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心计37

女配爱平淡 养心殿 5386 字 8个月前

马元贽有些气急败坏:“你们在这收拾吧,本将军走了。”

金玲:“郭太后你怎么样?”

郭太后刚刚受了许多拳脚,脸上也被马元贽所伤,有乌青及淤血,不想让人看见,用袖子挡着脸,道:“你们走吧,哀家不需要任何人!回去告诉当今皇上,既然他们母子敢把哀家打入冷宫,也不用假好心送什么东西,哀家才不稀罕!”

金玲说道:“这些东西并非是皇上让送来的,而是我准备的一些被褥衣服,上阳宫寒冷,连火盆都没有,郭太后兴许用得到。”

郭太后惊讶:“你敢假传圣旨?哀家倒是没有想到你有这么大的胆子。也对,当年你都敢把哀家骗得团团转。”

金玲说:“奴婢并未假传圣旨,只是借用了一下皇上的名头,吓走要对郭太后不利之人,相信这件事就算皇上知道也不会怪罪。”

郭太后:“你还来干什么?也像马元贽那个奸贼一样,看哀家的笑话吗?”

金玲说:“奴婢不敢也不会,只因当年太皇太后曾经提拔过我,并且听进我的进言,现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郭太后不必害怕奴婢有什么企图。”

金玲从上阳宫回来,李怡正在书房里,说道:“去看郭太后了?”

金玲苦笑,“什么都瞒不过皇上。”

李怡说道:“你的行为做事,朕总能料到几分。这也是源于对你的了解吧,郭太后怎么样?冷宫之中是否能使她心平气和?”

金玲有些苦恼地说:“我到的时候,郭太后险些被马元贽给杀了。”

皇上不由得大惊:“什么,真有此事?马元贽竟然这么大胆子!敢在宫内行凶太后!简直是嚣张至极!岂有此理!”

金玲若有所思地说:“也许是情绪激动之后的措手,并不像是蓄意为之。不过可见他确实没什么顾忌。郭太后就算已经失势,到底曾经是他的主子。上阳宫无人问津,长此下去,他说不定还会动手。”

李怡叹道:“这老贼当真狠毒,郭太后只不过在朝堂上骂了他,他竟然就敢对郭太后下杀手。朕几次三番被郭太后毒害,也从未想过要杀她泄愤。”

金玲莞尔道:“这就是皇上和那老贼的不同之处,皇上行的是仁德之道。”

李怡沉吟道:“郭太后在宫中早已不得人心,她现在行为又过于疯癫,在上阳宫朕又担心她真被马元贽所杀,应该把他怎么办呢?朕得好好想想……既然她在宫中不行,就把她迁出宫去,朕记得三皇中兄所出的公主在京,就让他搬到公主府去养老吧。”

金玲说:“皇上宅心仁厚,以德报怨。”

李怡向她笑道:“别告诉朕,你没有猜到朕的用意。郭太后一向心高气傲,大半生都在后宫统帅六宫,俾睨天下。现在让她迁出皇宫,就是对她最大的惩罚。”

金玲心有灵犀道:“这样也可以避免马元贽向郭太后下黑手,若是郭太后刚搬到上阳宫就去世,也只会让人以为皇上对母妃不慈,损害皇上的名声。把她迁出皇宫,是一箭双雕。”

大唐朝廷,君臣之间的博弈每天都在上演,皇上与权臣之间有的时候也像市井商贩一样讨价还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马元贽见皇上似乎真的无心立妃生子,思前想后,终于在他觉得无关紧要的一些政策上有所退让,同意依照皇上的想法去办,又联合几个老臣对皇上哭诉,为大唐开枝散叶的重要性。这才使得皇上重提利立妃的一事。马元贽终于有机会重新提起让万宝贤做妃子的事。

李怡知道现在还没有到和马元贽,万剑锋等人撕破脸的时候,所以这个万宝贤无论如何,都会送入后宫,所以他干脆借着这个梯子,准了她为妃。不过想到万宝贤是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还有马元贽这个更加目中无人的奸雄撑腰,等她入宫之后,说不定要像太后所说,宫中要不得安宁。到时候惹太后劳心受怕就不美了,李怡每天为国事烦心,不想连后院都起火,还牵连太后不能安享晚年。所以,总要想一个办法,打击万宝贤的气焰,不能让她独霸后宫。。

之前郭太后请了五位先帝的灵牌到大殿之上,这一举动,算得上是惊扰先帝,对先帝大大不敬。于是李怡派人到五位先帝的陵前诵经七七四十九日,并且亲往拜祭。他这一去就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李怡惊讶:“王贵妃,怎么是你呀?你怎么变成这样了?险些认不出来。”王贵妃之前华裙美服,一举一动都要出尽风头,如今这个荆钗布裙的妇人,确实与之前的形象大相径庭。

曾经的王贵妃身份尴尬,按例她应该被尊为太妃,可惜在当今皇上登基之前,她就已经被送来守灵了,所以根本没人记得要升她的辈分。面对如今的皇上,曾经她万分看不起的光王,王贵妃不得不谨小慎微,“妾身参见皇上,妾身奉了太皇太后之命,为先帝守灵。”

李怡突然记起,“哦,朕想起来了,之前金玲说过,你已经算得上是宫中过得的最好的宠妃,至少一日三餐还有人送饭。”

王贵妃哭道:“求皇上开恩,赦免妾身,皇陵冷清,岁月无尽,让妾身去做别的吧,我不想老死在这儿。”

李怡意外道:“你除了守灵,还能做什么?”

王贵妃被这话问愣了,“妾身……会做贵妃。”

李怡一愣,王贵妃立刻意识到这话有歧义,连忙补救:“妾身的意思是,妾身之前虽然养尊处优,但是现在只要不派我守皇陵,做什么都成!或者皇上可以放我归家,我父是中书省尚书王佐臣,必然会阖家感谢皇上大恩。”

李怡若有所思道:“哦,你是王丞相之女。朕还记得当初你一个不顺意,就摔死朕的糖莲子,那只乌龟从小陪伴朕长大,若不是遭到飞来横祸,还会活很久。”

王贵妃砰砰磕头:“都是妾身的错,妾身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那是皇上的御龟,守灵的这些天,妾身无时无刻不在反省后悔,皇上您打我的板子,或者要我去给皇上的乌龟磕头,只要能让我离开这里。”王贵妃过得十分不如意,甚至被这里的守军和奴仆苛待,好不容易见到认识的人还是当今皇上,自然不想放弃恳求。

李怡说:“朕现在倒是有一件事要你去办,或许你真的能帮上忙,如果你做的好的话,以后你就不必再守灵,可以返回家中。”

王贵妃惊喜道:“皇上请说,妾身赴汤蹈火也会为皇上办成。”

李怡神秘地笑了笑:“这对于你来讲很容易,你只要本色出演就行了,朕就是要你做回王贵妃。”

王贵妃无论如何没想到皇上竟然是这个意思,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于是,在封万宝贤为贤妃的时候,皇上同时下令,封尚书王佐臣之女王素锦为淑妃,与贤妃一同册封。这个命令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谁也没想到,曾经的王贵妃会以这样的身份再次回归。不仅宫中之人议论纷纷,连朝臣都在暗地里嘀咕,怎么李唐皇族总是做这样的事。先有高宗的武氏媚娘,又有玄宗的杨贵妃,都是皇上接手别人的妻子。而且这次的王淑妃,不知有何魅力,能让皇上不顾自己是先帝的皇叔,王贵妃曾经是自己的侄媳妇。而把她重新带回后宫,这得有多大魅惑人心的能力,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众人轮番劝誎皇上,想阻拦都是无果,皇上这次连马元贽的面子都没有给,连郑太后为此劝言,他都没有听,执意要立王素锦为妃。

马云贽则觉得皇上真是色令智昏,气愤的同时又有一丝快意,如此昏君,行这倒行逆施之事,只会让天下人耻笑,让他更容易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

众臣之中唯一没有出言阻拦的只有王淑妃的父亲了,原来以为这个女儿已经没用,没想到还有翻身之日。

李仪被人劝诫了一圈之后觉得头都大了,回到自己的寝宫躲清静,看到金玲欲言又止的样子,无奈地说:“你不会也要对朕进行劝谏吧?你也认为这是昏君?”

金玲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皇上是说王淑妃?皇上想立什么样的妃子,是您的自由,奴婢没有权利多言的。”

李怡难得地解释了一句,“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日后你就会知道。”

金玲说:“奴婢知道,皇上会立王淑妃是事出有因。贤妃的后台太大,皇上不想让她在后宫独领风骚,所以现在抬出个王淑妃。”

李怡惊讶道:“你真的这么想?还是你理解我!”

金玲说:“奴婢并没觉得皇上是昏君,皇上做什么事定然都有你的道理。奴婢刚才想说,太后时常头痛,太医说,应该是之前那些年思虑过重,忧虑所致落下了病根儿。要想根治已经不容易,只有静心调养。”

李怡叹道:“母后早年也是受了很多苦,当年被迫要住到宫外,想必母后忍受了不少思念之痛,又在郭太后手下胆战心惊,所以朕不想让后宫再出第二个说一不二的郭太后,打扰母后安宁。于是,便有了这个王淑妃。”

金玲说:“皇上所思所想,目光长远,乃是贤君所为,不用拘泥于别人的眼光。”

李怡说:“别人的眼光朕不在乎,只是不想让你误会我是见色起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