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只是个单纯的数据流,并不知晓人类的心理,只会按照设定好的流程播放。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也是老来子。朱瞻基年近三十才得到这么一个儿子,极为珍视,刚满三个月就将其立为皇太子。
宣德九年,朱瞻基驾崩,九岁的朱祁镇登基为帝,次年改元正统。
想必很多朋友都会疑惑,九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当皇帝吗?他能治理好一个庞大的国家吗?
其实历史上七八岁就登基为帝的孩子有很多,但这些孩子大部分沦为了傀儡,一辈子任人拿捏,这些人中大家较为熟悉的应该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
而少年天子,除了当傀儡,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末代皇帝。
宋太组赵匡胤,大家不陌生吧。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将军,柴荣去世后,留下了七岁的儿子继承帝位。但他死后不到一年,赵匡胤就在陈桥策划兵变,披上黄袍为帝,胁迫小皇帝柴宗训禅位,继位后改国号为宋,从此后周覆灭。
皇帝年幼,无法震慑悍将,也无法收服皇亲国戚。例如北周静帝宇文阐,七岁登基,八岁被逼禅位,而那个夺走他皇位的人是他礼法上的外祖父,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
鉴于历史上的诸多例子,不难看出,幼主登基,对于国家来说,是一场生死大劫。】
听到这句话,各时空中的人心头一紧,尤其是朱瞻基,更是暗自祈祷,他的儿子可千万不能是亡国之君,不然他死后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下一刻,天幕中的声音给他带来救赎。
【不过朱祁镇并没有长成傀儡,也没有成为末代皇帝,他成为了一位拥有强盛帝国的实权皇帝。】
朱瞻基松了一口气。
而同样缓过气来的其它人,也开始琢磨前面那段话,越是品味神色越精彩。
朱元璋挑眉哼道:“这江山就是要靠自己双手打下来,说话才硬气,就像我老朱这样。”瞧那杨坚、那赵大,到底得位不正,这都隔了几百年还有人念叨呢。
陈桥驿站上,赵匡胤看着面前的黄袍,神色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接。他原本以为这事悄悄的干,将来史书上粉饰一番,便能将这事揭过去,后人无从知晓。可谁料有个天幕,竟在全天下人面前把这事捅了出来,往后天下人该如何看他?他岂不是要背上千载骂名?
不同于赵匡胤的挣扎,已经顺利登基、一统天下的杨坚就淡定多了,甚至从心底升起几分自得:朕的皇位是从外孙手里抢来的,那又如何?这皇位,本就是能者居之。九州分裂多年,是朕重新让九州一统,终止战事,叫亿万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功绩,宇文阐那黄毛小儿可能办到?
陪坐在一旁的乐平公主杨丽华,微微出神,想起了被父亲害死的那个小皇帝,她虽不是他的生母,但那孩子到底喊过她几年母亲,叹息过后,叫人去那孩子墓前多烧些纸钱。
刘彻咽下一口肉,才摇头惋惜:“这周朝也是倒霉,续了两次,结果每回都是幼主登基,叫权臣夺了皇位。看样子是个没气数的王朝,估计以后没人敢再用“周”当国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