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从朱元璋旁边的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朗声道:“朝廷取士,一来,是为国选才。二来,是公平取士。如果纯从选才的角度考虑,我大明原来实行察举制,似乎也无不可。毕竟,实行察举制的我大明,驱逐了鞑虏,恢复了华夏,再造了天下太平。同样地,如果单纯从选才的角度考虑,科举最应该考的就是策论,而不是什么三科取士。如果单纯从选才的角度考虑,朝廷也不必分什么南北榜,直接一榜即可。所以,朝廷科举,最主要其实就是三件事!”
郭翀道:“敢问太子,是哪三件事?”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科举形式要公平,三科取士,让寒门学子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科举过程要公平,分为南北榜。最后的殿试,朝廷更要坚守公平的原则!总而言之,朝廷要尽可能让我大明子民,无论高矮胖瘦,无论相貌美丑,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感受到公平,都面临同一个标准的选拔!选拔上了,从小的方面来说,就能进入仕途,获得个人的富贵。从大的方面来说,能够一展抱负,为国效力,甚至青史留名!”
顿了顿,朱标缓缓向郭翀,乃至于众多进士看来,道:“你们说,状元郎郭翀, 貌丑否?”
“丑!”
毕竟,学校里的教谕,都不准郭翀入学。说他不丑,完全是昧了良心。
“你们以为,如此貌丑之人为我大明状元,是有失我大明尊严呢?还是更能说明,我大明唯才是举?”
“唯才是举!”
“最后,你们以为,这场科举公平否?”
“公平!”
进士们齐声答应,声震殿瓦!
不知多少人声音有些哽咽,不知多少人眼圈有些泛红!
必须说明的是,如果朱标这话,是对那些察举制官员说的,可能他们心中没多少触动。毕竟这些人要想在家乡脱颖而出,肯定非富即贵。他们本身,是“不公平”的受益者。
但是,朱标这话对科举制官员说的,那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