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丰收祭,参与表演

北境陆地丰收结束后,捕捞季随即开始。世家子弟们听闻可以参与海上作业,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并愿意支付费用。季如歌认为这是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捕捞船队由五艘中型渔船组成。每艘船配备经验丰富的船长一名,船员四名。参与体验的世家子弟共三十人,分为五组,每组跟随一艘渔船。登船前,所有人员集中接受安全培训。船员演示了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讲解了海上作业的基本规则和应急措施。

船队于清晨出发。第一项作业是撒网捕鱼。船员向世家子弟展示如何判断鱼群位置,如何根据风向水流调整船位。学生们在指导下参与撒网操作,学习控制网具的沉放速度和范围。起网时,众人合力将沉甸甸的渔网拉上甲板。网上来的有鲭鱼、鲱鱼等常见海鱼,也有海星、水母等海洋生物。船员趁机讲解不同鱼类的特征和捕捞季节。

第二项作业是蟹笼捕捞。船队驶向预定海域,这里已提前布设了数百个蟹笼。船员演示如何用钩索打捞蟹笼,如何判断笼中螃蟹的品种和规格。学生们轮流操作打捞工具,将蟹笼逐个提起。收获的主要是梭子蟹和雪蟹。他们学习如何安全地抓取螃蟹,如何区分公母,如何测量甲壳宽度以判断是否符合捕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个体被立即放归大海。

午间,船队在指定海域停泊。船员用刚捕捞的海鲜制作午餐。学生们参与处理食材,学习如何清理鱼鳞、去除内脏,如何蒸煮螃蟹。新鲜的海产只需简单烹饪就十分美味。用餐时,船长讲解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和可持续捕捞的重要性。

下午进行贝类采集。船队驶向浅海养殖区。这里养殖着牡蛎、贻贝等贝类。学生们换上防水裤,跟随养殖员进入齐腰深的海水。养殖员示范如何识别成熟贝类,如何使用特制工具进行采集。他们学习到贝类的生长周期、养殖方法以及加工保存技术。

随后进行海藻采集。船员介绍了几种常见食用海藻的特征和营养价值。学生们使用长柄镰刀割取海带、裙带菜等海藻,并在船上进行初步处理:清洗、分类、晾晒。他们了解到海藻的多种用途,既可食用,也可作为工业原料。

在返航途中,船员指导学生们进行渔获统计。每条船的渔获都要按品种、规格进行分类称重,记录在册。这些数据将提交给渔业管理部门,用于资源监测和产量统计。学生们学习使用各种计量工具,掌握基本的数据记录方法。

回到港口后,渔获被送往加工厂。学生们参观鱼类的处理过程:去鳞、去内脏、清洗、分级、包装。部分鱼获进行腌制或熏制加工。在加工车间,他们了解到水产品保鲜技术和加工流程。

当晚举行总结会议。渔业负责人展示本次捕捞的各项数据,分析作业效率。每位参与者获得一份捕捞体验证书,以及他们亲手捕捞的部分海产。世家子弟们可以自行决定将这些海产带回家,或交由厨房加工成晚餐。

季如歌特意来到现场,听取学生们的体验反馈。多数人表示通过此次实践,对海洋渔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人提出改进捕捞工具的建议,有人对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见解。这些意见都被详细记录。

此次捕捞体验活动达到多个目的。世家子弟们亲身参与海上作业,掌握了基本的捕捞技能,了解了渔业生产全过程。渔业部门获得了额外劳动力和资金支持。船队在此期间捕获的海产全部进入市场,创造了经济效益。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需提交实践报告。报告内容需包括作业流程记录、数据分析和改进建议。这些资料将作为渔业管理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