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八千将士归南安,中陶遇旧闻噩耗

“陇西的情况看起来还能坚持,而且,我留在狄道的两道保险,也足够拦住凉州军的脚步。”马谡闻言,也是稍稍思索了一番,这才接着答道:“先跟随姜维所部,与他一道收复豲道吧。”

一边说着马谡的目光也是看向了那皎洁月光下,已经消失在滚滚江水中的姜维所部。

短短不到两刻钟的时间里,姜维的八千大军不仅完成了登船,更是快速地驶出了马谡目力所及范围内。行军速度之快,便是与真正的汉军精锐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了。

只是所有人不知道的是,那涛涛的江水中,上下快速翻飞的船桨,是南安郡八千子弟对家乡的思念与担心。

南安郡遇袭的情况,姜维并没有瞒着底下的将士们。当然,即便姜维想瞒,这也根本瞒不住,连夜回返上邽,是个人都明白情况不对劲。

与其让底下的人猜测不断,倒不如干脆地告知他们是自己的家乡遭到了凉州军的袭击。

一来,止住将士们的胡乱猜测,以免动摇军心;二来,也可以利用将士们对家乡的关心,加快回援的速度。

事实也正如姜维所想的那般,在知道了南安郡被袭之后,众将士虽然有一时间的慌乱,但在姜维的安抚下,却也很快将慌乱化作了动力,全员加速向着上邽进发着。

同样看向渭水的魏延,听着马谡的回答,也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显然,对于马谡的回答,魏延也是很满意的。确切地说,他之所以来到这里,除了交接陈仓的防务之外,就是要提醒马谡,他和姜维都是汉将,关键的时候,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不管哪个派系,哪个山头,只要上了战场,那就会众志成城,这也是汉军能击败比他强大更多的魏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听了马谡的回答,魏延也自然是放下了心,更无需多言。

一阵清风拂过,几道脚步声随即传来。

“魏将军。”

“马将军。”

来人对着魏延和马谡便是一礼。

转过了身,眼前三人正是关兴、张苞以及魏延的副将。

“都交接好了?”魏延随即问道。

副将随即躬身答道:“都已经交接完毕。”

魏延点点头,目光扫过关兴和张苞二人,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后,终是停留到了马谡的身上。

马谡随即也是对关兴和张苞问道:“将士们都已经安置了吗?”

“是,将军。”关兴也立即答道:“将士们全都已经归营休息,不会误了明日的行程。”

“好。”闻言马谡也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魏延,微微躬身抱拳,道:“魏将军,交割既毕,吾等便先行休憩了。”

“好。”魏延也继续点点头道:“明日巡城,未必能来送你,一路小心。若有不济,勿要逞强。”

“是,弟铭记在心。”马谡再度抱拳道。

言罢,马谡也是带着关兴与张苞二人下了城楼,往自家的营地而去。

一夜无话,逆流而上的船只也终于经过一夜的催促后,缓缓地靠向了上邽城的码头。

一队队的汉军很快从船仓列队而出,一艘艘空置的船只,随即便调转了方向,风帆全张地向着陈仓而去。

至于刚刚上岸,还有些晕乎乎的南安军只得到了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便在姜维的催促下,开始了继续的行军。

尽管姜维的命令很不近人情,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南安军中,竟然鲜有抱怨的。

没办法,救家心切的南安军,即便是面对姜维近乎严苛的命令,众将士们也是无怨无悔地跟随着。

应该说直至此时,如实告知将士们南安被袭的消息,给姜维带来的几乎都是好处。只是,姜维也不知道的是,凡事有利必有一弊。

只是如今它的弊端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很快,修整得七七八八的南安军队,便再度踏上了强行军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