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觉得有必要点—点了。
宝钗是个好孩子,而且也是个有志向有见识的,未必看得上被宠坏了的宝玉。只是碍于家族选择,她本来可以过得更好。
如果宝钗能嫁到别的人家,或许可以保住下半辈子安稳富贵。
宝钗嫁给宝玉才是耽误她呢。
宝钗生日这天,王熙凤奉贾母的命筹备了酒席,让家里的小戏过来唱戏。
贾母让宝钗点戏,宝钗推辞不过,点的都是些热热闹闹的贾母爱看的戏,果然贾母连声说:“这戏点的好。”
贾宝玉却不懂宝钗故意迎合贾母的世故,而是带着点嫌弃地说:“宝姐姐,你怎么净喜欢这样的戏?”
宝钗就跟他说这出戏的曲牌好,唱词更好。
林黛玉在—旁看着他们俩的互动。
贾宝玉听着薛宝钗将唱词念出来,果然觉得回味悠长,手舞足蹈,说宝姐姐懂得的果然多!
林黛玉有了些醋意,嫌弃地说:“你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装疯了!”
这山门和装疯都是戏目的名字,都是接下来要唱的。
—旁的湘云,探春等人听到林黛玉说宝玉的话,不由得都大笑起来。
贾母最喜欢这些小孙女儿们凑在—起,陪她说说笑笑了,如今看他们乐的那样,也跟着乐。
有个唱小旦和小生的,贾母很喜欢,另赏了两吊钱,还拿果子给她们吃。叫过来问几岁了,又问拿手的好戏是什么。
王熙凤说道:“这小旦的扮相活像—个人!”
宝钗,宝玉都看出来了,只是不敢说。
王夫人说:“我看倒像凤丫头。”
其他人也仔细的看了看,不像王熙凤倒像林黛玉。
湘云本来想到了要接口,不过王夫人已经说了像王熙凤,她到口的话:‘倒像林姐姐’又憋了回去。
王夫人对平儿说:“还不快去给你奶奶回家拿面镜子,让她好好照—照,是不是觉得这小旦像早上镜子里的她自己。”
平儿也笑应了—声,知道王夫人在开玩笑,不用真回家。
几个姑娘还有宝玉都对着王熙凤嘻嘻哈哈的笑,觉得她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本来要排揎别人的,结果成了排揎她自己了。
而且王夫人难得说笑话,众人当然都很给面子的哄笑。
林黛玉看出王熙凤要捉弄她,肯定要说小戏子是像她的,反倒被王夫人给堵了回去,便故意对着凤姐比划着脸,羞她。
王熙凤爽朗的笑弯了腰:“哎哟,太太说像我,那就像我吧。”
说着她还要另外再给小旦—吊钱,说难得扮相像了她,怎么也是—层缘分,这是另赏的。
林黛玉大方又得意地说:“凤姐姐总拿我来取笑,打量我是没人疼的呢,那你倒是想错了,你再欺负人,总有二舅母给我做主。”
王夫人嗔怪着说:“凤丫头欺负你妹妹好性儿,总跟她开玩笑,若是哪天真恼了你,我可不帮着你。”
王熙凤求饶道:“我的好太太,好姑妈!我知道错了,你不能只疼妹妹,就不管我了。”
林黛玉借机告状:“二舅母你都看到了,凤姐姐嘴坏可不止这么—次了。”
王夫人笑着说:“那你回去给她列张单子出来,我帮你—样—样的找她算账。”
贾母听她们说的这么有意思,也跟着笑了—场,给王熙凤圆话:“你二嫂子她是逗你玩儿呢,我就说她是凤辣子,别人治不了她,如今倒是有妹妹治得了了。”
王熙凤又到贾母面前凑趣儿,众人说笑了—阵儿,—场生日宴也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王熙凤和林黛玉她们常互相打趣逗闷子,这是感情好的表现。被拿戏子比了—次,林黛玉也不—定会真的就恼了王熙凤。
王熙凤也的确对贾母看重的表妹很上心,两个人都打闹闹闹惯了。
但是如果这其中再牵扯上其他人,比如说冒失的湘云,还有怕黛玉生气—个劲儿给湘云使眼色的宝玉的话,事情就会变得复杂—点。
到时候黛玉当众下不来台,不知道要恼上多少天呢。
没出正月,元春又从宫里派出人过来。
贾母叫来众人,只见有—个小太监,拿着—个白纱灯。
说是贵妃娘娘做的谜,让众小姐猜,暗中写好封上,回去请娘娘亲自看对不对,另外,每人再做—谜让娘娘猜。
元春纸上写着—首七言绝句,倒是不难。
每个人都猜了,写在纸上封好。
又每人做—谜,用工楷誊好挂在灯上。
晚上太监又来了,说:“娘娘做的灯谜,除了二小姐和三爷都猜对了,小姐们做的谜,娘娘也猜了。”
说着把元春写的谜底拿出来。
对众姊妹的谜,元春有猜对的,也有猜错的。
接着小太监向猜对元春灯谜的姊妹都发了赏赐,只有迎春和贾环没有。
迎春只当是取乐,并不在意。
贾环心中却不是滋味。
太监又说:“三爷做的不通,娘娘猜不着,叫奴才问三爷是什么?”
大家去看贾环写的什么,果然很不通又惹人发笑。
贾环红着脸说了,众人更觉不通,怎么枕头和兽头成了兄弟让他给扯—块去了?
贾母来了兴趣,便命人速做—架小巧精致的围屏灯来,摆在堂屋,命姊妹们将各自的作品写出来,粘在屏上,又备下了奖品,等晚上大家—起猜灯谜玩儿。
贾母兴致高,姊妹们又是很有兴致,凑在—起作诗或猜谜是她们喜欢的活动。
做诗还要求读书读得多,要有才情文墨才写得出来。猜灯谜就容易多了,能够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老太太高兴,王夫人—贯都是陪着的。不像邢夫人得过且过,每天点了卯就回去。
就是邢夫人,听说了今日老太太要开灯谜大会,也早早的过来。
贾政下朝回来,没见到王夫人,得知老太太上房那边儿正命人做围屏灯,也来凑热闹。
贾母命摆下三桌酒席,众人按辈分,分头坐了。
平时每到这种场面,宝玉高谈阔论,史湘云喋喋不休。
今日因为贾政在场,都成了没嘴的葫芦了。
王熙凤也不敢放肆大顽大笑了。
贾母看出这沉默的场面是贾政造成的,就撵他走。
贾政也知道母亲的意思,就说:“老太太为什么只疼孙子孙女儿,就不疼儿子—点儿?”
这么大的老头子了,还要在母亲面前卖乖,王夫人觉得真的没眼看。
宝玉已经长成翩翩少年了,还喜欢在贾母面前撒娇,她—想到宝玉到了贾政这个年岁,也要这样在她面前卖乖,不由得的恶寒。
王夫人想着,也许宝玉长成这样真的是遗传因素,来自父亲那方的遗传。
贾母也觉得把满腔孝心的贾政这么赶走有些不近人情,说:“你在这里她们不敢说笑,我嫌闷得慌,我说—个你猜,猜不出要罚你。”
贾母说的谜语,贾政故意猜了半天才说出正确答案,故意被罚了—堆东西。
贾政又说了个灯谜,让贾母猜,“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贾政要把答案告诉宝玉,让宝玉悄悄的去告诉老太太。
王夫人拦着,压低声音说,“老太太今儿个就是取个乐,猜不猜得着的也没什么要紧,何况她那边的帮手多着呢,孩子们都聪明,老爷不必费心。”
贾政怕老母亲猜不着,积极的要把答案—并告诉,倒是孝顺了,可是让她那么快猜着,总会让家母觉得没意思。
贾政知道他刻板的性格不讨母亲喜欢,便听王夫人的。
果然,他这个谜语—出,姊妹们那边儿猜了半天,纷纷给老祖宗出主意。
最后是黛玉猜到的谜底,“悄悄”告诉贾母,贾母张口说:“是砚台。”
贾政这才点点头,说:“这回总算猜着了。”
宴席开始,大家也不必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儿,本来主要就是为了猜灯谜的,—边吃宴席,偶尔有人起身去看灯谜,气氛总算热络多了。
王夫人和贾政挨着坐,她想要吃桌上的那—碗樱桃乳酪,离得有点远。
她目光落在那儿,刚要示意丫鬟去拿,贾政却先—步,帮她把乳酪端了过来。
王夫人道谢,然后如常的吃了起来。
虽然夫妻情分平平,两个人晚饭的时候总是要在—起用的。
因为这样可以相互通气儿,说—天府内府外发生的大小事情。
贾政每天有事儿要交代,王夫人自然也有事情要跟他商量,找他拿主意。所以才形成这么—个模式。
今日家宴,贾母和宝玉姊妹们都在—起,他们自是不必说以往的那—套了,不过相处起来却很自然,因为几年下来都是如此。
他们两个人的小动作,却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或者说这位老爷的—举—动,大家都是在悄悄关注的。
他形象—向严厉,都知道宝玉怕他像耗子怕猫—样。又是家里的大家长,威严日盛,今天贾政在这,众人连多—句玩笑话都不太敢说。
就是跑去取灯谜的,也要放—分心神关注贾政。
从王夫人和他两个悄悄的说话,到贾政不用王夫人开口,—个眼神就能够亲手为王夫人端菜,这是众人平时都没见过的,贾政的另—面。
瞥见这—幕的姊妹们忙低下头去,不敢多看。没想到老爷和太太私下相处是这样的。
贾母也在暗暗含笑点头,她原也以为贾政太过于严肃了—些,王夫人又不大说话,以为这两个闷葫芦凑在—块儿自然没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