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心计18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328 字 8个月前

太子和太子妃都是心中一紧,却掩不住的得意。

皇上问:“不过什么?”

太平说:“不过听说误涂漆树汁也会起到这样的症状,初始时浑身青紫,严重的还会起满疹子,像得了麻风病一样。”

“漆树汁?”

“麻风病?”

本来对太子妃的遭遇十分同情,还在嘘寒问暖的淑妃和贤妃动作都是一僵。

皇上始终沉着脸,自从踏入安仁殿他的表情就没有轻松过,“来人,传太医。”

皇上再次亲口说了要会诊,太子也不好再反对。

安仁殿中的气氛有些宁滞,在沉默等待的过程中,太平还在给众人科普:“涂了漆树汁,大多数人的皮肤看起来会很吓人,像受了重伤,或得了重病一样,民间有的地方会流传。宫中的确没有这样的例子,因为宫中没有种过漆树,若要用在谁身上,要从宫外带进来才行。”

不一会儿,太医到了,就算这一次太子面露祈求之色,皇上也没有心软不让检查。因为这一次他打定了主意,要查出真相。皇上不能容忍有人在宫中对太子妃滥用私刑,就算是他最亲近的皇妹也不行!这种行径无疑已经触犯了皇上的底线,若一人只手遮天,连太子妃都敢对付,已经动摇国本。另一方面,如果有人栽赃嫁娲,自导自演冤枉太平公主,皇上也不打算姑息,国君的继承人如果品行不过关,这也是件大事!

知道是来给太子妃会诊,所有的太医几乎都带着医女来,当然不存在不方便查看的问题。会诊下来,出结果也很快。

太子妃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竟然真的是漆树汁引起的症状!只有脸上的巴掌印和额头上的一小块撞伤是真的伤。而所谓的虐打重伤,只是会有一些轻微痛痒,就算不做治疗,三天之内也必然会全部消退。

禀告之后,皇上让太医还有所有无关人等退下,只剩下几个皇室成员。

事情到了这一步,皇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明显对太子和太子妃十分失望,却没有立刻拂袖而去,还想听听这个最得意的儿子的解释:“三郎,臻儿,你们给朕解释解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之前滔滔不绝兴师问罪的太子李隆基,此时只觉得哑口无言。

曾经觉得天衣无缝的设计,没想到这么快被拆穿。证据已经确凿,还有什么好说的,如果他开口狡辩,也许父皇会更加反感,但是让他主动承认,说这一切是为了给姑姑下套,那他丢不起这个人也承担不起后果。

如果陷害太平公主的罪名落实了,父皇日后会怎么想他,是不是对他失望至极?甚至有可能动摇太子宝座。

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一向爱憎分明的太平公主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怒意,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似乎十分有耐心等着太子二人给出解释。

此时此刻,只有太子妃能完全能体会太子的心情,她心中也闪过无数个念头,暗自咬了咬牙,生怕太子先开口,立刻抢着说:“这一切都是臻儿的错!”

皇上:“哦?”

太子也惊讶地看着她,目露震惊和藏得很深的感激。

太子妃声情并茂地说:“是臻儿最近总是心神恍惚,有的时候下一刻就忘了上一刻在做什么,臻儿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一直不敢说。又因为最近三郎在朝堂上遇到了很多麻烦,导致臻儿更是紧张,甚至竟出现了幻觉,以为是姑姑残害臻儿。臻儿现在已经清醒了!才知道这一切跟姑姑没有任何关系,都是臻儿病得太重,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误沾染到了漆树汁才弄成这样,一切都是因臻儿而起,都是臻儿不好。请姑姑看在臻儿病得这么重的份上,不要与我计较。”

太子妃也算是受了太平公主提醒,太平之前就说她心神失守,所以才说出疯言疯语。电光石火之间她想到这样的借口,而她不久前才流产,失去皇儿又完全不能生育,说她受了这样的刺激病重,倒是也说得过去。

太子反应过来,急道:“臻儿,你病了怎么不早和我说!我们夫妻一体,无论好坏都应该共同承担才对,你为什么要瞒着我?”

贤妃说:“是呀,怎么能够讳疾忌医呢?”

皇上叫来太医询问,太医又给太子妃诊了半天,望闻问切,做了各种检查,也没看出什么具体的病灶,但是这牵扯到幻想脑子之类的事,的确是肉眼难辨,太子妃又言之凿凿,他们也不好全盘否定。最后只能模棱两可地说道:“按理说,太子妃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受了重大刺激,一时迷了心智产生幻觉也并不是全无不可之事,医书上也的确有记载过这样的事。”

皇上听了之后,不置可否。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皇上身上,等他作出判断之时。

太平说道:“皇兄,我曾经研习医理,的确是有一种被害妄想症状的病人。”

皇上说:“被害妄想症?朕怎么从未听说过,不过这个名字倒是挺贴切。”

太平说:“不错,被害妄想,时刻幻想着厌恶之人要对她不利,心神总是处于紧绷的状态,我看太子妃很符合。而且,按照今天的情况看,她在这类病人当中已经算是特别严重的,甚至自己模拟出被害的场景。她病的这么严重,恐怕没有一年半载无法痊愈。为了三郎的安危着想,要不要把臻儿单独看管起来,以免她再发病伤及三郎。”

太平公主竟然在得知自己被冤枉后没有讨伐太子妃,而是句句为他们着想。皇上对太平的态度很满意,认为身为镇国太平公主就该有这样的气度,皇上当然也不想几人相互指责,吵得不可开交。

皇上沉吟片刻说:“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太子妃生了这种病的事儿还是先瞒着吧,毕竟影响不好,着太医们倾力治疗。安全起见,三郎就先搬去武德殿。以后半年,没有得到太医院太医说已经治愈,太子妃还是尽量不要出来。”

这就是说禁足半年,而且到时候能否放出来还要看情况。

话倒是让太子妃圆过去了,皇上信不信就另当别论。不过,单看这个处罚结果,已经盖棺定论,这一切与太子无关,只是太子妃心神不宁,精神恍惚产生幻觉,才以为是被太平公主伤害,实际上是她自己把自己弄得那么狼狈,还险些冤枉了别人。

皇上仁慈,没有追究太子妃恶意陷害太平公主的罪责,只是让她关起门来养病,已经是格外恩典。

只不过,这以后太子妃的名声说出去就不好听了,虽然大家说的委婉,可是这与失心疯又有什么分别?若是被朝中的大臣知道了,堂堂大唐的太子妃竟然有这迷心之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病,日后是否真的可堪为一国之母?

当然,这是以后太子或者是皇上需要操心的事儿。今天要做的是把眼前的危机度过去,如果太子妃没有当机立断,自己站出来承担一切的话,若是牵连到太子,事情才一发不可收拾。

太子怜惜地看向爱妻,仿佛对她的牺牲觉得万分抱歉,更觉得太子妃识大体。

太子妃有太子这样怜惜安抚的眼神,有一瞬间觉得都值了,至于以后,她还不敢去深想。

太子妃如此自黑,甚至说自己脑子和心神有问题,无疑是要把太子清清白白的摘出来,她这么做才是明智的。如果她等着太子找理由掩饰,或者干脆承认夫妻俩演了一场戏嫁祸给太平公主,那是王臻绝对不会做的事。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她是太子的附庸,只有太子保持住脸面名声,登上皇位,她才能实现理想,太子若是不能登位,她就什么都不是。

若是等着皇上发落太子,那她这个太子妃自然也讨不了好。

可是如果把太子摘干净了,那就算她暂时受点委屈也值得。只要太子在,日后太子妃就还有翻身的可能。他们是患难夫妻,共同经历了这么多,太子妃对太子如此好,太子日后想起来都会记得她的恩情,登记之后只会对她更好。何况太子早就承诺过,这一生只会有臻王真一个皇后。

太平公主最不喜欢看到这对自以为是的夫妻表演恩爱,总觉得他们假的很,当然,作假的最高境界是先欺骗自己,太平仿佛不经意地说道:“那这座安仁殿就留给太子妃单独住好了,她要养病,需要清静。像孙良娣这类的太子的姬妾们,就跟在太子身边照顾,太子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枝散叶。”

皇上说:“正该如此。”

所以皇上不仅给太子迁了个宫,而是把安仁殿所有人都牵走了,除了太子妃和贴身侍候太子妃的人,任谁都想得到,日后安仁殿会很冷清。

发生这样的尴尬的事情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正好公主和皇上转移了话题,贤妃和淑妃就顺着说太子应该开枝散叶了,畅想不久就有小皇孙来缓和气氛。

唯有太子妃苦果自己咽,她自己清楚她这一次的牺牲有多大!搞砸了这件事没有把姑姑赶走也就罢了,反倒让太子在皇上那留下了坏印象,最重要的是,那个孙良娣要出头了!之前太子妃用尽各种手段一力阻止太子与孙良娣见面,阻断他们发殿感情,现在她要被禁足半年,什么破坏都不能做,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和别的女人培养感情生孩子!

宫中美女无数,没有了她的压制,除了孙良娣,太子是不是还会有别的女人?也许等她能够解禁出来,太子身边早就没有了她的位置!那她牺牲了这么多,又是为谁做嫁衣裳?!太子妃想到日后种种,已经倒吸了一口凉气,现在才真的有悔不当初之感!她要算计太平公主之前,怎么没好好想想能否承担得起失败的后果?

就在太子和太子妃心思各异,以为这件事就此揭过的时候,太平突然郑重地跪到皇上面前:“皇兄,皇妹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