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里有黄米面,可以做黄米馒头,可没有酵母,蒸出来的馒头是硬疙瘩,必须要酵母发酵后,才能蒸出软糯的馒头。

阿母一听,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

发面的东西?闻所未闻,馒头她倒是知道,镇上有卖,一个白面馒头,就卖四文钱一个,贵着勒!

“发面的东西,是什么?”阿母愣神的问。

王依依听了,瞬间懂了,酵母的形成,在这个年代,使用还未普及,想要蒸馒头,得自己发酵才行。

发酵天然酵母,流程、时间成本,比现代买的酵母,要复杂的多。

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次搅拌好的面粉,要静置四个时辰,第二次,又往发酵好的面粉里,加新鲜面粉跟水,搅拌均匀后,再次发酵四个时辰。

重复三次,就能得到天然酵母。

想着,王依依盛了一碗黄米面,一比一倒水,搅拌好后,放在灶台一边,静置发酵。

阿父跟大哥,在厨房角落洗手,因为村头碰的事,两人脸色都不太好。

王依依狐疑,看了两人一眼,最终什么也没说。

直到吃饭时,王依依才开口:“阿爹,我把吃耳子的办法告诉你,你去跟村长说一声,另外再说收集菜干的事。”

王依依心里想的,是家里收集了一院子木耳,除了收集木耳,她还打算收两千斤白菜跟萝卜,晒成菜干,毕竟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白菜萝卜。

做这些事,村里少不了有人说三道四,与其被人指点,不如把方法说出去,别人做与不做,王依依就不操心了。

王依依一开口,就说要收集菜干,一家人都望向她。

收集木耳,还把白菜丢了两缸,放在地窖里,再这么折腾下去,以后过冬粮,可就成问题了呀!

阿父立马摇头,拒绝:“不行,你说的菜干我知道,不能弄,吃不了,当柴火烧倒是可以,浪费。”

王依依有几分无奈,萝卜叶,可以做成干梅菜,用来蒸扣肉,萝卜头,可以泡酸菜、腌榨菜,晒干后还可以炒肉、炖汤。

白菜,除了做泡菜,就是晒干炖肉。

可农家人一年到头,都靠天吃饭,收成不好就要饿肚子,就算知道做菜方式,也没闲心去弄。

所以王依依提意见,在一家人看来,就是在浪费粮食,搞不好猫冬都没法过。

“阿爹,你就信我一回,我在易参家待了半年,也不是白待的。”

说完,王依依就开始说,怎么晒萝卜跟菜干,说完,又说食用方法。

当说到吃菜干跟萝卜,还要用肉跟盐,一家人又立马摇头。

“太浪费了,就算冬天有过年猪可以吃,也没人舍得买盐。”阿母不赞成摇头。

阿母说的,也是实话。

盐卖十二文一斤,还只是调味剂,有这个钱,宁愿多买一斤黄米,也不愿意花在买盐上。

至于肉,农家人一年到头养两只猪,就指望着猫冬吃,也不愿意浪费在,菜干跟萝卜干上。

毕竟菜干跟萝卜干,晒干后失了水分,煮着难嚼,味道也难闻,除了给猪吃,农户也不会端上餐桌。

提议又再次被拒绝,王依依只能指着饭桌上的炒萝卜丝:“阿爹,阿娘,哥哥,这菜放了盐,菜干也一样,没盐没油水,肯定不好吃。”

王依依又开始劝,一家人都不愿意听。

最后,实在没办法,王依依只能抱着阿母手臂,把头靠在阿母肩上,使劲摇她手臂。

“阿娘,就信我一回好不好,实在没法,我还有二十两银子,冬天咱们饿不着。”

阿母被摇的没办法,只能咬咬牙,让阿父跑一趟村长家,把事都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