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日理万机,一时顾不过来一个小小的凶杀袭击案,等他知道的时候,发现贤妃已经跟皇上说过了。太子只能让手下的龙武军配合离王调查,还特地派来了任三恕。
凶手果然十分嚣张,他也没有因为宫中正在全力调查而收手,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见血了的关系,凶手还多次袭击夜里落单的宫女,又有两个宫女不幸的惨遭杀害,事情愈演愈烈,宫中果然人心惶惶。
离王在三个死亡的宫女身上找到了共同点,就是她们都和菊花有关,有的人是佩戴着菊花的配饰,有个人衣服上绣满了菊花,还有个人名字里带着一个菊字。
离王带着人顺藤摸瓜,推测出那个杀人嫌疑犯的身份,竟然不是个男人,而是个力大无穷的女人,她是太医蜀医女中的一员,名叫叶凌霜。
离王带着龙武军来到太医署,在叶凌霜的房间却没有找到她。找了一个太医署的管事儿问过,被问到的人也并不知道。医女们平时如果没有工作没有出诊,那么也不是非要被拘在太医署里,谁知道她去哪儿了!
离王带着人一路走,一路问人,终于问到原来她跑去太液池池旁边的药园摘草药。
离王只觉得五雷轰顶,因为他想起,他和龙武军会和之前,刚和元玥分开,元玥是说要去御花园帮太子妃采菊花的,那边的御花园就和药园挨着。如果元玥被那个一看到菊花就受刺激杀人犯遇见,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离王一路飞奔过去,果然有人看见叶凌霜尾随着一个宫女进安仁殿去了。殿外守门的人见到他是一名也没拦着。
离王赶到的时候,元玥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太子妃,她自己却受了伤。她们也没想到这个自称是来给太子妃做检查的医女竟然会突然发难,攻击太子妃。这些花是给太子妃采的,弄好之后自然送到太子妃手里,太子妃正在欣赏之时就遭到了袭击。
而且整个安仁殿里,只剩下太子妃主仆,又大又空旷,就算她们喊救命也没有人能听见,至少守在大门外的侍卫根本听不清。
不过有元玥挺身而出,太子妃没怎么受伤。
元玥因之前曾经在杂耍班卖艺,会些拳脚功夫,一来一往倒是短时间内克制住了叶凌霜,不过她到底没有人家力气大,又手狠杀过人,所以受了些伤。如果离王再来慢点的话,恐怕她就有生命危险了。
这一件在宫内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年轻的离王立了大功。
离王还查出,之前所谓的风水不好,花草枯死,鱼池中大量鱼虾死亡,发现是有人在装神弄鬼。那个宫女丁兰为了早点出宫与家人团聚,不惜人为制造这些不祥之兆,然后再假装自己是鬼上身,好能够如愿被送出宫。
离王查明前因后果,发现这个宫女并非是自私为了自己,而是想要去见她已经病入膏肓的养父最后一面,完成养父的最后心愿。可惜她用错了方法,不仅不能出宫,还要依照规矩受罚。
离王按律惩罚了这个宫人,却也把她卧病在床的老父亲接入宫,让他们能够见到最后一面。如此做法让人心服口服,一时间离王的口碑极好,宫中上下对他赞誉有加。
元玥救太子妃有功,太子也对她另眼相看,赏赐了她不少好东西,甚至是亲自开口夸奖,让她日后好好保护太子妃。
太子妃就算是这次受了惊吓,皇上也知道她受了委屈,不过受罚期间还是不能出来。太子也不好往经常往安仁殿跑,让传递消息之类都是由元玥在跑腿,因为她为人机灵,又从小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和谁都说得上话,就连守在安仁殿宫外的那几个侍卫也会对她的进进出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要被禁足的只有太子妃,至于小宫女,没有人做这个规定。
元玥在太子和太子妃面前一时风头无两,十分受到重用,甚至太子妃的贴身大宫女妙蕊都羡慕她。她在安仁殿和武德殿的人缘又都不错,元玥更加乐不思蜀,一点都没把离王曾经提议的让她离开太子和太子妃身边当回事。
离王见她坚持不肯走也就算了,他不会强迫女孩子听他的,很尊重元玥的想法。却不知道正是他这种绅士风度,由着元玥的性格,为两人的将来埋下重大隐患。
皇上对离王这次办案处事的表现很满意。任三恕在皇上面前述职的时候也毫不吝啬地夸赞离王有勇有谋,对案件的破获起着关键作用。皇上高兴于自己的儿子这么有能耐,他也并不是真的想把离王拘在宫中,或者让他做个闲散宗室,若是有适合他的差事,皇上很乐意见到离王有自己的事业。
后宫正值多事之秋,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太子宫中的孙良娣在藏书阁看书的时候,恰逢藏书阁起火,她差点被烧死在里面。若不是路过巡逻的任三恕冲进火场救她,早就被烧成灰烬了。
此时,太平正在见一位朝中重臣,此人正是孙良娣的父亲孙元忠。
太平说:“孙大人,孙良娣一向乖巧可爱,本宫很喜欢她。她出意外本宫也很难过,如果你信得过,本宫必定会把你女儿误陷火场的真相查的明明白白,日后还会弗照于她。”
孙元忠小心又客气的说:“不敢劳烦公主,她既然嫁给太子,这些就是太子的责任,相信过不了多久,太子也会将此事查得明明白白,能给老夫和良娣一个交代。”
太平就算得到他的拒绝,也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既然孙大人这么相信太子,本宫也不必枉做小人,那就拭目以待,等太子那边的结果吧。孙大人,你可真是找了一个好女婿。”
太平说着起身离开,孙大人也躬身下去:“微臣恭送公主。”
太平公主这番话,不由得让一向精明的孙丞相一头雾水。明摆着太平公主不是来挑衅的,她到底是干什么来的?他相信,身为公主就算是对他不满,她也不会做出那么粗鄙的事情来,而且太平公主全程态度很好,与他交谈时就仿佛像大家是普通的姻亲关系,只提了孙良娣,根本一丁点儿没有提及到朝政。太平公主这次来似乎有拉拢之意,而他没有接着话茬,公主似乎也没有恼羞成怒。
他觉得太平公主这个时候会找他说这番话,有些多此一举,他已经把女儿送入太子府,那已经摆明了是支持太子这一边的。太平公主又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来呢,还是让他忍不住多想。只能先耐心等待太子那边给出调查结果。
他虽然是个丞相,不过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丞相不止他一个。太子当初想拉拢的人不止他一个,最后选定孙家,还有太子妃看了画像的功劳。
他子嗣单薄,只有这一个独生爱女,在家爱若珍宝,更是养成了她单纯的个性。孙大人本来听说爱女在火场受伤,而且差点出不来之后,他就已经心急如焚。如今唯有查明真相,查到这次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他才能睡得着觉。孙大人思来想去,还是去了一趟皇宫,请皇上彻查此事。
太平得知孙元中进宫见过皇上了,知道他肯定是为了孙良娣而来,试问有哪个铁石心肠的人会眼看着亲女险些命陨而无动于衷。他此番见过皇上,皇上对老臣总是格外优容,一定会对孙良娣遇险的件案子加以重视。
太平也款款的走向太极宫,皇上和太子都在,“皇兄,你们在说什么?”
皇上说:“刚刚孙爱卿来过了,他很关心孙良娣的伤势以及案情进展,朕也很想听听这件事查的怎么样了,所以把三郎留下。”
太平说:“本宫也刚从武德殿过来,看过孙良娣,她人虽然已醒了,毕竟被烟呛过,要休养一段日子才能复原。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她福大命大,被人救了出来。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看那个孩子也怪可怜的,孤身一人进了宫,举目无亲,又受了这样的罪,恐怕这次留下了心理阴影,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太子说:“姑姑此言差矣,孙良娣是我的人。我自然会照顾她,怎么能算上举目无亲。”
太平说:“喔,那是本宫失言了。太子忙于查找真凶,而且这么多天也没什么进展,恐怕无暇他顾吧,就算孙良娣是你的人,你这上心的程度也有限。”
太子说:“龙武军已经在全力追查。”
太平说:“要知道孙良娣可不只是孙大人的女儿,太子后宫中的一个普通姬妾,她还担负为大唐开枝散叶的重任,若是她有个好歹,三郎,你如何向大唐的列祖列宗交代?总是没有进展的调查又有何用?”太平直接转向皇上:“皇兄,请允许太平全权调查此案。”
李隆基急着说:“龙武军已经掌握线索,我们已经展开调查。”
太平问:“线索指向何人,凶手何时可以归案?”
太子哽了一下说,“一有真凭实据,我会亲自向父皇报告。”
太平说:“口说无凭,不足为信。一方面说全力调查,一方面又说不出任何线索,你不觉得这话自相矛盾吗?掌握了线索为何连个嫌疑人都没有?根本不足采信,除非你明知道嫌疑人是谁,却存心包庇。”
皇上看了太子一眼,发现他的确有些反常。之前皇上并没有多想,但是经太平一提,却感觉到了这事儿之中有蹊跷,莫非太子真的已经知道是什么人火烧藏书阁,并且害得孙良娣差点遇害?
自己的儿子他还是很了解的,三郎心虚的时候这些小动作他也认得出来,皇上的表情变得凝重。
太子还在说:“事关重大,当然要小心调查,不能马虎了事,姑姑你也不需要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太平语气平平地说:“本宫也不想自寻烦恼,可是不知道何时起来的风气,皇宫之中魑魅魍魉横行,本宫身为公主,自然有责任肃清后宫,还皇兄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
皇上说:“太平说的对,这件事情不能无止境的查下去,三郎,就七天时间,如果你无法给出一个交代,就让太平帮你查。”
太平看着郁闷的太子冷笑,人不犯我,可以我不犯人。李隆基真的以为她太平公主是好招惹的?他们夫妇两个敢设局栽赃陷害,就要做好被反击的准备。
太子妃只不过是被当成失心疯禁足一段时间,这又怎么能消掉她的火气?自然要在别处回报回去。这一次这个案子,太平明知道是太子妃干的,而且太子查到之后还存心包庇,找了其他无辜的人给太子妃顶罪,这次她自然要太子诡计不成,亲自查出来是太子妃干的。
太子心情很不好,现在皇上十分重视这件事,给他订下了结案日期,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慢慢查了。
回去之后,他让龙武军再综合所有的线索,孙良娣在起火之前就已经晕了过去,因为她所处的那间藏书室案几上的熏香,里面被人多加了一味曼陀罗,所以她才在火光之中睡死过去。
龙武军已经查过负责添香的司设房,那天的香是由南宫司设亲手放的。当时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人能证明她没有多做手脚。不过,经调查之后,她也没有作案的动机,可以排除。
而孙良娣之所以会在那天那个时辰去藏书阁,是因为太子妃之前给了她半部《女则》,跟她说过,若要为太子分忧,就要做天下女子表率,需要熟读《女则》和《女戒》。孙良娣打听之后,知道藏书阁有这两本书的原本,所以才连夜。
案情中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失火当天,太子妃竟然命人把藏书阁里面李延年的曲谱拿出去晾晒,藏书阁起火烧毁了很多珍稀孤本,但是太子妃最喜欢的李延年的曲谱却完好无损,若说这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