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心计12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030 字 8个月前

太平说道:“皇兄,现在何离在我们手中,不论真相如何,哪怕只有十之一二的可能,宁可信其有啊!如果他的身世当真是与皇室有关,是您的骨血,难道你忍心让底下的那帮势利眼的奴才轻贱他?”

皇上说:“立刻传令下去,不许大理寺再动用私刑,传令太医……给他治伤。”

太平简直松了一口气,托梦的故事总算编完了,看李旦的样子效果还不错。

“皇兄,你觉不觉得何离的长相看起来很面善。”

皇上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过何离,御前亲自审距离很近,到是对他的长相记得一清二楚。皇上不被提醒还不觉得,“你这么一说,他的五官倒是真有些像凤宁的地方。”

太平心说:当然了,平时皇上又不会去想起刘皇嗣妃,恐怕一旦想起来,就会心绪不宁,很难睡得着觉。

她说:“还有啊,你发没发现,他的眉眼有三分像我?都是脱胎于圣后的眉眼,所以我每次见他才会觉得格外亲切。”

她这么一说,李旦当真觉得如此!惊得龙座都坐不住了,站起来在殿中频频踱步。

太平等他绕了几圈,才说道:“此兹事体大,不论他是不是我们猜测的那个人,整件事的调查都需要保密,我想还是由皇兄你亲自挑信得过的人去查,再加上我之前派去的人,才能更快查到真相。”

皇上说:“这事的确耽搁不得,朕立刻调集龙禁卫帮你彻查此事。”

涉及到可能存在的却一直不为人所知的龙裔,皇上不会轻易相信太平的一面说辞,只有让他自己去查,查到什么才会相信。要比太平把所有证据都呈上来,告诉他何离就是他的儿子,效果要强的多。

把调查的事情交托出去,自然就没太平什么事儿了,她一身轻松的离开太极宫,就连心情都大好了。看到李隆基的时候,还心情很好的朝他笑笑。

太平离开之后,李隆基来向李旦报告手边政务进展,李旦显得很心不在焉,几次都走了神,后来干脆让李隆基自己做主。

李隆基想起太平离开时的那个表情——高傲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什么事儿能让姑姑这么高兴?李隆基直觉能让太平公主喜形于色的事儿对他来讲绝对不是好事。他越想越觉得十分在意,让手下的人去查太平公主究竟有什么动作,自然的顺着太平公主的线索,派去调查的人的视线又被引回了净圆佛寺。

要说当年那位刘皇嗣妃的死,涉及到黑暗的宫廷争斗,对李旦可以算是禁区,轻易不会有人对他提起。

当年女皇武则天登基,李旦退位为太子时,一个很得宠的女官韦团儿因为心仪李旦却遭到拒绝,恼羞成怒,向女皇武则天诬告李旦的太子妃刘氏和德妃窦氏同谋,施行法术咒诅武则天。

长寿二年正月,武则天在万象神宫祭天后,就将进宫朝见的太子妃刘氏和德妃窦氏秘密杀害,窦德妃就是李隆基的生母,尸体扔到乱葬岗。

李旦那时刚刚被废,空有个太子之名,实际上被软禁起来,连一点权力的边都摸不着,对他来讲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期。两个妃子就那么在眼前被带走,他一不敢争辩,二不敢求情。而当时刘皇嗣妃怀有身孕,即将临盆。当天就传来二妃已经被处死的消息。那二位妃子都是他对不起的人,所以午夜梦回李旦从来都不敢想起。

调查需要时间,皇上焦急的等着何离身世调查结果的时候,李隆基来向皇上报告大理寺查案的进度,说马上就会问出何离的幕后之人,顺道还说太平公主去大牢了阻碍了大理寺卿审案。

他是来告小状的,皇上不会听不出来。

如果查的只是个普通的刺客,皇上也许听了这话会对太平不满,进而心生怀疑。可是现在何离身份如何还没有定论。李隆基就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反应了。

最近皇上究竟在做什么,似乎在瞒着所有人。就在李隆基的危机感越来越重的时候,无音大师终于进京了。

皇上把所有人都叫齐,李成器,李隆基,太平公主,贤妃,还有在牢里的何离都放了出来。

何离身上的伤经过几天的修养和太医的细心治疗已经好了很多了,不过看起来脸色还是十分苍白,明显是遭了大罪的。皇上破格让他坐着,这更让只能站着的李成器和李隆基侧目,不明白皇上是哪一出。

皇上说:“大师,人都来齐了,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无音大师曾经答应别人不说出那个婴孩儿的来历,不过问这个的是皇上。

天子开口,天下人都要遵从,无论是方内方外都不例外。

无音大师是位得道高僧,他也不愿意看到有人骨肉分离,甚至相杀相残。他来之前已经听说何离刺杀皇上被抓起来的事。

大师此时再观何离的面相,惊讶地发现他的面相与一开始见到时不一样了,或者说是产生了变化。竟有紫气加身,乃是真龙之相!无音大师想想也就释然了,何离的父亲是天子,他的身份尊贵,已经与当年那时不可同日而语。

无音大师终于开口了,把当年的情况说一遍,事情涉及到尚宫局的章尚宫,当时正是章尚宫把孩子抱给他,让他带出宫的。无音大师本来不知道孩子是何身份,也没有问。只想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观孩子的面相身具龙气,可见出身必定不凡,并非是普通宫人的孩子。不过不论他是何身份,既然要被送出宫,就证明在宫中已无立足之地,众生平等,无音大师就把孩子放在武皇赏赐的香烛贡品车里面带了出去。

皇上在找来当时的宫门守卫,更加证明当时的贡品里面的确有一个婴孩。

章尚宫自然也被带到现场,她从没想过时隔二十年,这件事情还会突然被挖出来,她还以为这段往事可以永远尘封,永远长埋黄土。

听到皇上问话,章尚宫定了定神,回忆起当天的情形。她说:当年她奉命为武皇打造金桔摆设,岂料送呈之际有一叶坠落,吾皇动怒要赐她一死,是当时的刘皇嗣妃说了一句“金露遍洒福自来”才救了她一命。于是知道皇嗣妃获罪,在悄悄去乱葬岗拜祭之时,竟然发现她一息尚存,竟然还看到皇嗣妃非绝地产子。

宋王是刘皇嗣妃的亲子,他们在说他的亲生母亲生前的事,他的表现与皇上如出一辙,都是又惊又痛。

李隆基听了半天,已经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了。何离究竟是谁?难道一个低贱的平民会是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皇子?

李隆基心里简直是又惊又怒,说:“章尚宫,要知道混淆皇室血脉是死罪,你有没有记错?就算你在当时那个恐怖的环境中没有精神错乱产生幻觉,又怎么能证明他就是皇嗣妃生下的那个婴孩,到底是如何,你要想清楚再说。”

都到了这样的节骨眼上,章尚宫不全盘托出也不行:“奴婢没有精神错乱,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亲手为那个孩子割断脐带,我还记得,那个孩子左边手臂上有一个钩形的红色胎记。”

李隆基仍然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说:“有不少人都知道,龙武军会在太液池的支流边洗澡,年轻武官们□□上身比比皆是,还常常会引来宫女们偷看围观,我想尚宫局的宫女们也不会不知道,若是有人早就看到他身上有胎记,再编出这样的谎话……”

皇上喝止:“三郎!不要再说了,朕自有判断。”

老爹发话了,李隆基只能讪讪地闭嘴,他不可能甘心。

无音大师说:“老衲也可以证明,那个婴孩手臂的确有钩形胎记。”

太平公主让手下的女官上前帮助何离当众宽衣,众人都看到他的胎记。

何离震惊地说:“那个男婴就是我?”

皇上早已坐不住走下来,走到何离身边:“你真的有胎记?”

何离说:“是,从小这个胎记就伴随我,我长大它也随着皮肤展开了一些,不过形状没有变。”

章上弓泫然欲泣道:“不错!正是这个胎记!奴婢记得,弥留之际的刘皇嗣妃泪如雨下,求我保婴孩安全,送他出宫。皇嗣妃用最后的力气触碰小皇子的脸和这个胎记,她说‘胎记形如如意状似凡字,希望小皇子落入凡间,无灾无难,此生如意,平凡一世。’”

皇上哀恸地说:“这就是皇嗣妃的临终遗言?所以你就托无音大师把他带去了净圆佛寺?”明显的何雷这二十年的经历已经事无巨细的落到皇上的案头。

章尚宫:“是。”

何离说:“在佛子中时有一位善心人每年添香,我才得以修文习武,章尚宫你就是那位善心人?”

章尚宫说:“奴婢每年都给越州古寺捐献银两,就是希望小皇子能够平安长大,没想到上天自有安排,小皇子能再重回皇宫。”

皇上已经对着何离激动道:“你真是朕的孩儿?是皇嗣妃在临死之前为朕生下的?!”他的妻子刘氏为他生了一子二女,立有大功,如今看来是两子两女才对。谁都没想到她肚子里的孩子还能活着,这真是一个奇迹。

章尚宫到了这个时候,只能乖乖请罪了:“奴婢知罪,不应该知情不报,让皇上父子失散二十年。”

皇上却很开明:“之前因天下未定,你又答应了皇嗣妃让皇儿平凡一世,也算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你的过错朕不予追究了,只不过要让皇嗣妃失望了,朕的儿子注定无法平凡。”

皇上拉住何离的手,老泪纵横,“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我,我……”何离明显的手足无措,刚刚章尚宫描述皇嗣妃弥留之时,让他感受到坚强又悲壮的母爱,他早就已经红了眼眶。只是叙述中的母亲皇嗣妃是已经逝去之人,皇上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他一时还无法接受皇上就是他爹的事实。甚至他和大师哥还策划过刺杀皇上,想到这儿,何离不由得一阵后怕,如果当时真的侥幸让他弑君成功,那岂不是子杀父,天理不容?险些铸成大错,他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煞是精彩。

太平上前说到:“侄儿虽然从出生开始就经历磨难,现在总算找到家人认祖归宗,有皇上龙气必佑,必定否极泰来。皇兄,儿子已经认回来了,以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相知相处,切勿太过激动了。而且侄儿他之前受了很重的伤,”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看李隆基,说:“皇兄小心别让他伤上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