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心计37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386 字 8个月前

贤妃和淑妃同时被册封,因为都不是皇后,不用避忌,大婚就选在同一日。这一天,李怡一直在书房读书,已经到三更的时候,金玲换了一次蜡烛提醒,“皇上,夜已深了,该就寝了。”

包公公也走上前,问皇上是否要驾临仙居殿。

皇上问:“仙居殿住着的是谁?”

包公公说:“回皇上,仙居殿住着的是贤妃,承欢殿住的是淑妃,不过贤妃是马大将军的干女儿,您还是先……”

李怡挥手说:“好了,朕知道了,不必再说。朕还不困,不打算就寝,你下去吧。”

他回首看到金玲还在一旁侍立,给香炉中添香,说道:“要你陪朕在这熬夜真是不应该,若是困了就去睡吧。”

金玲摇摇头,“哪有做奴婢的先去睡的道理,等皇上去了后宫之后,奴婢自会去歇息。”

李怡说:“谁说朕要驾临后宫了,朕还在自己的寝殿睡。”

金玲面露疑惑之色,李怡放下书说道:“朕还记得,你拒绝朕立你为妃,给出的原因是不想成为众多妃子中的一个。你想和丈夫两人简简单单的过一生。”

金玲一晒:“皇上大好的日子为何要提起此事,扫兴呢。”

李怡说:“朕知道,你的理由是你心中真实所想,并没有欺骗朕,既然你的理由只是这样。那代表你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朕,我说的可对?”

金玲猝不及防,突然被说中心事,不由得有些脸红:“奴婢决无此意,皇上君临天下,当配金枝玉叶……”

李怡打断她:“朕既然已经贵为君王,想要立谁为妃,本来应该唾手可得。可是对你,朕不愿意有丝毫强迫。你在朕心里地位不同,无人能取代,只可惜,现在朝中奸宦官未清,还未到朕想如何便如何之时。若是……便是给别人立了靶子,都来对付你。朕只是想要你知道,你的那个愿望,虽然搁置着,朕总有为你实现之日。”

金玲吃惊的看着他,未料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正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李怡却说道:“好了,朕累了,回寝殿歇息了,姚尚仪也早点休息吧。”

金玲心事重重的回了自己的寝室。因为需要在御前伺候,所以她的房间离皇上的寝宫很近,规格也是五品的制式,又因为她习练内功,耳朵灵敏,甚至皇上那边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她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平时很快就能入睡的她,今日有些失眠了,辗转反侧,她有些弄不懂李怡今天这番话,什么叫会完成她的心愿?他是会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后宫中只她一个;还是甘愿放弃九五至尊的身份,与她出宫过平凡日子?不论是哪一样,在金玲看来能都是天方夜谭,何况他现在已立二妃……既然他叫她等着,那她就拭目以待吧,反正她也打算等他解决了马元贽,看他平安再出宫。她要看看他到底能玩出什么的花样,是不是要自己打嘴。

第二日一早,皇上也没有驾幸仙居殿,贤妃等了一个晚上,洗澡水都反反复复烧了无数次,以为皇上定然去王淑妃那儿了!她心中憋着一股委屈不甘之气,在给太后请安的路上遇到淑妃,终于受不住对方明讥暗讽,狠狠打了王淑妃一巴掌。

王淑妃是什么人?之前能够在先帝武宗的时候宠冠后宫,岂会没有点手段,白挨了这一巴掌?于是太后看到这两个儿媳妇的请安第一面就是评判两人之间的官司。王淑妃捂着一边通红的脸颊,哭的凄凄切切,万贤妃见到她表里不一的样子更加愤怒。

本来郑太后对王淑妃的身份还多有不喜,但是见到她第一天就被贤飞欺负,而且贤妃在她这个太后面前尚且盛气凌人,私底下不知道会不会变本加厉,太后也有些同情王淑妃,对贤妃的印象更加恶劣。只喝过了茶,待了一会儿,就挥挥手让她们下去。

本来,若是只贤妃一人进宫,郑太后说不得还要让放权,让小辈去操劳杂物,由贤妃代管宫务。可是这次还有个王淑妃,对于两人,不论之前的身份如何,现在既然都是皇上的妃子,作为太后的就应该对她们一碗水端平。这公务给谁掌管都不好,就只能还是自己担着了。

郑太后虽然不热衷于权柄,但是在这宫中谁不想说一不二!为此她还有几分高兴,所以对王淑妃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等太后头不痛的时候,时常会邀请二位妃子前来陪她赏花游园,下棋观画。

倒是李怡,并不热衷于流连后宫,偶尔邀妃子同行,喝杯茶一同用膳什么的,从未留宿,而且他去看王淑飞三次,也就能去看万宝贤一次。这样便让人知道,他更喜欢的是淑妃,毕竟这个妃子是他亲自挑的,而贤妃是被马大将军强加给他。

皇上的如此做法,明显有所偏爱,就更加助长了二妃争斗。两人在后宫之中争奇斗艳,手段尽出,两人各有倚仗,斗得旗鼓相当。若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总会请皇上或者是太后来评理做主,宫中也因为她们变得十分热闹。

德贵贤淑四大妃子,德妃是众妃之首,依次向下,贤妃比淑妃高一级。还有她干爹马元贽这个大后台撑腰,就想处处拿捏王淑妃。王淑妃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在太后和皇上面前就示弱装可怜,以弱者形象博取同情,在贤妃面前就连讽刺带挖苦,处处挑衅,常常把贤妃气得跳脚。让贤妃自乱阵脚,总是自出昏招。如此一来,贤妃自然是多做多错。

李怡本来也只是看在马元贽的面子,不得不跟贤妃逢场作戏。看到她入宫之后仍然如此任性刁蛮,把后宫搅得鸡飞狗跳,更加不喜。

万夫人知悉女儿的情况,觉得此事不好,连忙找到马元贽诉苦求助:“表哥呀,你可要帮宝贤想想办法,她不得皇上的宠爱,那个王淑妃还处处欺负她。我们宝贤何时受过这等气!你可要为她做主啊!”

马元贽说:“宝贤的情况我也有关注,后宫相争乃是常事。她不得皇上宠爱,会不会是不知投其所好。那个王淑妃算什么东西?竟然都能比宝贤得宠。”

万夫人说:“我们宝贤已经五天没有看到皇上了,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就有可能是十天二十天,之后还可能会被打入冷宫,表哥,你也不想宝贤老死宫中吧。”

马元贽说道:“冷宫是我马元贽的人住的地方吗?!我这么疼爱宝贤,岂会袖手旁观。”

万夫人:“那表哥你有何打算呢?”

马元贽笃定地说:“宝贤定是皇后之选,只不过是迟于早。”说着他就向前走去,万夫人跟在后面。

马元贽:“本将军决定的事,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万夫人:“听你这么说,你有策略了?”

马元贽说道:“我今天收到消息说慈州和忻州久旱多时,突然天降甘霖。”

万夫人不解其意:“老天下雨和宝贤失宠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两件事,表哥你为何要混为一谈呢?”

马元贽:“谁说没有关系?老天这场雨对宝贤来说是喜雨。”他看到路边的一块石头,随手一指说:“你看看,那边有块仙石。”

万夫人更糊涂了,左看右看,“仙石?只不过是普通的石头罢了。”

马元贽志得意满地说道:“只要我马元贽说它是仙石,它就是仙石。”此时的马元贽很有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的风范。

随后马元贽向皇上呈上一块系着红缎子的仙石,并且说,“这是在城外京兆天门桥下发现的仙石,石上有字,浑然天成。乃是吉祥之兆。”原来石头上有一处天然纹路,拓印下来之后,看起来像一个草书的贤字。马元贽一番解说,说发现石头的时候,正逢慈州和忻州久旱逢甘露,天降喜雨。此石一出,灾祸全消。这就代表贤君在位,还代表了贤妃娘娘是福星下凡,乃是皇后的不二人选。日后若能怀有龙种,继承大统,皇上就无后顾之忧了。

李怡见到马元贽送上所谓的仙石,就知道他有所图谋,已经在暗暗警惕,没想到他扯得这么远,就是想要立贤妃为后。

高显扬身为带刀御前侍卫侍奉在君侧,听不下去了:“原来这个贤字有这么多讲究,真是难为马大将军思维敏捷。”

马元贽继续向皇上说道:“皇上应当顺应天意,立贤妃为后,并且修建一座贤德皇后庙,供奉此仙石,好能保佑大唐千秋万世。”

李怡讽道:“马大将军悟性真高,单凭一个字就能悟出这么多的道理。”

马元贽:“皇上过誉了。”

李怡说道:“不过依朕之见,这个贤字并不是代表贤妃的贤,而是见贤思齐,齐在太行山之东,属河南道,是泰山所在。”

高显扬会意,接过话头,说道:“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自古皇帝泰山封禅就在齐。”

李怡说:“朕刚接奏章说齐地丰收,可喜可贺。这个贤字是要提醒朕,见贤思齐,应该泰山封禅。灾情消失,百姓得以温饱,此乃上天恩赐,所以这个贤字是上天要朕前往齐地,登泰山封禅祭天,以谢神恩。天命不可为,再加上马大将军呈献此仙石,朕才能知道个中真意。”

马元贽说:“可是皇上之前不是跟臣说过,泰山封禅劳民伤财,不欲前往的吗?怎么又出尔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