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战神2

他在地上重重的踩了几脚,彷佛地上铺了王振的皮子。

到底上了年纪,踹了几脚便气喘吁吁,他颓然坐在地上,叹道:“俺老朱早就说过,宦官不得干预政事,宦官弄权就是祸家害国的开端,所以俺不许宦官读书认字啊。哪知道后头的王振这般厉害…到底是哪个不肖子孙改的规矩?”

肯定不是允炆改的,但好好的皇位怎么就落到老四那一房里了?难道我允炆皇孙没有子嗣,从老四那里把朱瞻基过继来的?

要不给允炆再送两个好生养的美人去,努努力总能生出个孩子吧。可据天幕所言,老四家的瞻基干得还不错,那…不换了?

朱元璋一时陷入纠结中。

宣德年间的王振听到天幕所言,吓得要死,在朱瞻基冰冷的目光下,麻利跪下,“皇上,老奴冤枉啊,老奴不敢呀。老奴对大明忠心可鉴,岂敢谋害我大明柱梁?”

他可是清楚得很,那于谦很得皇上器重,他要是敢害于谦,皇上肯定不会轻饶他。

王振把头磕得砰砰响,不一会儿额头上就出现一个大血包,看着好不凄惨。

朱瞻基见他一把年纪又是涕泪横流的模样,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兴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毕竟他当年就是瞧王振老实本分会伺候人,才安排去伺候太子的。

他再度仰头,专注看着天幕中的画面。

【正统十一年,巡抚于谦入京奏事,不曾给王振送礼,被其记恨。王振指使党羽李锡弹劾于谦,将其关在狱中三月,判处死刑。百姓们听闻这件事后,群民共愤为其求情,民声沸腾下,王振这才释放于谦,说自己要抓的是另一个同名之人,不小心抓错了人。

于谦从狱中出来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等地的官民为其上书求情,请于谦留任,人数多达上千,周王、晋王等也进言。在众人的努力下,于谦才继续留任巡抚。3

这件事在当时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可站在历史的时间线上回头看,这属实算得上是天佑大明的大幸事。

若这一回,没有数千官民真心为于谦求情,于谦便要被王振处死。可若无于谦,那三年后当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时,谁又能站出来阻止国都南迁?当瓦剌大军攻至北京城下时,谁又能站出来主持大局,拼死守住大明国门?】

这最后一段话,恍如一个炸弹,将明朝人都炸懵了。

什么!大明江山风雨飘摇?

瓦剌人打到北京城了?

朱瞻基惊得都忘了问罪王振,神情恍惚摇摇欲坠,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朕的大明江山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