来。

他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不一会儿,一声锣响。

“文会第一场,限时一柱香。”

敲锣之人话音刚落,凉亭那边行出一老者,正是半月前与左春花把酒言欢的杜书仁。

“按照惯例,第一场应是比诗。”杜书仁抚了抚胡子:“但有不少人,在家请人先写个几首,希望能碰中,这样未免不公,所以今日第一声比试,改为记实。”

杜书仁话音刚落,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怎么会突然改了比试顺序?

往年文会都是三场,先是比诗后是时事议论最后才是纪实,第一场选出前三十名,再根据后面两场的成绩排出名次,所以有不少人为了挤进这三十名找代笔。

如今改了比试顺序,让许多重金请了人写诗的,彻底没了希望。

“五年前,青牟县发生一场灾害,你们直接写一篇赈灾纪实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