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旗袍的第一个主人

就在这时,张奶奶的孙女突然说:“奶奶,您还记得那个故事吗?就是关于这件旗袍的第一个主人。”

张奶奶眼睛一亮:“对啊,那是个很特别的故事。这件旗袍是给一位大学老师做的。她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想穿得既庄重又不失优雅。我记得她来取衣服那天……”

林淑梅和张导演都被吸引住了:“然后呢?”

张奶奶微笑着说:“那位老师后来成了很有名的科学家。前几年,她还特意来看过我,说她一直记得这件旗袍。她说,穿上这件衣服,就有一种特别的自信。”

“这就是手工艺的魅力,”

林淑梅感叹道,“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

张奶奶点点头:“是啊,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对了,我想起来还有一样东西……”

张奶奶从床头柜的抽屉里小心地取出一个绸面的小本子。

“这是我的顾客记录本,”

她轻轻翻开泛黄的页面,“每个顾客的尺寸、喜好,还有一些特殊要求,我都记在这里。”

林淑梅接过本子,只见里面工整地记录着数百位顾客的信息,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人物素描和服装款式图。

更让人感动的是,本子里还夹着一些泛黄的信件和贺卡。

“这些都是顾客送的,”

张奶奶说,“有的是结婚时穿我做的礼服,有的是参加重要场合穿我做的衣服。他们都说,穿着合身舒适的衣服,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张导演翻看着那些信件,被其中一封特别吸引:“这封信写得真情真意啊。”

张奶奶接过那封信,眼神变得柔和:“这是一位年轻姑娘写的。她是个孤儿,要参加大学面试,但买不起像样的衣服。我给她做了一套简单大方的套装,只收了成本价。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成了大学教授,每年过年都会给我寄贺卡。”

林淑梅感动地说:“张奶奶,您不仅是在做衣服,更是在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其实我获得的更多,这可能就是我们老一辈人说的‘良心活’吧。”

正说着,张奶奶的孙女又找出一个旧相册:“奶奶,这是您和徒弟们的合影吗?”

“对,”

张奶奶接过相册,“这是1980年厂里办培训班时拍的。那时候,我已经从个体户转成了国营厂的技术员,开始带新工人。”

照片上,张奶奶站在一群年轻学员中间,面带微笑地讲解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