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再出现以次充好的事情,湘云这个主办方又开通了便民服务。比如说让自己的伙计拿着提货单,将所有人的商品都一并提出来,再分给其他买了商品的商人。如此一来,便是有心弄虚作假,也会投鼠忌器不敢擅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韩老板就很苦逼了。这边刚谈成一笔生意,转眼就会被人截胡。旁人哗啦啦的出货,韩老板却始终不开张,别提多着急上火了。好不容易出货了,却又出现了更可怕的问题。
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伙计''不小心''打碎了一只陈醋坛子,不想坛子里的醋落在地上不光颜色极浅,就连醋的味道闻起来也淡得不行。
人家可不像湘云是个好欺负的,一见这情况就知道上当了。于是立马将其他的醋坛子都打开瞧了。
这些醋都是用凉水稀释过的,不光颜色,味道不对,就连口感都叫人反胃。
于是晋交会还没结束,韩老板就成了众矢之的。
在湘云故意将这件事情传进会场以及各位外地商人的耳中后,都不用湘云再做什么,就有的是人冒出头。除了订货的商人要韩老板赔钱赔损失外,本地的商贾有人担心他坏了晋商的名声,也有人担心因他再影响自家的生意。以及慷他人之慨,打压竞争对手等等原因,事情处理的速度比湘云想像的还快准狠。
订货的商人还没付尾款,出事后从韩老板要定金,韩老板自是不同意,还一口咬定他的醋没问题,但奈何他还有保证金押在同胜钱庄呢。
按入会的那份合同,以及这份保证金本就是为了保证货品质量的,只要鉴定单上有三位晋商签名,那这份保证金就可以挪动了。定货的商人到是毫不费力的拿了三分之二的保证金弥补定金损失。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归了湘云。
是破坏晋交会名声,商场秩序的赔偿金。
这件事情是所有布展商家联名决定的,并且在质量鉴定书上签了字,而湘云呢,她全程都是顺应民意罢了。
其实韩老板出的都是好货,但奈何就遇上了个水系异能者呢。
不动声色的将上好陈醋弄走,再将凉水送入密封的坛中…不过基操耳。
最叫韩老板哭倒长城的是湘云竟然将这批她动了手脚的货悄悄的送给了这次来参会的所有商人。
好货赖货一比较,那些商人还能再买韩家的醋?
韩家的陈醋生意算是开红灯了,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那就只能换个名字,从头再来了。
就在闹得不可开交之时,云州城里来了一对离家出手的富家子弟。
二人先在云州最大的那家花楼里落脚,翌日,也就是晋交会结束的前一日来了会场。
已经焦头烂额的韩老板因为没有保证金和失去了信誉被提前礼送出会场,正气急败坏呢就见两个富家子弟摇着扇子走过来,还跟他打听谁家的醋好
韩老板原本很不耐烦,但一听这话立马就笑了起来。怕二人进会场,便口舌如簧的直接将人带到了一旁的酒楼各种游说。
两人一副涉世未深,又财大气粗的样,韩老板便觉得有门。
韩老板是精明商人,但现在却多少有些急燥,而另外两人则是天津卫出来,专做街头说嘴逗趣生意的托儿。
“咱们唐家可是专管内廷供奉的。你知道御膳房一天,就一天能用多少醋吗?”弟弟醉意朦胧的给韩老板比了个手指头,说得跟真的似的。“御膳房连着各宫的小厨房,就得这个数。”
嘶!这么多?
“这也是咱们兄弟跟韩大哥的缘份,可惜咱们兄弟不是管事的。若非如此定要促成这项生意。”
又说当今南巡,京城没意思便背着家里人悄悄跑出京玩的。还说什么以后就要帮家里打理生意了,再能这样的轻松日子了。
“内务府的吴公公,跟咱们家好着呢。六房的三堂姐就是许了这位公公做正房。咱家的东西只要报上去就没有不收的。”
“山西到是个好地方,昨儿吃的那个牛肉竟然蒙古那边的还要好些。要是送到宫里,指不定多得贵人喜欢呢……”
韩老板不动声色的套着话,这两人也是不动声色的劝韩老板光做醋的买卖有什么意思。你来我往间,这个韩老板就掉到坑里了。拿着二人给的五千两银票准备帮人收购一批陈醋和山西特产。
这批货少说也得五千坛陈醋,几千坛汾酒和竹叶青以及每样上万斤的特产,只他们这次就是出来玩的,看到晋交会才想着几坛陈醋和酒当伴手礼。
说手里没那么多银子,也想将韩大哥介绍给家里人认识。若韩大哥愿意,不妨先垫付了这批货,然后亲自压了这批货跟他们兄弟回京城。
不过人家又说了,无论是酒还是醋都不要一家的,最好是每家两三百坛,如此既分得出优良,也能不容易出事。
五千两银票直接拍在桌上,二人喝到了尽头上还要跟韩老板义结金兰。忽悠奉承间,这一顿酒竟直接喝到了下半夜。
翌日,韩老板将这对兄弟请入自家府中做客,随后便拿着那五千两银票出门采购了。
这点银子明显不够,于是韩老板又自掏了腰包垫付了一些。不过这笔货需要的银子不少,韩老板也不敢将家底全都砸在这上面,于是这些货里有些是全款买的,有些是交了定钱的,有些是靠人情面子赊欠的……
也有人劝韩老板别上当受骗了,可韩老板却多少有些被人忽悠瘸的架式。加之整个晋交会所有人都赚钱了,只有他赔钱赚吆喝,心里正憋着一团火呢,哪里听得进劝去。
还有些人也是坏的一批,听说了这事后还对韩老板来了激将法。本就头脑发热,被这么一激,哪还冷静得下来。
对了,为了不影响晋交会的信誉,湘云还让人散布了许多韩老板是在晋交会外面发现的商机,以及是在晋交会结束后捡的漏。
与此同时,晋交会彻底结束,湘云直接坐在同胜钱庄里当着许多人的面给这些人签条子取保证金。
拿回了保证金,又做了不少单生意,山西这边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对这次的晋交会满意的不行,分别与湘云寒喧了两句便跟着湘云离开子同胜钱庄。
湘云将人再次带回会场,说了一回她准备在西安再开一次陕交会。时间未定,希望诸位介时也能捧个人场。
有了这次的良好合作,众人也多少期待下一次,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答应赴约后,湘云便又以女子身份不便宴请为由,连散伙饭都没请的就将这些商人送走了。
l
与酒楼这边结清了帐,湘云便带着人回客栈了。
湘云将师宣叫了过来,先算了一回这批货的成本,又算了一回租用酒楼的费用,雇佣镖局的费用等等,最后再算了一回收到的各家入场费,韩老板违约赔偿金这两笔收入。
赔了。
这么看是赔了,但湘云心中有数,所以心情很好的对师宣说道∶“我还有一批货,由另一批人护送入陕,那批货的成本很低,细算下来还是挣钱的。”
是呀,五千坛陈醋,三千坛汾酒和两千坛竹叶青,以及林林总总将近五万斤的各样特产,才只花了五千两,说是白捡的都不为过嘛。
不过说起这批货,除了五千两银票外,还有一千两银子的演出费,五百两包装费,但细细算下来,也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湘云的商队又多等了两日,明面上是等最近一个适宜出行的日子,实际上是在等韩家的商队。
多等的这两日,湘云也没闲着,她见街上有处临街的二层酒楼往外售,问了一回价钱便买了下来。
之后让粉刷匠将两层楼都粉刷两遍,让人将早前从会场那里拆下来的板子做成数个书架靠墙摆在里面,又花了一大笔钱在书肆里定了一批书,最后大张其鼓的将这间湘云自掏腰包弄的公共图书馆捐给了当地。
云州有书院,湘云没亲自出面而是让师宣去书院进行简单沟通。图书馆面向所有人无偿开放,但湘云希望他们书院安排书生过来值班。
与此同时,湘云还通过伢行在云州城外买了一百亩良田捐给云州城内的养生堂。
哦,地契房契什么的湘云都没捐。简单的说,他们有使用权却没有买卖权。
至于这笔做好事的钱出自哪里…自然是某位韩姓商人了。
湘云没缺过银子,也从不将银子看得有多重。虽然那笔韩氏赞助费还没有入帐,但湘云已经提前消费了。
十十
这一日,湘云带着人出西城门往西走,韩家的商队带着人出东城门往东走。
湘云这边全都配的马车和马匹,没叫人跟着马车用脚丫子赶路,原本速度应该会快一些的,但湘云却没叫人全速前进,过了午时便在最近的小镇歇脚了。
伙计们没什么想法,师宣到是有些着急,心忖这种速度猴年马月才能到西安。但见湘云不急,也只能自我开解了。
是夜,湘云悄悄起身,运转异能出了客栈,之后在客栈不远处放出早前收进空间里的马,骑着马一路穿过云州,追着韩家商队而去。
韩家车队的货比湘云那边的货多多了,加之他也没给伙计家卫护卫配马,速度自然上不来。
为了赶路又错过宿头,如今都在一处破庙里歇脚。
说真的,若不是堵着一口气在,黑灯下火的,湘云都未必会追过来。
哪怕今天是个满月,可对湘云来说这一路…也真的太黑了。
一路追过来,湘云在远远看到火光后便施展了异能,让商家车队的人进入睡眠状态。
确定所有人都睡着了,湘云也没摘下脸上戴着的花脸面具。
这是今年元宵节时在灯会上买的面具,白色小狐狸的,特别可爱,这次出门前湘云特意放在空间里的。
湘云先在破庙外将所有的货,马车和马匹都收进空间,然后才走进破庙将她早前请来的托儿用异能叫醒。
两人先是因为面具而吓了一跳,随即接过湘云丢过去的银票才反应过来现在是什么情况。
湘云压着声音说道∶“给你们留了两匹马,现在离开吧。”
二人又看了一眼手里的银票,对湘云抱了抱拳,不敢稍做停留的离开了。
等那二人离开,湘云才走到韩老板跟前。
伸脚踢了踢这位坑她的混蛋。
敢坑她,还敢跟她说些不三不四不干净的话。
哼,看本姑娘坑不死你。
江湖上有个反朝廷组织叫红莲会。湘云拿出早前就写的感谢信放到韩老板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