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部门统计首季业绩。新贸易路线带来两成增长,利润达到预期。调整商品结构,增加特色产品比例。
民生工程完成过半。新道路改善交通,排水系统发挥作用,公共照明覆盖主要街道。居民反馈积极。
季如歌审阅凤司瑾的简报。指示继续关注沿海防卫和贸易管理,下月发送详细报告。同时开始准备迎接考察队返回。
北境各领域保持发展势头。考察带来的经验逐步应用,效果持续显现。定期评估显示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季如歌执掌北境期间,始终推行和平发展政策。她禁止任何主动挑起战争的行为,通过外交谈判解决边境争端。这些政策实施五年后,周边关系明显改善。
北境与西山邦联签订矿产贸易协议,稳定了金属原料供应。与南海群岛建立海上贸易航线,促进商品流通。与东海国合作开发渔业资源,共享捕捞技术。这些合作带来实际利益,各方都从中受益。
朝中大臣最初对季如歌保持警惕。他们认为女子执政难以掌控,可能引发动荡。但随着时间推移,北境不仅没有扩张野心,反而帮助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边境贸易增长让南方商人获利,稳定的边关减轻了军费压力。朝廷税收因此增加,民生得到改善。这些变化让大臣们开始重新思考。
三位大臣代表前往北境。他们带着歉意拜访季如歌,承认过去误解了她的用心。季如歌接待了他们,表示理解过去的顾虑。
大臣们看到北境的实际发展。学堂教育普及,工匠技术精进,商贸繁荣有序。这些成就是在和平环境下取得的,证明季如歌的政策正确。
他们注意到北境军备以防御为主,士兵同时参与生产建设。军营附近开辟农田,战时为兵,平时务农。这种模式既保证安全,又减少军费开支。
季如歌展示与各国往来的文书。内容都是关于贸易合作、技术交流和灾害互助。没有一封涉及军事同盟或战争策划。
北境学堂招收周边地区学生。来自西山邦联的学徒学习金属加工,南海群岛的学生研究纺织技术。这种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大臣们参观边境集市。商人们自由交易,使用统一货币结算。纠纷由双方官员共同调解,过程公开透明。
他们了解到季如歌协助邻国解决困难。帮助西山邦联治理矿区污染,支援南海群岛抗击台风,与东海国共同清理航道。这些行动赢得邻国尊重。
回到京城后,大臣们向同僚汇报见闻。详细描述北境的发展现状和和平政策。建议朝廷调整对北境的态度。
更多大臣陆续访问北境。他们带着疑虑而来,带着理解而归。逐渐形成共识,认可季如歌的治理方式。
小皇子周文珩在朝会上发言。他提到自己早就看出季如歌的为人,现在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正确。这番话让大臣们回想起当初对他的劝阻。
季如歌受邀访问京城。她在朝会上阐述治理理念:和平发展利于民生,合作交流促进进步。这个观点得到多数大臣认同。
朝廷调整对北境政策。减少边境驻军,增加贸易口岸,鼓励技术交流。这些变化进一步改善双方关系。
北境继续推行原有政策。与周边合作开发新项目,包括联合修建道路、共同治理河流、合作研究农业技术。
季如歌拒绝扩张领土的建议。她表示北境现有规模足够发展,重点应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这个决定消除邻国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