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声名渐盛,姜白芷自己投资的药厂也在医院对面建立起来,逐渐能稳定制造出麻醉药、消炎药粉、抗生素、还有其他一些很有用的药物。这些神奇药物被姜白芷列为严格限制的药物,取用时必须做申请,以免发生严重的医药事故。
这里的手术成功率维持在很高的一个水准上,有些人家以为肯定没救了的怪病,都在这里被治好了。
像是那种眼睛受了伤,里头烂得不知道生了什么奇怪东西的病人,在姜白芷每天用什么药水清洗后,竟然恢复了眼珠的本来模样,即使他早就失明,可至少恢复后的样子不会吓人了。
除了曲陵镇本地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闻名而来,住院楼总不会空三分之一以上的病房,为了容纳更多的病人,医院顺势在缓慢地扩建着。姜白芷手下的徒弟,姜白芷都能达到坐诊的级别,为了他们这群医务人员别忙累死,她直接让徒弟们开始给她收徒孙了。她不耐烦再亲自去教一些基础的东西,等徒弟把徒孙们调.教得差不多了,她才会亲自去教授一些高深的知识。
姜白芷这边忙,家里其他人也忙。不过,二嫂管理着她那个染布坊的同时,还顺利给二哥又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只是,如今留在姜家家里的人太少,就连十几岁的小妹青黛,还有小弟草果,都在家人的影响下,想靠自己从姐姐手中学到的方子,搞一个作坊出来。
家里有足够多的钱,他们想出来干,大哥二哥三弟他们便都同意了。
等小妹跟小弟也开始一天到晚不着家,刚开始二哥还能一边做木工活,一边照顾好大侄子跟自己的两儿一女。可等大嫂赵玉兰过了二十岁,跟大哥也有多生几个孩子的打算,并且付诸了行动之后,姜家家里没个长辈帮衬的短处就暴露出来了。
孩子太多,年纪却不大,根本不好管。
不止姜家有这个问题。
村里很多人家,妇女都喜欢去织布坊工作,其次是染布坊,然后一些男人是分散在染布坊跟染花坊里。等姜家又买了地,新开了两家作坊,一个是小弟专门做清凉油、风油精、几种功效跟香味不同的花露水,另一个是小妹做几种不同质感不同香氛的栀子油——现在已经被小妹改名成护肤膏了,新作坊也需要雇人。
这样一来,去作坊赚钱的人越来越多,留村种地的人本就太忙,他们根本没法一边做好地里的活,还能跟以前一样照顾好孩子。可要让他们放弃能实打实赚银两的作坊工作,那又不可能。
这个问题急的让人上火,村长年纪也大了,看了村里不少小孩,因为缺少大人的看顾,自己在外面瞎玩受伤的,真怕出点什么大事,到那时再后悔就晚了。
他想着姜白芷的主意多,特意去医院找了姜白芷,跟她提起这个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