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道,“阿耶,日后碰到事你可得躲在后头,你看村长爷,累倒了无人记挂他,还差点把他丢下。”
“可不是吗?”赵广安道,“所以这族长谁爱当谁当去,我是坚决不当的,你铁牛叔要是让你劝我,你直接拒了他。”
赵广安的性子的确不适合当族长,梨花应下,啃完一只鸡腿,问他还有没有鸡肉。
这么热的天,家里死掉的鸡不吃就坏了,给她的话,她能找机会放棺材里保存起来。
赵广安以为她没吃饱,放下碗,去老太太那边拎了只全鸡过来。
鸡架在火上烤熟的,外皮黑得跟炭差不多,他献殷勤的递给梨花,“知道你爱吃,专门给你留的。”
以前父女俩就经常抓鸡去野外烤,尤爱那种焦糊的味道,梨花没接,“还有吗?”
赵广安瞄了眼门口,神秘兮兮道,“有是有,就是你大伯不让咱吃。”
自家吃了两只,分了一只给族里,剩下的被赵广昌收起来了,他不敢拿。
梨花知道他怕赵广昌,“在哪儿,我去拿。”
“你阿奶身后的箩筐里。”看梨花起身,他挡住她,“你大伯母盯着,别过去。”
梨花歪头,“我瞧瞧。”
元氏坐在箩筐后,炯炯有神的盯着这边。
梨花心思微动,“箩筐里有多少只鸡?”
“九只。”
梨花若有所思的抹嘴,然后从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去。
元氏看她走近,抬手按在箩筐盖上,一脸警惕。
梨花扯了下嘴角,转身挨着老太太坐下,“阿奶,咱家的鸡都死了吗?”
鸡在铺子就死了,还是她让尽快整理出来吃了,竟忘了?老太太纳闷,胳膊往后抵了下箩筐,“是啊,都在筐里了。”
梨花扭头揭盖子,元氏冷喝,“干什么?”
梨花装出被唬了一跳的模样,委屈的瘪瘪嘴,“我看看。”
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老太太回眸呵斥元氏,“三娘还看不得了?”
元氏悻悻然,“不,不是。”
嘴上如此说,按在盖子上的手却没动,梨花如狗仗人势般,霸道的抬起盖子,在元氏渐渐收紧的表情中惊叫道,“鸡少了。”
以元氏的性子,赵广安留了只鸡,她也会想方设法拿只鸡给赵文茵姐弟,所以梨花故意过来找茬的,“阿奶,少了一只鸡。”
元氏面色一慌,“怎…怎么可能?”
文茵和漾哥儿只吃了鸡腿,鸡身并没动,出口的瞬间惊觉说漏了嘴,想收回已来不及了,但听梨花咄咄逼人道,“怎么不可能?莫不是大伯母知道些什么?”
梨花低头,虚起眼睛往筐里瞅去,元氏自知瞒不住,吞吞吐吐的说,“夜里漾哥儿喊饿,大郎怕他哭闹吵刀其他人就拧了块鸡腿给他。”
老太太脸黑,“他喊饿就吃鸡腿,我喊饿咋就没人理呢?”
她掀开盖子,只见筐里乌漆麻黑的,别说鸡腿,有多少只鸡都看不清楚。
元氏也发现了这点,不可思议的望着梨花,“你诈我?”
“瞧大伯母说的什么话…”梨花脸不红心不跳的伸手往筐里扒拉,几下后,捞起一只圆滚滚且少了两只鸡腿的黑鸡,“四郎吃了一只鸡腿,还有一只呢?”
元氏低头不言,老太太怒火中烧,“好你个元氏,竟敢骗我,另一只鸡腿给谁了?”
不用说,定是赵文茵吃了,在老太太发作后,梨花难得没有火上浇油,而是将鸡放回去,重新盖上盖子,“阿奶,大伯做事不公正,这些鸡不能给他保管。”
“嗯。”
老太太昨天就不满意赵广昌的做法,要不是顾及他马上要做族长,她昨天就翻脸了,族里既说暂时不选族长,她又何必给他脸。
于是道,“筐给你阿耶拖过去让他看着,这样就不怕有人偷吃了。”
元氏挨了骂,眼眶通红,一听这话,不满至极,给老三不就全进老三肚子里了?
不知道怎么办时,外面传来赵广昌的声音,她心下欢喜,面上不敢表现出来,“娘,要不问问大郎?”
“我做不了主是不是?”老太太火气更甚,“梨花,拖走。”
“好呐。”梨花喜滋滋的喊赵广安,“阿耶,搬到咱坐的车上去。”
赵广安也不磨叽,烤鸡和扇子往腋下一夹,过来拎着箩筐就走,梨花迅速跟上,“阿奶,我先去车上了啊。”
“去吧,我缝完这几针也来了。”
行李有晚辈收拾,轮不到老太太动手,她缝完最后几针就收了针线,出门时,见老吴氏还在哭,蹙眉道,“老四没死呢,哭什么哭。”
“关你什么事!”老吴氏哭得嗓子都哑了,可气势足得很,颇有要跟人吵架的架势。
老太太莫名其妙,“得,你继续,我先走了。”
外头,赵广昌正面对赵大壮狂风骤雨般的质问,“我爹还没死,你有什么资格要求族里重新选族长?”
赵广昌没弄清楚眼前的事,把挖来的草药喂给牛吃,耐心解释道,“四叔病着,族里没有主心骨,我怕大家乱了心神,这才提议选个人出来代管族里事务。”
代管事务和做族长截然不同,赵大壮愣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赵广昌又道,“你既回来了,族里的事儿就由你安排吧。”
他这招以退为进让赵大壮彻底失了言语。
梨花佯装啃鸡腿瞎路过,提醒赵大壮,“四爷爷没啥大碍,族里这些事应付得来吧。”
赵大壮恍然,干巴巴道,“族里的事还是我爹说了算。”
“可四叔说不了话。”
“有三娘啊,她懂我爹的意思。”经过城里之事,赵大壮十分信任梨花,“三娘,以后就靠你了。”
“没问题。”梨花笑嘻嘻的回到车前,赵广安抱起她坐上车,“少掺和你大伯的事,他凶起来,追你几条道都要揍你。”
“我才不怕呢,反正阿耶会保护我的。”
“……”说什么瞎话,赵广昌发起火,连他一块揍好吗?他捧起闺女的脸,“你看我打得过你大伯?”
“你不认怂就打得过。”
“……”赵广安决定暂时不讨论这个,但他憋不住,良久,嘱咐梨花道,“你大伯只怕你阿奶,有什么事还是找你阿奶吧。”
就差没把“我怂,我打不过你大伯”写在脸上了,梨花失笑,看着庙门道,“我的鸡汤…”
“我给你拿去。”
鸡汤不知道啥时候炖的,有点变味了,但梨花喝得开心,便是刘二也不挑嘴,咕咕咕几口就喝没了,赵广安给他留了一只鸡翅,他套完车才拿出来吃。
明家人眼红得不行,刘二不过是个身份低微的长工,竟比赵家正儿八经的亲戚待遇好,明四掐醒自家老娘,然后让赵四娘找娘家要点鸡汤。
赵四娘左右为难,三婶家给族里的鸡已经炖来吃了,哪儿还有鸡汤?
“我娘给了点菽乳饼,要不先让娘垫垫肚?”
明四不喜,但老方氏饿得前胸贴后背,哪儿还挑食,“饼呢?”
赵四娘从兜里摸出一块,老方氏张嘴大咬,这一口下去,牙齿差点没崩掉。
“怎么这么硬?不是石头吧?”
“不是,晒过的菽乳饼。”赵四娘递上竹筒,老方氏灌了两口水,慢慢咬下一块在嘴里细嚼,“好吃。”
赵四娘松了口气,这块菽乳饼是她娘偷偷给她的,原本想留给孩子,可婆婆饿晕了哪能不拿出来?
“娘,你躺一会儿,我帮我娘收拾去。”
老方氏漫不经心拂手,“去吧。”
赵四娘起身离开,老方氏立刻掰下一块饼给儿子,“快吃点,压实的菽乳,香着呢。”
“谢谢娘。”
“明天再让四娘问她娘要点。”
“好。”
母子两打着算盘,殊不知梨花也在琢磨这事,赵家姑娘和孩子肯定得由族里养着,至于其婆家,不管的话不行,路上难民多,他们要是伙同其他人打劫她们就惨了。
管的话,肯定不能直接给粮。
“三娘,东西收好了。”赵大壮背着老村长出来,打断了梨花的思路,“可以走了。”
“走吧。”梨花坐去车里,不知何时上车的老太太递过来一块竹枕,“靠着睡会儿吧。”
“我不困。”
不仅不困,还精神得很。
除了几家姻亲的安置,赶车,煮饭,分粮分水都得仔细规划和安排。
她弯腰出去,“大堂伯,我和四爷爷坐一车。”
老村长需要躺着,因此车上没有堆放太多物件,明家人死皮赖脸的贴上来要坐车,赵大壮被缠得烦闷不已,听到这话,喜出望外,“三娘要坐这车,你们去其他车吧。”
赵四娘已经问过所有人了,没有四叔点头,谁都不敢同意她婆婆坐车。
“大堂兄,我娘身体不好…”
赵大壮反驳,“我爹有事吩咐三娘,外人在场不合适。”
老方氏又去找老秦氏,买牛车时老秦氏是出了钱的,但她家人多,孩子们坐了车,大人是轮流走路的,哪有能耐让老方氏坐车。
“夜间凉快,走路不累。”老秦氏挽了老方氏的手,“走,我们说说话。”
老方氏疲惫不已,“亲家,让我上车吧,再走下去,我的腿就废啊。”
“不会。”老秦氏拽着她往前,“逃荒第一天我也像你这么以为的,现在不好好的?”
“……”
老秦氏劲大,几乎是拖着老方氏走,梨花见了,安慰哭肿眼的老吴氏,“四奶奶,莫愁眉苦脸的了,你看堂奶奶多高兴。”
老吴氏嗤鼻,“看不出来是装的啊?”
老秦氏期盼族里善待她闺女,自然不会为老方氏得罪人,她道,“信不信,你堂奶奶会一直跟你堂姑婆婆耗下去。”
“……”
别说,老吴氏猜对了,老方氏不想走路,碍于老秦氏作陪,硬咬着牙往前走,寻思着老秦氏熬不住坐车时她就跟上去。
谁知走了好几里地老秦氏都不喊累,倒是她双脚像绑了石块,每迈一步就汗流浃背。
“亲家,你不坐车吗?”
旁边坐车的儿媳妇都换婆婆坐车了,老秦氏怎么没半点反应?
她侧目看老秦氏,后者立刻挺胸,“我又不累,坐什么车?”
“……”
确定不是嘴硬?听这呼吸都快喘不上气了啊,老方氏狐疑,“真不累?”
老秦氏大腿一迈,“不累。”
心不累腿就不会累。
“……”老方氏泄气,“可我走不动了。”
“再走一会儿吧,这儿的尸臭味太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