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急速地脚步声,宋濂的次子宋璲,急匆匆跑了进来,道:“父亲大人,大喜啊!朝廷刚刚颁布了科举大诏,以天元学说为儒学总纲……”

宋璲其实比宋瓒有出息得多。

他继承了宋濂的优良基因,如今官居中书舍人之职,位虽卑权却重。而且,记忆力极强,即便称不上过目不忘却也差不了多少,。

当即,宋璲口若悬河,将科举大诏的内容复述了个八不离十。

“好!好!好!”

宋濂听完了,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儒学、数学、历史,那不都是我国子监主要教授的学问吗?看来,我大明头一场科举的主考官,非老夫莫属啊!”

刺啦~~

说话间,他已经将那个“乞骸骨”的奏章,撕了个粉粉碎,道:“我要赶紧向陛下写一份奏章,请求为这场考试的主考官。”

“诶!父亲大人!”宋瓒道:“您刚才不是说,人生已经圆满了吗?为人,要知足。”

“圆满,什么圆满?什么知足?”宋濂道:“我大明好不容易开科举了,为父不做上几任主考官,怎么能称得上圆满?怎能知足?”

“您还说过,为人要知进退?”

“老夫和太子等人,苦心孤诣,创造了天理学说。这时候,朝廷开科举了,以天元学说为儒学总纲,我还退什么退?这正是我该进的时候!这主考官之职,老夫当仁不让!”

宋瓒想笑又不敢笑,继续打趣道:“还有您的身体……”

“那就更不成问题了。”

宋濂站了起来,昂首挺胸,神采奕奕道:“依老夫的身子骨儿,至少能为朝廷,再效力十……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