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红楼王夫人13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125 字 8个月前

旁人百姓谈论起宁荣街的贾家,便要从其祖上论起,开国的时候贾家一门两公,说起来多么富贵风光。

贾家的女儿又到宫里当了皇妃,这贾家说不定要重现当年的辉煌了。

元春弄这个与民同乐的活动,自己又在宫里看不到,出钱又让家人出力,自然是怀有目的。

贾母明白的很,所以要亲自去给元妃站台,这位老国公夫人一出,分量自然又是不同。

以前接驾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花皇家的钱用在皇家身上,不然谁家有那么多的银子去凑这个虚热闹。

原本以为接下来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银子,皇上自会给贾家弥补,可元春封妃已经有几年了,醒亲又过去了数月了,皇上却迟迟没有表示,只能适时的让贾府刷一下存在感了。

贾元春想的很好,一心给贾家讨封赏,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封妃是皇上对秦可卿葬礼上四王八公结党行为的警告。

她后来又没能抓住皇上的心,皇上当然不会对贾家有所表示。

王夫人知道贾母要去,便会惊动不少人家,平时有往来的人家知道了,可能就会往清虚观送礼。

这也算是贾家办的一个大活动了,虽然不如婚丧嫁娶,关系好的总会有所表示。

王夫人没去,就是不想去凑那个热闹,就说有些头昏在家看家了。

反正有王熙凤去,她一应事务都能料理的明白。

清虚观这边,贾母的轿子刚落地,贾宝玉下马扶着,王熙凤也赶了过来。

清虚观的观主张道士身披鹤袍,手持长香亲迎。张道士当年是代替宝玉的爷爷荣国公出家的法身,如今已经头发全白。

先皇御口亲呼他为‘大幻真人’,掌‘道录司’印,又被当今皇上封为‘终了真人’。各路藩镇王公都称呼他为张神仙,在京城的道观中也是元老级的人物。

张道士与贾家自然来往密切,也能摸着老太君的脉,他对宝玉一向格外照顾,见到宝玉长得如宝似珠,便抱住他,不住口地夸他越来越富态了。

他说看贾府的子弟之中,唯有宝玉像他爷爷年轻的时候,老太太更是连连赞同甚至跟着垂泪。

王熙凤见到老太太伤感,连忙把话头岔了过去。

对这老道,宝玉这辈儿都是叫着张爷爷的。

这张道士聊着聊着竟然给宝玉提起了亲,说碰到了有家的姑娘模样极好,今年15了,年龄正相当。

宝玉一听这话就有些不自在,其他众姊妹倒是在看他的热闹,也包括了林黛玉。

宝钗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微妙,不过她马上就掩饰了过去。

贾母连忙说:“之前有个赖头的和尚说他命里不该早娶,并不打算这么早给他定亲。”

又说:“多费些心,以后若有好的只管留意,不拘什么出身门第,只要模样性格好,就算是穷了些,多给他家几两银子罢了。”

贾宝玉被人当众提亲很不好意思,又有些恼了。

接下来张道士又托着一个托盘来请玉,如今天南海北的道友聚过来,还有他的徒子徒孙们,听说贾宝玉这个衔玉而生的哥儿在这儿,都想见识一下这通灵宝玉。

把玉还回来的时候,托盘上还有许多大家送给宝玉的敬贺之物,少说有三五十件金玉等物,看着都很值钱。老道非要收下,推辞不过只能收了。

贾宝玉凑在贾母跟前看这些东西,有个上面有一只镶了翠羽宝石的金麒麟。

贾母说,“这东西看着怪眼熟的,我记着好像谁家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

宝钗说:“史家妹妹有一个,比这略小一些。”

别人倒是没注意,唯独宝钗心细,记着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

宝玉听说湘云有这个,就悄悄的把这麒麟藏在怀里。

本来以为没人注意他,一看黛玉正瞧着他点头呢。

宝玉把金麒麟拿拿到黛玉跟前说:“你看,怪好看的,咱们回家穿个绳儿,给你戴。”

黛玉一扭头:“我不要!”

这打醮一事,外面都是由贾珍贾琏带着族人操办。

贾珍还打发贾蓉回去,让尤氏和贾蓉新娶的媳妇儿过来,说老祖宗和姑娘们都来了,让她们快过来伺候着。

第一天打醮,果然接连的有许多王公大臣过来给贾母送礼,热闹非凡。

贾珍在神前捻了三出戏,来向贾母来回报,说:“第一出是白蛇记。”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贾珍就解释说:“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贾母点了点头,这出戏正对得上,贾家的祖上贾演贾源两兄弟正是在战乱中起家,开创了贾府代代相传的基业。

第二出贾珍说是满床笏,这一出贾母是知道的,笑着说道:“这倒是在第二本上,也就罢了,既然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

满床笏是说唐朝大臣郭子仪六十大寿的时候,所有子女们都来祝寿,八个儿子七个女婿下了朝就过来,还带着上朝用的笏板,下了朝去拜寿,便扔下笏板,那笏板放在一堆儿,竟铺满了床。

贾府培养男孩们读书上进,走仕途,正是希望有一天也有满床笏的机会。

这一代的焦点希望都落在了宝玉身上。可惜贾某过于溺爱,从小护着不让父母插手。就这样还嫌宝玉外面看着丰盈,里面身子弱呢!

因为贾母觉得都是贾政和王夫人逼他读书,把他给吓的。

既然神佛把这满床笏定在了第二出,那就是告诉贾母,贾府也就这样了,没有再往上走的机会。虽然很难接受,贾母也没有办法,谁让这是天意呢。

再问第三出是南柯梦,贾母便不言语了。

这南柯梦自不必说了,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里的荣华富贵过了一生,醒来发现是场梦。

这最后一出寓意自然是不好的,所以贾母才不言语了。

好像说这热闹荣华都是一场梦一样,高门富贵转眼成过眼云烟。

就这样一出戏,贾母自然不喜欢,只因为是在神前求的,不得不唱罢了。

就算有神前戏的这番警示,贾母也只是叹息两声,说一说‘只得罢了’,再没走心往深想,贾母本身就是及时行乐的享乐派,过着贾府最奢侈享乐的生活。

热闹的一天结束,众人回了府,贾母深悔自己不该来,惊动了这许多人,所以第二天便不去了。

宝玉看到张道士心中不自在,也不去。

林黛玉中了暑更不能去了。

凤姐儿就张罗着和薛姨妈宝钗带着三春去了。

因为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宝玉又颠儿颠儿地藏起了金麒麟。

黛玉心中拈酸,特别是看了那些传奇话本之后,发现每段姻缘都是有特殊的物件儿,用来成就了双方的姻缘。

府中早就有‘金玉良缘’一说,她本来就对挂着金锁的宝姐姐特别在意,宝玉又给湘云藏起什么金麒麟来。

宝玉来找她说话,她便透出来些不满。

黛玉:“我没那个福分,不像有人家有什么金锁金麒麟的来配,我只是一个草木之人罢了。”

宝玉也气道:“你又来说这种话!前儿我才为这发了毒誓,说我若是有那个心就叫我天诛地灭,你这是存心咒我!”

黛玉想起前两天说的话来,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又急又愧,又放不下面子,噎他说:“我若是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我知道张道士为你说亲,你怕我阻了你的好姻缘,拿我撒气。”

宝玉生就痴情,再看了那些全传奇剧本,更觉得所有的女孩都不及黛玉,心中萌发出一股朦朦胧胧的感情,只是不好说出来。

偏偏黛玉也如此痴情,常用假情试探宝玉。

二人都是如此,再加上黛玉常疑心金玉之说,认为她一提‘金玉’,宝玉就急,明明是心中有金玉。

怎能不横生枝节,时时口角。

宝玉听她说出好姻缘,更加怒火中烧,噎得话都说不出来。

赌气摘下玉向地上摔去,“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

那玉却坚硬异常,丝毫无损,宝玉就找东西砸。

林黛玉哭着说,“你,你何苦砸那哑巴东西,砸它还不如来砸我!”

紫鹃雪雁来拦着,拦不住,又去叫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