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有些慌了,不自觉的去看太子,寻求帮助。
李隆基这个时候也不知如何是好,本来都已经设计的好好的。他知道每天太平公主都是独自跑进去念经,身边只有贴身宫人,根本没法够证明她没有去对太子妃用刑。怎么他刚刚一布局就节外生枝,而且他根本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消息,派去注意离王一举一动的手下也没传来离王的新消息。
太子定了定神,他觉得很可能是太平公主在说谎使诈!
所以他面色平静地说道:“姑姑大可以把所谓的证人请过来,臻儿不可能说谎,我也很好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看向太子妃的目露安抚,让她先不要自乱阵脚。
无音大师和离王已经进殿:“贫僧参见皇上,公主,太子……”
皇上说:“无需多礼,这次请大师前来是有话想问你。”
大师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出口之言,必无半句虚假。”
太子和太子妃都很紧张。太子更是心中不定,上次离王之所以能够得以正名归位,都是因为这个老和尚的帮助,无音大师说是不打诳语,明显和太平公主与离王都有交情,他会帮谁一目了然。刚刚他还抱着侥幸的心理,猜无音大师并没有来宫里,现在人都到了眼前,太子的侥幸自然破灭。
皇上亲自询问:“请问大师,皇妹她今天是否有在佛光寺礼佛,还和大师畅谈佛法?”
无音大师说:“不错,公主今日一直在佛光寺里祈福,贫僧就在一旁诵经,可以作证。”
皇上说:“那她是否一直未离开佛光寺。”
太子立刻插话说道:“公主是否曾经消失在大师眼前?请大师仔细想想,便是片刻也不能漏,这件事情干系重大,还请大师考虑清楚再做回答。”
太平说道:“刚才太子妃不是说本宫一直在回心院折磨她吗,怎么现在太子退而求其次,片刻的离开都不能漏了?莫非本宫会上天遁地,片刻就从佛光寺到达回心院,并且完成折磨太子妃这么耗时的任务?”
太子辩解道:“也许是臻儿受到的刺激太大,一时记错了,也许公主你只是出现了片刻,就却被她误认为是很久。毕竟她的眼睛一直被蒙着,又受了惊吓,判断有误也情有可原。”
无音大师在来之前也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知道太子妃说今日太平公主把她抓走毒打。他直觉觉得对佛经有那么深刻理解的人,不会做龌龊的事,何况无音大师自己就是太平公主的时间证人。
无音说:“贫僧所知,公主在辰时三刻就已经入了佛光寺,一直到酉时过半才离开。公主殿下极有慧根,贫僧向公主讨教佛经,公主还劝说贫僧不能废寝忘食,还特地与贫僧共同用了午膳和晚膳。贫僧作证,公主一步没有离开佛光寺。”
太平对无音大师客气地说:“讨教不敢当,大师佛法高深,本宫受益良多。”
太子表情严肃,“大师还是再好好想想,难道公主竟然片刻都未曾离开过?”
离王是陪着无音大师来的,觉得太子的这种暗示真的是居心叵测,一整天的时间,太平公主总要解手更衣,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和大师在一起。而现在太子竟然在找这个漏洞,简直是强词夺理!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离王觉得太子如今的所作所为早已经颠覆了他对太子的曾经的印象,离王刚进宫还是个侍卫认太子为主的时候,认为他会是个励精图治的未来明君。那时离王因为太子的三言两语,就可以为了能够辅佐太子,与他共创盛世感到骄傲。
可是掀开那层粉饰太平的皮,原来太子之前的那些君子行径,都是装出来博取好感给别人看的!他早就学会了在所有人面前维护他那个形象。这一次,太子和太子妃竟然想出苦肉计嫁祸给太平公主。
这些已经让离王失望至极,离王当然不会以为是太子妃单独行事,太子和太子妃是利益共同体,太子妃一向是以太子的利益为目标。他这个曾经在太子麾下的人对这一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离王开口说道:“太子,你这么问不太合适,人有三急,必然都有偶尔离开的时候,莫非有人可以一整天待在一间屋子里?”
无音大师并不傻,而且比大多数人活的都通透,太子的威胁和倾向已经很明显了,换做是贪生怕死,怕得罪下一任帝王的人,也许说会顺着太子的意思。可是无音大师并不是那种审时度势为自己之人,他说:“贫僧可以确定,公主并未离开过佛光寺。”
太子却不接受这个说辞:“荒谬!公主必定中途离开过,而大师没有注意,否则太子妃这一身的伤是哪来的?臻儿一向贤淑孝顺,难道会平白无故的污蔑公主?还请父皇明察!”
皇上一直静静听着他们的争执,并没有发表个人意见。
无音大师对看起来很虚弱,像是受不住这些盘问而垂下头的太子妃说:“太子妃请听贫僧一言,执念太深,会作茧自缚。恶由自己做,又由己污,己不作恶,自得清净。”
李隆基怒了:“你敢污蔑太子妃,不怕触怒本太子?”
无音大师说:“生本无偿,何来惊惧。一念之正,百邪隐退;一念之差,万劫俱来。”他前一句话说自己,后一句话确实在对着太子妃说。
太子妃对上他的目光,似乎有已经被看透的错觉。
无音大师在武皇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得道高僧,还常常被请进宫宣讲佛法。当今皇上甚至明知道他喜欢云游四海,仍然让他主持佛光寺。
所以无音大师的人品是十分可信的,如果公主当时不在场,老和尚绝对不会帮太平撒这种谎。这点皇上还是绝对相信的。
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已经不言自明。皇上意味深长的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本就心虚,更不敢和他对视。
太子还想说什么,皇上打断他:“三郎!不要再为难大师了!”
事实已经很明显,无音大师说太平公主一整天没有出过佛光寺。太子妃就说太平公主曾经在回心院亲自对她拳打脚踢。大师那边站着太平公主呢,两人的信誉叠加在一起。皇上明显还是很相信无音大师的说辞。
皇上问道:“臻儿,你身上的这些伤究竟是怎么来的?”
太平说:“本宫也很想知道,本宫只打了太子妃一巴掌,为何她的脸上会有数个巴掌印?还有额头上的伤,还有浑身上下的青紫……刚刚到底是哪位太医为太子妃诊治的?皇兄不如像上次一样,召太医院的所有太医来给太子妃会诊一次。”
皇上正要点头,太子已经匆匆拒绝,“不劳姑姑费心,臻儿只是皮外伤而已,伤口已经处理,不必劳师动众。”
太平公主对王臻说:“你是当朝太子妃,未来的国母,太医给你会诊治病,怎么能算得上劳师动众,应该是他们的荣幸才对。还有太子妃你不必心虚,本宫记得今早相遇的时候太子妃的气势可是一往无前。不过,那些严重又莫须有的指控却让本宫耿耿于怀。我思来想去,太子妃似乎是把太子在朝政上遭遇的困难都怪罪到本宫头上,以为是本宫指使,还是以为本宫故意给太子使绊子?且不提这些国家大事涉及到的复杂方面你能不能弄得明白,单单是目无尊长,口不择言这一点,就足够本宫出手教训,只是一个轻轻的巴掌,让你冷静冷静而已,这不过分吧?谁能想到,天还没黑,太子妃就能弄得自己一身是伤,全都赖在本宫头上,本宫经历这么多朝,未见过这等奇事,还真是大开眼界。”
一听太平公主说要会诊,太子妃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想到上次的会诊是证明了她不能再生育,她就对太医会诊有了阴影。更何况这一次这所谓的‘一身伤’也是刻意安排出来的,若真的要太医来会诊,岂不是马上就穿帮!太平公主接下来的话夹枪带棒,让她难以招架。太子妃只能做出一副本就受足了惊吓和虐待,之后又不堪重负的样子。
太子连忙一副爱妻的好丈夫形象:“姑姑你快别说了,没看到臻儿已经十分虚弱了吗?”
皇上说:“还是即可招太医来会诊。”
太子忧心地说:“父皇,太子妃身为女子,受的都是皮外伤,怎么能让那么多太医诊治,之前也是让医女帮忙看的。”
太平走上前说:“如果太子和太子妃对太医这么抵触,不如让本宫先看看,本宫也略通医理。”
他们没人听说太平公主还精通医理,毕竟每日争权夺利就够耗费她心神的了,哪里会浪费时间去学医术,以为她这么说只不过是虚张声势。
太子已经坐在床边护住了虚弱的太子妃,安仁殿还有谁能拦着太平公主,所以她已经毫不费力的走到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撩开了太子妃的袖子。
太子十分紧张,“你干什么?!”看清楚公主的动作,他却没有真的拦着。
所以大家也都看清楚了,太子妃的手臂上青紫遍布,一看就伤的很重。
李隆基在心里暗暗得意,太子妃受了重伤,大家都看到了,这是毋庸置疑的。难道会是自己人毒打的不成?
太平没有理会他,而是认真的看了看这只胳膊,“这么多青紫,想必不只是手臂上,其他地方也有,的确很像是伤痕累累,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