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心计12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030 字 8个月前

皇上立刻小心翼翼的说:“对对对,是朕太过激动了,有没有弄疼你?”

直到何离反复确认没事他才放心。

李隆基别过头,衣袖里的拳头攥得紧紧的,若不是习武需要指甲平滑,恐怕早就抠到了肉里。若是早知道何离是这个身份,若早知道!早知道今天也不会这么被动。

一切都是有预兆的,只不过他没有发觉,李隆基这才知道皇上之前不许大理寺再用刑是为了什么。而且皇上这段时间一直在调查的事情分明就是何离的身世。太平公主明明早就知道,只瞒着他!

李隆基再看向一旁,发现大哥和父皇的表情如出一辙,对待何离都小心翼翼,又关怀备至。

皇上说:“以后我们父子俩把之前错过的时光都补回来,你要好好的把这些年你从小到大的事都告诉父皇。”

何离明显的还有些不适应被这样对待:“皇上,我……”

李成器说道:“还叫皇上,应该叫父皇才对。”

皇上说:“不错,你也该改口了。虽然之前并不知道皇嗣妃还给朕留下了你这个儿子,但是这一声父皇,可是迟到了二十年。”

眼见着皇上已经认了何离,李隆基知道他这个时候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只得像其他人那样,送上祝福,说些吉祥话。而且还要表现得亲切,表现出一腔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就像两个人之间从来没红过脸儿一样。

何离没有他这么强的变脸能力,只觉得十分诧异。他觉得自己真的长见识了,原来平王变脸可以这么快。

皇上在暮年时多出一个成年的皇子,这对于某些人来讲无异于惊天炸雷!等到李隆基离开太极殿回到他安仁殿的路上,平王妃已经得到了消息。

平王妃:“三郎,有人在传,何离是皇上的亲子,这到底是不是真的?!”直觉告诉她,这次皇上如集亲王、公主商讨事务跟这件事有关,可惜却把她们这些做儿媳妇的排除在外。

“何止是亲子,竟然还是嫡子!”回到自己的地盘上,终于不用装模作样了,李隆基牙齿咬得咯咯响,可见他心中波动有多大,“刘皇嗣妃可真会给我找麻烦,临死竟然还生了一个男婴出来,他为什么不随他母亲一起死在乱葬岗上?!”惊觉自己的失言,又立刻恢复以往的彬彬有礼,“臻儿,我是不是吓着你了?”

平王妃面色平静地说:“我没有被吓到,三郎你要知道,我是你的结发妻子,在成婚的那一天,臻儿就已经与你绑在一起了,荣辱与共。给你困扰的人,臻儿自然也不会喜欢,只会厌恶万分。不过,就算他鲤鱼跃龙门成了皇子,也只是从民间来的,从小不在皇上身边长大,又怎么能比得过你去,臻儿觉得三郎不必为此忧心。”

李隆基说:“若是他只当个养尊处优的皇子我自然不会对他忧心,可是你别忘了他和姑姑走得很近!以前种种表现他们俩分明是一伙的,就算曾经不是,也在大牢之中被刑讯逼供成了一伙,又与我结结了仇,日后我岂不是多了一个劲敌!”

平王妃:“三郎当他是劲敌?比之宋王又如何?”

李隆基说:“何离文武双全,做事又胆大心细,他连皇上都敢自杀,你说他比之大哥如何?”单只是这份胆识就压过宋王无数倍!

平王妃这下就明白了,看来不论是智谋武功,这个何离远在宋王之上。

李隆基说:“而且你没在当场,不知道父皇看他的眼神,父皇从来没用那种眼神看过我,就好似在看一个失而复得的珍宝一样。这份看重,父皇绝对不会把何离闲置,必定会放权给他。”

平王妃说:“既然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他的新身份带来的,那不如继续在他的身份上做文章,而且三郎不必亲自出手,我们可以借刀杀人。”

李隆基:“哦?”

平王妃说:“等我邀嫂嫂一起赏花品茗,你只要等着我的好消息就好。”

李隆基心领神会:“臻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有妻如此,深知我心,夫复何求。”

武德殿上,皇上正与几位重臣议事。

皇上看向李成器:“滴血验亲?”

他刚刚认回儿子,而且何离之前受了重伤,虽然只是皮肉伤,还要好好静养一些日子。管宫务的宋王妃又说没有办法立刻空出一宫,皇上干脆就让他在太极殿的偏殿住下,也方便皇上随时过去探望。

正是这么多的相处时间,才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父子两人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皇上说:“已经看过了他的勾型胎记,还有什么必要滴血验亲啊?”

李成器说:“虽然已经验过胎记,儿臣觉得还是再加一层比较保险,毕竟皇子的身份非同一般。而且之所以当时没有提起,是因为六弟他受了伤,元气大伤,现在才养回来。”他得向皇上表明,虽然他提出了滴血验亲,但是他并不是不想认这个弟弟,只是为了保险而已。

李成器这么说的时候,有几位朝臣复议,觉得皇上还是加一步比较保险。虽还没有祭天昭告天下,但满朝上下,京中权贵,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皇上认回来一位沧海遗珠,还是宋王的嫡亲弟弟。这位可当真不得了,皇子贵胄,他是唯二的嫡皇子,当然也享有继承权。

皇上见大家都这么说,也同意了。干脆就让先提出来的李成器去负责准备。

滴血难亲其实很简单,只是在一碗水中加入两个人的血液,看看能不能融合在一起。融在一起的就认为是亲生的,不融在一起的则认为是没有血缘关系。

皇上滴完了龙血,等了片刻:“不融?怎么可能?”

宋王加上几个大臣撺掇皇上滴血验亲,动静很大,立刻有人报给太平公主知晓。

太平不敢耽搁,匆匆赶了过来,正赶上皇上说这句话,“太平参见皇兄。”

皇上的脸色很难看:“你来的正好。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何离也脸色苍白,无措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说他是皇子的是他们,说他不是的也是,那他究竟是谁?

太平望了一眼碗中,两滴血没有融在一起,而是各自散开了:“皇兄,何离是皇嫂临终之际生下孩子,不是已经证明过了吗?人证物证俱在,为什么还要滴血验亲。”

皇上只强调一句话:“可是现在血不能相融。”

太平当然知道滴血验亲是不准的,因为同血型相遇若不发生凝集反应,便可以融合,而不同血型的血相遇会有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不能融合。父亲和孩子的血型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所以滴血验亲时两滴血相融或不融并不能判断是否为亲生的依据。可是古人就信这个,

太平也没法向人解释血型一共只分成几种,又是怎么融的问题。她有好几种方法可以让血融,也可以让血不融。

何离就是李旦的亲骨肉,那在所有人看来,这血自然是应该融的,否则真的也变成了假的。

太平只看了一眼,就果断地说:“这碗水使得皇兄和何离的血不能相容,我猜是这水有问题。不如这样吧,再验一次。”

李隆基终于找到时机说:“姑姑,我知道你和何离关系好,不过混淆皇室血脉,可是全天下的罪人。”

李成器说:“这水是我亲手准备的,姑姑怎么认为有问题。他和父皇的血明明不能相容,足以证明何离不是父皇的孩子,不是我弟弟。”

太平说:“皇上是天子圣尊,不能无畏多流血,否则的话,本宫倒是想看看宋王和平王的血是否能在这碗水里面和皇上的相容。”

李成器恼羞成怒:“姑姑这是什么意思?”岂不是在怀疑他们是否是父皇的儿子!

李隆基是一样的想法,只是怒为中烧,不过他倒是隐忍着没有多做争辩。这种事可不是脸红脖子粗就能争赢的,他只要适时的表现出委屈就好。

太平说:“好了,相争无用,在座的哪位大人愿意为皇上试一试。”

一位年过四旬的大人走出来:“就由臣来吧,臣的儿子就在宫中当值,叫他来比较方便。”

皇上拍板:“就去请吴大人的公子来。”

皇帝本来面子大失,惊怒异常,可太平来了之后一直十分镇定,连带他也冷静下来。何离的身份早已经过人证物证,而且那些都是皇上亲自查到的。在这最后一关时,要是有人动手脚也不是不可能。

那碗水就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放着,皇上说不让动根本没人敢动。

大殿内的气氛十分冷宁,等了半柱□□夫,那位侍卫就来了。吴侍卫与吴大人分别放了一滴血到碗里,在众人的见证之下,两滴血也没有相融。

吴大人大声道:“皇上明鉴!我们吴家八代单传,小儿的确是我的亲生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