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红楼王夫人17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4795 字 8个月前

众姊妹以为太太有公事,就要回园子里面去,不打扰她们办正经事。

王熙凤却说让大家都来,太太一会要说的事儿跟女孩们也有关系,免得一会儿还要派人再跑一趟。

昨天王夫人已经和王熙凤谈过了,觉得王熙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养胎要紧。

身上这些管家的杂事,反倒应该卸任放一放。正因为管家的事情太杂,牵扯人的精神,每天都不得闲。

如此操劳,跟太医所说的养胎之法,肯定是相悖的。

不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保养不身子。

若是这一胎再有个好歹,什么时候再能怀孕那真就不好说了。

王熙凤也意识到了,若是不能生个男孩,她将来也没有依靠。

年轻的时候贾琏就如此花心,以后等到她年老色衰了,岂不是更要变本加厉。

王熙凤若真的不能生儿子,贾琏还可以找别人生。她这个要强性子,那岂能忍得了。

她对这次怀孕也很重视,立刻就听从了姑妈的意见,要请一年的假。

只是这么久,这管家重任,如果落到别人身上,未必还会原样的还给她。

于是她主动向太太推荐了几个姑娘,既然之前已经跟她学过管家,那这次就动真格的真的让她们来管家。

王熙凤每天还能看着她们,再指出不足,这算是之前对姑娘们管家课程的实践了。

这才是真正的监察御史呢。

王夫人很赞同这一点,不过也给王熙凤安排了时间,让她每天为家事劳心的时间不可超过一个时辰。

今天太太就会和她们说了,所以王熙凤才会把人叫去。

如果让李纨代管,按照贾府的家规,也只是代管,最后还是要交到别人手上。李纨未必尽心。而几个姑娘们则不一样了,她们必定会事事亲力亲为。

因为王熙凤特地说了,让他们看到觉得有弊端的就斟酌着改一改。

之前她们学管家的时候并没让她们看过账本,毕竟只是学习。这次看到家里的账本子,也能看得出家里的开销靡费,收入却显得捉襟见肘。

从探春起的头,还真打算改革改革,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花销。

只有林黛玉曾看过帐,那是因为她帮王熙凤的忙,凤姐让她帮忙记过账核算过。

王熙凤对姑娘们提出的改变意见都是乐见其成的,她私下里边跟平儿说:“这个家也不好当,多省俭了呢,外头人笑话,家里人又抱怨我刻薄。让三姑娘一出头料理,我也正好抽身退步。”

说是让几个姑娘一同管家,其实这当中起主导作用的正是探春。

迎春那个性格也就是跟着凑个人数,惜春也还小没那么多主意。

黛玉和宝钗碍于自己不是这家的正牌姑娘,而是表姑娘,也只是取中庸之道,不然会让人觉得轻狂。

毕竟等交还管家之权之后,她们还是客居,所以能够做改变的也有限。

于是,就由探春把管家的重任撑了起来,以她为主导,其他人起个辅助商量的作用。

能得到此重任,探春也很想表现自己,在太太的面前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她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绩来,所以特别上心。

那些管家媳妇们还以为王熙凤不管家事了,让姑娘家出来料理家事,姑娘们必定是脸皮薄,就想偷懒耍滑,刚好被探春抓到立了威。

王熙凤知道了之后更是大赞,觉得自己管家的这几年也的确是有些狠毒。

探春姐妹们这一出头,把这众人对她的仇,暂且放一放了。

王熙凤私下里和平儿说:“你知道这几年我生了多少俭省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简省的多了,外人笑话,老太太,太太又受委屈。家里的下人也抱怨我刻薄,可是,若不趁早料理俭省之计,不几年也都陪尽了。”

平儿说:“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一两位小爷,一个老太太,这几件大事儿还没完呢。这几件大事儿才是家里的大开销。”

王熙凤说:“我都已经算过了,倒是也够了。宝玉和黛玉两个,一娶一嫁,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不用花公中的钱。二姑娘是那边的,不算。剩下的几个加在一起满破一万两银子就够了。”

她想了想又说:“老太太的事儿若出了,一应都是全的,满破再花上三五千的银子,也就够了。”

王熙凤想的长远,知道家里面下人对她有多深的仇恨,觉得现在有姑娘们管家,特别是颇具魄力的探春再改革几项,让她终于来了一个助力。

所以就随她们折腾去了,自己安心的养胎。

既然决定放权,她也不经常去插手姑娘们做的决定。

她们要把哪项银子黜了,就让她们黜掉。

本来这府中就有很多重复的开销,只是涉及到府里的各个主子。王熙凤之前怕得罪人,便没有动,刚好让她们动了。

正好是裁员之后,必然会有大的变动。姑娘们比王熙凤又识字,又知书识礼,又能集思广益,更厉害一层。

如今她们定下规矩,刚好让后来人都遵守。

家里的下人们私下抱怨说:“二奶奶这一将养起来,本应该让我们喘口大气,可是谁知道几位姑娘每天在议事厅里面一起起坐办事,卯正点卯,午正方散。宝姑娘还每天夜里坐着小轿到处巡查呢!”

另一个说:“可不是吗,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几个镇山太岁!连夜里偷着吃酒玩牌的功夫都没有了!”

王熙凤便安心养胎,等到过了三个月,太医再诊脉的时候说胎象稳了一些,她这才偶尔出去走动走动。

她就算不大出门,下边的人也不敢太过分。知道她又不是病的起不来床,只是暂时修身养性,保养身体。

王夫人觉得应该让这些孩子们了解了解人间疾苦,于是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富贵花们,开始为钱发愁。

就连林黛玉每日回去了之后想的都是家里的各中杂事,思考着怎样办才更好,没有那么多功夫悲春伤秋了。

这天,府上的老奴赖嬷嬷家的孙子谋了个官儿,摆酒宴。请了荣宁两府的人去他家吃酒看戏。两府中的人除了贾赦和邢夫人都去了。

他们俩没去,是因为贾赦看上了鸳鸯,想讨她做姨娘。满心以为今天说完了就能接过去,在家准备做新郎官呢,邢夫人也帮他喜滋滋的打点花轿新房等东西,没空去吃席。

没想到鸳鸯是不愿意的,还把鸳鸯逼急了,当着贾母和众人的面说:宁可以后终身不嫁。当众还绞了头发。

老太太听了鸳鸯重复的贾赦说的那些话,生了一场大气,沉沉的发怒。

贾赦和邢夫人又都不在,所以这怒火就奔着王夫人去了。

老太太指着王夫人说:“你们原来都是表面上孝顺,却想着法子糊弄我!有好东西你们要,有好人你们也要!我同共就剩这一个鸳鸯,弄开了她,之后再摆弄我!”

王夫人见到老太太发怒,对着自己,自然不能再坐着,站起来摆出恭敬的样子听她的训话。

王夫人平日里在老太太面前就不大说话,也一直延续了这样的风格,现在被训斥了,更不能开口反驳了。

其他人没见到过老太太发这样的大怒,自然大气也不敢出。

李纨连忙悄悄地向众姊妹们摆手,示意她们都跟她出去,觉得这气氛不对,已经不是姑娘们该待的场合了。

探春本来都已经随着众人走到门口了,想了想,又折了回来。

见到屋里面针落可闻,老太太独自坐在主位上板着脸,别人当然也不敢说话。

探春走到老太太跟前,爽利地说:“老太太,你想想,这事儿与太太不相干,”

贾母看向她:“哦?”

探春说:“大伯子要讨屋里人,小婶子怎么会知道呢!”

贾母表情懊悔地说:“瞧我,一时老糊涂了!哎!”

薛姨妈刚才在她动怒的时候就走过来到了老太太身边。

探春走到王夫人身边去扶着她坐下,王夫人笑着拍拍她的手,重新回座。

刚才的那中让人压抑的沉默才被打破了,旁人也敢走动了,敢说话了。

老太太对着薛姨妈说:“姨太太你可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是极孝顺的,不像我那个大太太,一味的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个景,刚才可委屈她了。”

薛姨妈笑着说:“是,老太太偏心,心疼小儿媳妇儿也是有的。”

老太太的脸色好看了,屋子里的气氛重新热络起来。

宝玉坐到老太太旁边,老太太又故意说:“我错怪了你娘,你也不提醒我,看着你娘受委屈。”

宝玉在贾母面前向来是个乖觉的:“我偏着我娘,说大爷大娘不成?就算有人有不是,我娘在这里不认,又推谁去。我倒是也想说这是我的不是呢!”

宝玉惹得贾母大笑,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贾母又让宝玉去给王夫人磕头,让他跟王夫人说,老太太人老了糊涂了,看着宝玉吧。

王夫人当然不会让宝玉磕下去,连忙把他扶起来:“快起来,傻孩子,你这样岂不是成了替老太太给我赔不是了,怎么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