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参与丰收祭的世家子弟们准备返回家乡。临行前,他们在北境市集采购了大量特产。这些商品价格合理,品质优良,适合作为节日礼物。采购花费了他们随身携带的大部分银两。
启程当日,季如歌为每位世家子弟准备了一份送别礼物。礼物用精致的木盒包装,盒面雕刻着北境的标志性图案。recipients在离开北境的路上,陆续打开这份礼物。
木盒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着一枚特制月饼。月饼外层是传统的酥皮,内馅却别具匠心:流心月饼与冰皮工艺结合,形成独特的口感。更令人惊讶的是,月饼中心嵌着一枚纯金制作的小月饼,重量不少于五克。
下层放置着其他几样物品。一枚北境特制的铜质纪念章,上面刻有参与者在北境活动的记录日期。一份用羊皮纸绘制的地图,标注了北境的主要产业分布和交通路线。还有一小瓶北境酿造的特色果酒。
这些礼物经过精心设计。金月饼不仅体现贵重,其造型还融入了北境的矿产元素。纪念章上的日期记录着他们在北境学习实践的时间。地图则展示了北境的发展规划。果酒采用当地特有的水果酿造,代表着北境的农产品加工技术。
世家子弟们互相传看收到的礼物。虽然金月饼的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但每份礼盒中的其他物品都根据接收者在北境的具体经历有所调整。比如参与渔业活动的,地图上会特别标注渔业区域;参与农业实践的,果酒品种会选择与农耕相关的原料。
礼盒内附有一封季如歌的亲笔信。信中对每位子弟在北境的表现给予具体评价,并提及希望保持联系的意愿。信件用语得体,既不失礼节,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这些礼物的价值超出预期。金月饼本身就很贵重,再加上其他定制化物品,整体价值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礼物体现出的用心程度,让接收者感受到被重视。
队伍在途中暂停休息时,众人纷纷讨论这份礼物。有人仔细端详金月饼的工艺,有人研究地图上的标注,还有人小心品尝了那瓶果酒。大家对北境的这份心意表示惊讶,同时也对季如歌的处事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礼物的设计达到多个目的。金月饼作为贵重物品,符合世家子弟的身份需求。纪念章和地图则具有实用价值,能够持续提醒他们在北境的经历。果酒代表着北境的物产特色,可以引发进一步交流的可能。
这种送礼方式也体现了北境的做事风格。既展示实力,又不显张扬;既表达善意,又保持独立。每份礼物都经过仔细考量,既统一规格,又兼顾个性。
在后续的旅程中,这些礼物成为主要话题。大家比较着各自礼物的异同,回忆在北境的种种经历。有人开始计划如何向家人展示这些特别的礼物,有人则在考虑未来与北境合作的可能性。
这份送别礼物产生的影响超出物质价值本身。它让这些世家子弟对北境留下深刻印象,也为未来的联系埋下伏笔。当这些年轻人回到各自家族,这些礼物将成为他们讲述北境经历的重要物证。
季如歌通过这种方式,既完成了礼节性的送别,又巧妙传达了北境的发展理念。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北境一贯的务实作风,在不过度消耗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