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顺着黄俨所指向他身后望去,那四人立即齐身下拜,口里称道:“奴婢拜见皇太孙妃!”
“快快免礼!”胡善祥态度和善,举止得体,立即起身相扶:“我初入宫苑,诸礼荒疏,以后还赖诸位多多提点才是!”
说罢又从妆台上的手饰盒中取出几件钗环饰品,分赠众人,又是一番礼来复往,这才退下。
刚刚喘了一口气,只见落雪姗姗入内:“娘娘,太子妃身边的慧珠姑娘来了!”
“慧珠?”胡善祥双眉微皱,落雪抬眼偷偷打量,早就听人说了,不过是一个锦衣卫百户的女儿,却突然飞上枝头,成为大明最耀眼的皇太孙朱瞻基的正妃,不仅惹人羡慕,更让人暗暗猜测,她倒底有何出众之处?
微微皱起的眉宇间带一股子说不出的傲贵之气,一双与平常女孩子有异的浓眉更显出她的与众不同,再看她的那双眼睛,不娇,不娆,不艳,端庄而又坚韧,超脱而又出尘。鼻子高挺适中,给人坚强的感觉,鼻梁挺拔,鼻头微翘,秀气而鲜明,唇形饱满而丰润,她的五官是完美的,冰削玉雕的一样。
原来这位皇太孙长得很美,只是落雪不禁又暗暗替那位若微姑娘叫屈,这位胡妃长的虽然貌美,可是与若微姑娘那种静时如天上雪莲,动如新蕾绽放的灵动之美相差甚远,那么,她又是以什么胜过若微姑娘的呢?
落雪心中充满疑问,只是面上如如不动,静等着胡善祥的吩咐。
胡善祥眼神儿一敛,淡淡地说了一句:“请慧珠姑娘进来!”
“是!”落雪悄然退下。
不多时,慧珠手捧着金镶玉的妆盒,并领着四名小太监,抬着两口箱子走进殿内。
慧珠未曾开口,先是浅笑连连,走到胡善祥跟前,先是深深一福:“参见娘娘,给娘娘贺喜,这是太子妃为娘娘添妆的衣物、首饰,请娘娘查点!”
她字字如珠,声音柔和,端庄秀丽,皮肤白皙,更以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惹人爱怜。
胡善祥看的有些痴了,眼中一热,刚要开口,只见慧珠抢着和落雪、梅影打着招呼:“你们姐妹如今分来这里,太子妃叮嘱,要用心服侍皇太孙妃,莫要疏忽怠慢!”
“瞧慧珠姐姐说的,从今以后,便以皇太孙妃马首是瞻,只有小心翼翼,全心相待,怎会有半分懈怠呢?”落雪笑意吟吟抢先说道。
梅影嘴上没说什么,只是笑着连连应声。
胡善祥这才说道:“落雪、梅影,带他们把箱子抬下去,再替我打赏!”
“是!”落雪、梅影领着小太监抬着箱笼退下。
当大殿内只剩下慧珠与胡善祥两个人的时候,胡善祥脸上这才变了颜色,目中含泪,扑到慧珠怀里哭道:“姐姐,为何如今,会是这样的境遇呀!”
慧珠轻轻抚着她的背,不由浮想联联。慧珠原名善图,正是胡荣的长女,而胡荣这锦衣卫百户的封赏,还是自己为爹爹争来的呢。这么多年在东宫的小心侍候,原以为日后等太子初登大宝之后,太子妃成了皇后,主宰六宫,那时自己才好扬眉,却不想喜从天降,自己的小妹竟然入宫成了尊贵的主子,于是连忙宽慰道:“妹妹好命,怎么不见欢喜反而哭了起来?”
胡善祥听她此言,止了泪,怔怔地望着她:“姐姐,我宁愿如姐姐这般,只做个宫女,熬上几年出宫去,也好过从今往后战战兢兢,深宫内苑,上下逢迎,从此勾心斗角,好没意思!”
慧珠掏出帕子,为她轻轻拭去脸上的泪迹,又拉着她坐下,低声说道:“妹妹可是听说了?”
胡善祥点了点头:“既然皇太孙心中早有佳偶,为什么又要另选秀女,那天在东宫,我偷偷看着,皇太孙分明都没有拿正眼看过我们,怎么最后会选上我?”
慧珠叹了口气:“所以说妹妹是好命,从永乐八年,若微姑娘入宫时起,这宫中上下哪个不知,她就是钦定的皇太孙妃,且不说太子殿下与太子妃是如何的宠她,就是咱们皇太孙也是恨不得朝朝暮暮与她待在一处。这次也不知为何,突然就传出要另选淑女的消息来,姐姐也不知道为了何故,只听说最后妹妹是由万岁钦点的!”
胡善祥一脸愁容:“如此,那若微可是会恨死我了,就是皇太孙也定会以为是我雀占凤巢,日后怎能善待于我?”
慧珠盯着胡善祥不由笑了起来:“看吧,这还没嫁呢?就担心起日后的妻妾争宠来了?”
“姐姐!”胡善祥仿佛要恼,嘴里突然嘀咕了一句:“皇太孙,妹妹以前见过!”
“见过?在哪里见过?”此刻轮到慧珠惊讶了。
“妹妹不说!”一丝羞涩浮现在胡善祥的脸上,她又想起了三年前的往事,是呀,如果洞房花烛夜时,两个人四目相对,也不知他认出自己后会如何想?当初的任性妄为,想不到正是应了今日的良缘。
第五十五章惊鸿
看她的神色,忽明忽暗,悲喜交融,反而把慧珠弄糊涂了。
刚要追问,胡善祥便把话岔开:“姐姐,这宫里可都知道咱们姐妹的关系?”
慧珠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圣上和司礼监肯定是知道的,妹妹能被册立为皇太孙妃,想是我们祖宗八代都会被查个清清楚楚的,所以前儿我就在太子妃面前如实回禀了!”
“啊?那太子妃怎么说?”胡善祥一脸紧张。
慧珠笑了:“妹妹放心,太子妃最是明理大度的,姐姐入宫十二年,从小宫女时就跟在太子妃身边,一步一步做了东宫的管事,太子妃十分信任于我。我将实情讲出,太子妃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大喜。你想呀,当初她早早的将若微姑娘接进宫中,不外乎就是想将皇太孙妃的位子上放一个跟自己实心实意的人,如今突然被圣上另指她人,心里正怄得不行,这时候我将我们姐妹的关系全盘托出,她自然安心,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今儿一早就让我把妆礼送过来,这些东西我心中有数,都是她早前为若微姑娘备下的,所以妹妹尽可放心,太子妃那边有姐姐应酬,妹妹自然是媳孝婆慈,放心好了!”
胡善祥似懂非懂,面上飞霞,一副新嫁娘的羞涩模样,自然是乐在其中。
见她如此,慧珠又出言提醒:“如今妹妹只要讨得皇太孙的欢心,其他的事不必放在心上,上有万岁恩旨、太子妃的信任,下有姐姐帮你打点宫中关系,大局已定,不必过虑!”
胡善祥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那袁媚儿与曹雪柔是何根基,姐姐可知晓?”
慧珠听了,不禁掩唇而笑,戏谑道:“我看妹妹终究还是适合在宫中生存的,这脑子灵光得很,一点就透。正是如此呢,在这十名淑女当中,除了妹妹,就是她们二人最为出众,那袁媚儿不仅人长得好,你莫要小看,她是出自袁附马家的小姐,根基、家世比我们要强上许多。那曹雪柔是出自江南书香世家,听说其父督建北京宫城有功,这才将她选了来。”
胡善祥恍然大悟:“我说陛下连看都没看我们几人,怎么会在十人当中偏偏选了她俩,原来都是有来历的,那余下的人呢?”
“余下的?”慧珠想了想:“不过是分往宫内各处,待个一二年,学完规矩,或是指给其他皇子、皇孙,或是被皇上看中,当了主子,也不一定。”
胡善祥点了点头:“我还道是落选之后,便可以回家呢,本来还暗暗羡慕她们,想不到,也是要在这宫苑之中度过余生的!”
“落选之后,发回母家?那样还不如死了干净,皇家选过的女子,还会嫁得出去?哪有人敢上门提亲?”慧珠打量着偏殿内的摆设,仿佛有些不满:“明儿我找些人来帮妹妹收拾一下,添些屏风、摆架之类的,看着也好有些生气!”
胡善祥又站起身拉住她:“姐姐刚刚说落选的不会发回母家,那位若微姑娘呢?以后还要留在宫中吗?”
慧珠淡然一笑,眼中不免有些悲戚:“听说是要送到佛寺去为已故的仁孝皇后祈福,那样的人品,那样的性情,实在是可惜了!”
“什么?”胡善祥的心突然沉了下去,不知为何,隐隐发痛,那个女子虽然从未谋面,可是毕竟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夺了她的位子,而她居然以花季之期,从此要长伴青灯古佛吗?
同情还是怜惜,胡善祥也分辨不清,只觉得这大殿之中突然有些冷的怕人。
“妹妹呀,在这宫里最要不得的便是对人心软。这里就像戏台子,你方唱罢我登场,哪有日日得宠的?就说前些年的朝鲜妃子,那个权氏,万岁对她的恩宠,宫里哪有人能比的上?权势地位,吃穿用度与皇后没什么两样,可是后来呢,死的不明不白的,宫里哪儿还有人会记得她?”慧珠轻声叹息:“妹妹自小饱读诗书,懂的定是比姐姐多,只是这宫里的道道儿,妹妹还没看透,你不必对若微姑娘心生同情,她若不走,你又怎能在这宫内坐稳皇太孙妃的位子?”
“姐姐此话怎讲?”胡善祥刚待细细追问,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隔着帘子只听落雪说道:“主子,曹、袁两位嫔主子来给您请安了!”
胡善祥看着慧珠,刚要开口,慧珠则站起身对着胡善祥一个福礼:“那慧珠就先告退了,娘娘有什么吩咐,尽可派人来东宫传话!”
说罢,使了个眼色,抖了抖帕子,走到门口,落雪立即从外面打起帘子:“慧珠姐姐慢走!”
帘子才放下,不多时又被高高打起,人还未到,那爽朗而娇憨的声音已然响起:“给姐姐道喜,看吧,媚儿早就说过,姐姐是我们当中的贵人!”
随即两名俏丽佳人姗姗入内,袁媚儿身穿淡桔色的菊纹上裳,下着百褶如意月裙,娇俏如新荷出水,美的让人眼前一亮。
而跟在她身后体态婀娜,亭亭而立的正是曹雪柔,藕丝琵琶衿上裳和紫绡翠纹裙这样一配,更将她娴静出尘的风姿衬托得尽善尽美。
两个如同仕女图上走下来的美娇娥,在胡善祥看了,居然有一阵儿的恍惚。
曹雪柔拉着袁媚儿深深一个福礼,一口吴侬软语缓缓响起:“雪柔和媚儿一起给皇太孙妃道喜!”
胡善祥这才反应过来,唇边浮起一丝笑容,起身伸手相扶:“何必多礼!”又冲着落雪和梅影吩咐着:“快给两位嫔主子看座!”
“是!”落雪与梅影立即搬上两张黄花梨玉壁纹圆凳,又奉上香茶,这才退下。
三人纷纷坐下,袁媚儿借着品茗之机,拿眼偷偷打量着胡善祥,不由得眼神微转:“姐姐好福气,能够成为皇太孙妃,应该满心欢喜才是,为何面上仿佛有些愁色?不如说出来,我和曹姐姐替您排解排解!”
她此语一出,曹雪柔也对上了胡善祥的脸,细细端详,方觉得袁媚儿所言不虚,不由心中暗暗发冷,这个袁媚儿虽然年纪轻,可是却又这般的伶俐,看来日后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自己更要打起精神、小心应对才是。
胡善祥面上微窘,端起茶杯浅浅地饮了一口,这才说道:“入宫到今日,仿佛梦一场,想着从此之后久居深宫,再也见不到家人,心里不免有些感伤,让妹妹见笑了!”
这样的话,虽然是三分敷衍,倒透着七分真情,一时之间,同样是心怀离愁别绪,和对未来宫中生活各自命运的不安与迷茫,三个人虽然各怀心思,此时也唯有一声叹息,默默品茶了。
东宫静雅轩内,若微倚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本琴谱,而眼睛微闭,仿佛已经睡着了。湘汀自外面走进来,看到这情形,不由一声叹息,随即拿起一床锦被,轻轻盖在她的身上。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若微突然握住了她的手,随即睁开明眸,淡淡的笑容浮起:“好姐姐,这么多年,你在我身边,细心照顾,全力维护,原来只盼着日后能帮你觅一个好去处,可是如今,我自身尚不可知……”
“姑娘,湘汀知道姑娘心里的苦!”湘汀声音微颤,眼里噙着泪,把头扭向一边。
若微紧紧抿着嘴唇,思忖了一会儿,才说道:“不管是出宫,还是别的去处,紫烟是我自家里带来的,自然随着我。而姐姐原就是太子妃跟前的人,如今是回到东宫,还是跟了皇太孙妃,姐姐可要早做打算,千万不要因为我,误了前程。本来我还想等太子妃召见的时候,替姐姐说句话,可是……”若微一顿,叹了口气。
想不到一向淡泊中庸的太子妃,居然也是如此势利,当皇上大张旗鼓地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以后,太子妃对自己就一下子疏远了。
若微原本不怪她,她的身份和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太子和瞻基,只是这么些天了,差个人来问问都没有,这小小的静雅轩成了被整个皇宫遗弃的地方,瞻基初时来过几次,可是两个人除了相对无言,又能如何,所以她就有意无意的开始回避,而后来呢,听说太子妃免了皇太孙的日日请安,明摆着不让他们来往。
这偌大的皇宫之内,除了咸宁公主是个知心人,还依然如过去那般,没有疏远和冷淡,依旧常常来看她,或是差人来请,让她去城曲堂相伴,只是如今,公主的婚事也近了,若微心中更是苦涩,这宫里唯一的性情中人,她去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呢?
“姑娘,可是听了那些眼皮子浅的奴才的风言风语,心里不妥贴了?”湘汀一脸关切,对上若微的眼,细细打量。
若微笑了,从榻里摸出一个首饰盒,轻轻放在湘汀怀中:“姐姐,你跟着我这么些年,你是知道的,这静雅轩恐怕就是这应天皇宫里最清冷的地方,除了月例和年节时各宫和万岁的封赏,皇太孙的馈赠,我也没什么进项,所以让你受了不少的委屈,这些是我捡出来的,成色好的,贵重些的,就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湘汀大惊:“姑娘,你这是做什么?你,你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呀!”
若微还未开口,只听外面“咣当”一声,杯碗落地的声响,一个丽影掀开珠帘闪身入内,扑通一声跪倒在若微床前,声声哀凄:“姑娘,姑娘万万不能想不开呀!”
自是身穿香色宫女服饰的紫烟,若微叹了口气,又好气又好笑:“你们两个,提风就是雨,我何时说过我要轻生了,快快起来,咱们三人索性摊开来说个明白!”
紫烟抬起头,泪迹未干,似懂非懂,湘汀从袖中拿出帕子递给她:“起来吧,听姑娘的话!”
紫烟点了点头,两个人挨着若微坐下。
若微未曾开口,先自嘲地笑了笑,眼睛扫着那门口的串串珠帘,这帘子还是去年,他和自己一起穿的呢,若微深深吸了口气,目光一凛,淡然说道:“湘汀,宫里的东西,我一样都不会带走,我要走,就走的干干净净,所以这些,你必须收下!”
若微的表情十分严肃,不容置疑。
湘汀看着手上的妆盒,面色沉静,终是点了点头。
若微又看着紫烟:“紫烟,我知道你是喜欢继宗的,等我们出宫回家以后,我跟爷爷和爹爹说,将你许给继宗,可好?”
“姑娘?”紫烟慌了,顾不得害羞和忌讳,直接喊了出来:“姑娘怎么像是在安排后事?”
“死丫头,什么话也敢来浑说!”湘汀伸手拧了一下紫烟。
紫烟忍着疼,没敢作声。
若微笑了:“可不就是在安排后事吗?不过不是死后的事,而是离宫以后的事情。”她环顾室内,目光落在妆台边上的那口紫檀箱子上,脸上浮起一丝凄凉之色,只是转瞬即逝:“湘汀,找两个小太监,把这口箱子抬到太子妃处,就说是物归原主!”
“姑娘!”紫烟大惊失色:“这里面都是皇太孙送给你的,都是你的宝呀,怎么能还回去?”
湘汀面上也微微变色:“姑娘,这样怕是不妥吧,一来,会伤了皇太孙的心,二来,太子妃也许会认为姑娘矫情做作,刻意相逼!”
若微点了点头:“姐姐说的极是,只是如今,这些对我而言,正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我只求无愧于心,不管他人作如何想法。”
“姑娘!”紫烟与湘汀还待开口再劝。
若微笑了:“没事,你们不知道,其实我自己送出去,还能留个体面,你们以为这些东西,皇太孙送我了,就真的是我的了?不会的,他们总要收回去的,不如这样,大家干脆些,省了那许多的麻烦!”
紫烟紧紧咬着嘴唇,眼中含泪,不发一语。
而湘汀则面上凄然一笑:“自从那年姑娘进宫,湘汀被分来服侍姑娘,就是一心一意,姑娘的性情,湘汀最是清楚,只是这样的好性情,好人品,为什么会遇到今日的结果?”
湘汀眼中噙着泪,低下头,不再言语。
若微在她肩上轻轻拍了两下:“若姐姐在太子妃面前还有些周旋余地,就尽量求太子妃留在东宫吧,你跟了我这么些年,再去服侍皇太孙妃,恐怕对你也不好,这宫里的风云,能避还是避开些吧!”
湘汀的头垂的更低了,抑制不住地哽咽着。
“紫烟,收拾一下,只将我从这家里带来的旧衣服打包即可!”若微又吩咐着。
“姑娘,那旧衣服都小了,穿不得了!”紫烟一派天真,瞪着一双大眼睛不明就里。
若微笑了:“那都是娘亲手缝的,就是不能穿了,也要带走,不能留在宫里,来的时候带了些什么,走的时候也一样,我们不拿这宫里的一针一线!”
紫烟仿佛懂了,深深地点着头。
第五十六章求偶
东宫太子妃寝殿。
看着殿中那口箱子,太子妃面上的表情阴晴不定,盯着湘汀,她冷冷问道:“她怎么说?”
湘汀再次跪下,低垂着头轻语道:“回太子妃,若微姑娘只说这些均是皇太孙昔日所赠,如今再放在她那儿,恐怕不妥,所以让奴婢着人抬来,算是物归原主!”
“物归原主?”太子妃目光一凛,不由暗想这丫头怕是心中有恨吧,如今竟公然地将这口箱子抬来。这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瞻基与她是怎样的情深义重……张妍心中不快,轻哼了一声说道:“去,把她叫来!”
湘汀仿佛没听懂,脸上神情有些茫然。
“怎么?在她身边待的都没规矩了吗?”太子妃张妍气往上涌,语气也重了起来。
“奴婢不敢,只是刚刚奴婢出门的时候,若微姑娘被咸宁公主身边的小顺子叫走了,说是往城曲堂伴公主弹琴去了!”湘汀心中暗暗发冷,在这宫里果然没有永远的好与宠,一向娴静优雅的太子妃,今日的性情分明像是变了一个人,恐怕日后自己回来,也未必有什么好日子过。
“哦,去咸宁那里了?”太子妃面色渐缓:“你先下去吧,等她回来,让她立即来东宫见我!”
“是!”湘汀小心应答又伏身下拜做足了规矩才悄悄退下。
太子妃张妍站起身走到殿中,伸手打开那口箱子,零零种种,有各种精巧的首饰盒,有字画、笔墨,而更多的就是那些小孩儿家的玩意,什么九连环、胭脂盒、小铜镜和团扇。其中有一个物件,显然引起了张妍的兴致。她伸手拿起一看,这是一对带柄罐的器物,闻起来还有淡淡的药香,张妍想起来了,这是专门为她而烧制的药锅,当初她就是用这对药锅为太子熬制各种滋补汤药的……想到此,太子妃的心又软了下来,想起这七年的时间里,若微的种种好处。是呀,这样一个女孩子,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便开始渐渐冷淡起她来了呢?
太子妃手执这柄药锅,坐在殿中的罗汉榻上,以手撑头,心思百转。
就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小太监通传,一个人影就风风火火地从外面闯了进来:“母妃!”
太子妃张妍举目一看,不由啧道:“瞻墉,如今一年大似一年,怎么还这样风风火火的,没个规矩!”
东宫二皇孙越郡王朱瞻墉立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儿臣给母妃请安,祝母妃凤体安康!”
“这孩子!”太子妃凤目微瞪:“做规矩就是让你这样愣愣地跪下叩头吗?还不快起来!”
“是!”朱瞻墉站起身,笑呵呵地立在一旁,忽地看着太子妃手上拿着药锅,不由一愣:“母妃身上哪里不舒服了?可请太医看过了?”
见他神色焦急、语气紧张,太子妃心中一暖,随即说道:“你莫要瞎猜,母妃一切都好,你且说说,今儿这个时辰怎么想着过来请安了?”
“嗯!”朱瞻墉转了转眼眸,索性挨着太子妃坐下。
“去,那边自有椅子,却偏要过来挤。”太子妃微微皱眉。
朱瞻墉把头靠在太子妃的肩上撒娇道:“难得父王和兄长都不在,好好跟母妃说会子体己话,母妃反而让儿臣坐的远远的,多生分呀!”
太子妃掩面而笑,伸手在他额上轻轻戳了一下:“你呀,跟瞻基没差几岁,却总是这样爱撒娇,你三弟和四妹、六妹,都比你强些!”
朱瞻墉笑呵呵的也不答话,眼睛扫着殿中那口箱子,不由一愣:“这是什么?”
太子妃叹了口气:“是若微差人送过来的,以往你兄长相赠的一些个小玩意儿!”
“啊?”朱瞻墉跳了起来:“真的是没有回旋余地了吗?居然已经往来相绝决了?”
他紧走几步打开箱子,细细查看:“这个猫眼石,还是上次满剌加国王亲率妻子来应天朝贡时进献的,当时皇爷爷赏了兄长,我跟他要,他都没给我。还有这个,这套银制的勺、箸,还是兄长画的图样子,让我去“银作局”交待他们办的,这勺柄上面还有若微的名字呢!”
一边看,一边说,他细细讲述着这些物件的来历,自己也渐渐情绪低落起来,也许在这宫里,最了解若微和瞻基感情的,就是他和咸宁了。
朱瞻墉转过身,再一次郑重地跪在太子妃张妍的面前:“母妃,此事是否还有转寰的余地?”
太子妃摇了摇头。
“那么,若微呢,若微怎么办?”朱瞻墉急了:“三月十六,就是兄长的册妃大礼,那么若微会如何?她会出宫吗?”
太子妃叹了口气:“一切听从圣上旨意,瞻墉,你兄长那边,你还要多加宽慰才是!”
“他?我去宽慰他?我看,我倒是应该马上去静雅轩,去看看若微才是要紧!”瞻墉气呼呼地坐在榻上,拿起桌上太子妃面前的茶就喝。
太子妃不由伸手轻轻在他脸上拍了一下:“这孩子,怎么老没个正形!”
“母妃!”朱瞻墉忽然一脸郑重:“如果不能将若微配给兄长……如今不能为妃连个嫔也不给,倒不如许给儿臣,儿臣定不会亏待了她!”
“你说什么?”太子妃怒目圆睁:“这样的话也是浑说的吗?看来真真是本宫平日里把你宠坏了!”
朱瞻墉怔愣了一下,立即站起身又重新跪在太子妃面前:“若微的好,不只是兄长,宫中上下这许许多多的人都看在眼里。儿臣知道,就是母妃定然也是心中有数的。如今,你们说她不配母仪天下。可是我不是兄长,不是皇太孙,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孙,将来当一个闲散的郡王,我不需要什么母仪天下的女人。我只知道,若微很好,我不能让她受委屈。”
太子妃藏在袖中的手指微微轻颤:“原本我还不明白圣上为何执意要为瞻基另外选妃。现在我才明白,还是圣上英明,看得远呀,若微果然不能留在宫中。”
“母妃!”朱瞻墉还待开口相求。
太子妃面上一沉:“退下去!好好想想你今日的言行错在哪里,想不明白,以后不必来见我!”
朱瞻墉在这一瞬,仿佛有些糊涂了,这是自己的母妃吗?她不是一向大度、内敛、温和而雍容的吗?今天她的神色为何如此肃然,语气又这样的严厉清冷,那样的不容置疑,那样的绝决果断,这是他的母妃吗?
朱瞻墉恍惚了,他不知自己是如何退出来的。
走出殿外,远远的看到一群宫女,三三两两簇拥着一位宫妆丽人,缓缓向这边走来。他索性停下脚步,等着她们近前,想看个仔细。
那群女眷刚刚走近,就听身后响起阵阵细碎的脚步着,朱瞻墉一回身,看到母妃身边的管事宫女慧珠,她先是急匆匆地过来给自己请了个安,口中又说道:“二皇孙,前边是新进宫的皇太孙妃,还请二皇孙回避一下!”
“回避?”朱瞻墉轻哼了一声:“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如此凑巧,本王今日倒要见识一下这位未来的皇嫂!”
说着,他索性站在太子宫门口,摆开架势,挡住了那群人的去路。
胡善祥今日是第一次正式拜见太子妃,所以穿的十分郑重,上身穿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下身配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长发高高挽起,梳成流云髻,又戴了水澹生烟冠,中嵌以一朵海棠珠花,耳际两侧旋吊的珍珠光彩逼人,这身装扮,端庄又艳丽,加上她刻意保持优雅的举止和步态,更显得十分大气和婉约。
朱瞻墉站在她的对面,细细打量,脸上存着一丝敌视。
白白的抢去了若微的位子,破坏了大哥和若微的好事,这样的女子,即使是美的,心也未必好。只是,为何那样似曾相识呢?
朱瞻墉无所顾忌地看着她的脸。
慧珠立即挡在中间:“二皇孙,还是避一避吧,这样于礼不合呢!”
“慧珠姐姐,无妨!”胡善祥轻轻拍了拍慧珠,闪出身形,迎上了朱瞻墉的眼睛,淡然一笑,深深一个福礼。
虽是未行正式册封礼的皇嫂,但于情于理都不该给朱瞻墉行礼的。
朱瞻墉突然想起了,他用手指着她:“是你?”
胡善祥嫣然一笑:“二皇孙,想起来了!”
原来是她?朱瞻墉暗暗吃了一惊,这样的女子原以为不俗,想不到竟然也会削尖了脑袋钻到宫里来。
心道如此,面上则更加不屑,只轻哼了一声,便错身离去。
见他身形渐远,慧珠刚待开口询问,只见胡善祥微微摇了遥头,苦笑道:“别让太子妃等急了,还请慧珠姐姐指引,我们先去请安!”
慧珠点了点头,头前引路。
胡善祥轻移莲步,一步一步登上汉白玉的石阶,心想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今后的路恐怕不会平顺。只是如今看来,虽说当初自己是误打误撞,只怕与皇太孙的缘分却是上天早早就安排好的。否则怎么会那么巧当听到那个典故后自己心思一转就会上街择夫。而又偏偏遇到微服出行的他,如此也就算了,一道宫门,阻隔了那冥冥中的红线。
可是谁曾想,一旨诏命,自己又突然被召入这禁宫当中,成了皇上为他钦定的正妃,既然一切都是天意,那还有什么可犹豫和忐忑的呢?
第五十七章认亲
这是进深赝间、面阔七间的古朴端庄的大殿,东宫殿区建筑风格很独特,因为它与豪华的皇宫建筑迥然不同。
整个殿宇在满院翠柏的映衬下,庄重巍峨,清幽典雅,古朴无华。
它没有三大殿和东西六宫的那种华丽之感,建筑基座与民宅相似,青砖素瓦,装饰的极为淡雅,不施彩绘,在一片绿色植物的簇拥之中,更显得格外清爽、淡雅而恬静。
胡善祥在慧珠的引领之下,缓缓进入正殿。
殿内有宝座、罗汉床、屏风及各种精致的陈设。
宝座后面的屏风雕刻的是《耕织图》,描绘的正是水乡种稻和丝织劳作的情景,殿内东、西两侧的北山墙装有楠木书隔、以布帘遮挡。
微微愣神当中,慧珠走到东侧殿锦帘之下,冲着里面轻声回道:“娘娘,皇太孙妃在外候见!”
“进来吧!”东侧殿响起一个似乎略微带着几分倦意的女声,难道这便是自己的婆婆,当今太子妃?
胡善祥心思微转,理了理衣衫,慧珠高高挑起帘子,胡善祥移步进入侧殿。
玉雕翔鸾屏风前,云凤玉案之后,镶金嵌宝的大楠木圈椅中端然稳座的正是一身红色大袖衣裙,外面加了件绣着彩凤的霞帔和红褙子的太子妃,云髻峨峨,戴着五凤朝阳挂珠钗,比那次典选之日穿的明黄礼服、梳着九翠四凤双博鬓的正式妆扮,还要威仪华美。
此时自有跟前服侍的宫女太监呈上拜垫,胡善祥顾不得多想,立即大礼参拜:“胡氏善祥,参见太子妃!”
因为还未及册封,所以她只得如此自称。
“善祥,好名字,快快起来!”太子妃微微向前探着身子示意左右宫女,将胡善祥搀扶起来。
“赐座!”
太子妃细细端详,只见坐在下首的她,不言不语、端然不动,就像是一个娴雅的深闺小姐,再看那相貌,与若微相比,虽然少了些秀美灵动和妩媚之态,倒也端庄大方,气度不凡。
不由点了点头,刚待开口,又欲言而止。
慧珠何其聪明,立即使了个眼色,示意殿内随侍的几名宫女依次退下,她自己也跟着出去了。
当殿内寂静一片的时候,太子妃这才开口:“你入宫也有些时日了,想必有些事情也多少听说了些,之前曾经有位若微姑娘,是早年选来的,一直由本宫代抚,原本待成年后得配瞻基,只是……”
“娘娘!”胡善祥立即从椅子上滑落,依旧跪在太子妃面前:“善祥实在惶恐,雀占凤巢非善祥本意,进宫之后,每日莫不是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既怕伤了太子妃的心,又怕让皇太孙觉得委屈,只想一走了之,又恐连累家人,求太子妃开恩,这样大的恩典,善祥实在是承受不起呀!”
太子妃看她神情急切,面色通红,眼中似有泪光闪过,倒像是个实在的女子,随即露出淡淡的笑容,起身相搀:“好端端的,急什么?如今你也是有身份的东宫之主,万事张驰有度,可不能这样莽撞!”
“是!”胡善祥忍着泪,又坐回到椅子上,怔怔地看着太子妃,目光中透着胆怯。
太子妃叹了口气:“你莫要疑心,你是当今圣上钦点的皇太孙妃,正经的主子,本宫今日召你来,就是要对你略加提点,也自然是认了你这个媳妇。”
“娘娘!”胡善祥又惊又喜,连连点头,目光真挚而热切的注视着太子妃。
这样的性情,如此直白,太子妃不知喜欢还是遗憾,只觉得与若微的处处周全,乖巧伶俐,仿佛差之甚远,可是转念又一想,若微就是太聪明了,把个瞻基瞻墉兄弟和宫内上上下下逢迎的妥妥贴贴,这样的八面玲珑,反而让自己不那么贴心。是啊,她的母亲是有名的“十全”才女,她能差到哪里去?太子妃想到此,不由心中一紧,难不成接下来自己又要去想他吗?苦涩难当,抬眼看着对面端坐的女子。
对着这个初入宫门,一派天真,心性自然纯朴的胡善祥,她反而是有些好感。
像是无意地提起,太子妃淡然一笑:“那镯子可还带在身上?”
“镯子?”胡善祥先是一惊,随即觉醒,立即满面通红,又要起身相拜,便被太子妃伸手拦下:“哪这么多礼数?”
胡善祥红着脸,悄悄伸出左手,以右手自腕上褪下那三只金镯,双手奉上,态度恭敬而虔诚。
太子妃接过这镯子,拿在手中细细赏鉴,过了好久,才说道:“善祥也是一位胆识过人、才学出众的奇女子!”
“娘娘过誉了,善祥实不敢当,当日听师傅讲了东魏丞相高欢之妻,自己择夫的典故,年少荒唐,所以才上街兹事,却万万想不到,会冲撞了皇太孙殿下,现在想来,还后怕得很!”胡善祥声音越来越小,脸涨得通红,终于低下了头。
太子妃听了,不免一笑:“哪里,正是你当日之举,才与皇太孙结下良缘,如今看来,一切皆有命数,是你的终是你的!”
“娘娘!”胡善祥低声应着。
太子妃又叹了口气:“今日召你过来,就是想与你言明,瞻基与若微自小一起长大,难免有些青梅之谊,只是瞻基一向是进退有度,最是实大体,明大理的。你莫要管旁人的疯言疯语,只要你一心襄助于他,妥贴温存服侍,本宫相信,你们定是一对令人交口称赞的佳儿贤妇。本宫的意思,善祥可明白?”
听太子妃如此讲,胡善祥心如明镜,她再次伏首而拜:“请娘娘放心,自当日街头相遇,虽然不知皇太孙的身份,但善祥早已认定,他就是善祥此生的良人,善祥一定全心相待,绝无二意。”
太子妃连连点头:“如此,甚好。”
“这镯子本宫替皇太孙收下,大婚之日,由皇太孙为你亲自带上,可好?”太子妃神情怡然,仿佛放下心中大石,舒畅了不少,谈话间语气也轻松了很多。
“全凭娘娘做主!”胡善祥低眉顺目,伏身再拜。
拜别太子妃走出殿外,迎面遇到一人,身穿紫色短衣,下面配同色的百褶裙,外罩白色绣紫花半绣长衣,头梳朝天髻,两边各垂下一缕青丝,淡扫蛾眉薄粉敷面,小脸润泽艳丽。好一个绝色的美人,只是眉宇间那抹若隐若现的淡淡的愁丝,为其更添妩媚。这就是若微吧,胡善祥暗暗吃惊,比起三年前,她出落的更加水灵脱俗,一想到这样的她,居然要面对今后那般命运,胡善祥不由心生悲戚。
若微带着湘汀款款走来,她满腹心事,自然不会理会路上的宫装女子,而湘汀眼尖,在身后轻轻拽了拽她的袖子:“姑娘,那位就是胡善祥。”
一语惊醒梦中人,若微停下步子,远远地凝望着对面的伊人,不看她的衣衫与装扮,单单对上她的眼眸,若微定定地望着,唇边的笑容隐隐的,有些意味不明,仿佛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她才收回思绪,缓缓前行,行至胡善祥跟前时,她站住了。
嘴角含笑,面带忧思;眼波流转,倾国倾城。胡善祥看了,感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在她身上流淌,而那张清丽绝尘的脸上始终带着的一抹微笑,仿佛像一把出鞘的利箭,直直地刺入自己的心房。
胡善祥仿佛慌了,她下意识地挺直腰肢,这样自己足足比对面的她高了半头,仿佛只有如此,她才有力量和她对峙。
“恭喜!”她笑了:“如此,也不枉你当初的巧谋与壮举!”
一语言毕,她侧身而过,跟在后面的湘汀,此时也忘记了所谓的规矩,跟在她的主人后面,没有给这位皇太孙妃行礼,便走了过去。
“太无礼了,看她还能张狂到几时?”站在胡善祥身后的苏嬷嬷啐了一口,有些忿然地说道。
胡善祥什么话也没说,侍女们都只道她是好性子,只是落雪眼尖,分明看到她袖口中紧紧攥着的绣拳,落雪心中黯然,不由回转过身,看了一眼若微那个俏丽的紫色身影,为了她,也为了宫中无数还未及盛开就不得不早早凋零的花蕾,只觉得浑身上下有些瑟瑟发冷,都说春寒才是最浸人肌骨,原来真的是极有道理。
缩了身子,跟在胡善祥身后,返回隆庆宫。
太子妃这一次见若微,是在东宫的正殿,坐在高高的宝座之上,俯视着殿中悄然而立的女孩儿。一袭紫衣,风姿飘然卓绝。就像一朵清雅的菡苕,淡雅而出尘。
张妍知道,若微喜欢绿色,常常以一身绿衣白裙在东宫内的各个角落闪过,如新荷照水,袅娜而蔓妙,仿佛微风过处,就散出缕缕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