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三十五)

在办了许多扫盲的学校之后,许多年纪小,还不能干重活儿的孩童,在割完草、放完牛之后,都有机会认几个字。

哪怕他们之中有九成九都没机会参见科举改换门庭,但凭着少年时认的这些字,农闲的时候到城里找活儿干,也能找到清闲还钱多的那种。再不济,给地主家里做工,定契约的时候,也不用再怕被人骗了,把死契当成活契签了。

那些屡试不第的秀才们,也多了一份体面又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让许多性情迂腐、不懂变通的读书人的家人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毕竟,普通寒门,哪怕是举家供养一个读书人,那也是很吃力的。若是这人圆滑懂变通,能拉下脸来替人写信、抄书,也算是一份儿不错的经济来源。

但许多人一旦读了书,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愿意与泥腿子为伍,不愿意向铜臭商人低头。更有一种,明明是靠妻子种地做针线供养的,却还反过来嫌弃妻子粗鄙的。

像最后这一种,林如海虽然招人的时候没有特意撇出,但这种人往往十分傲慢且没有耐心,用不了多久,就会因教学质量不佳而被罢黜。

——机会已经平等的给过他们了,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好好干的,总不能让他们拿着官府的钱去误人子弟吧?要知道,林如海做这些事情,可都是打着圣人旗号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蒙学扫盲已经步入了正规,林如海便把目光投入到了无子无女的孤寡老人,和街上随处可见的乞儿身上了。

他情愿自己出钱,仍以圣人的名义,仿前朝流行的“泽幼院”,建立“孤寡院”,照顾孤寡老人。收留乞儿,教会他们一技之长。

这即可以算他的政绩,又能替圣人刷声望的事,圣人自然不会拒绝。而且,圣人最近正琢磨着户部那一箱又一箱的欠条,他觉得林如海提议的这件事,也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

于是,就在林如海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圣人不声不响地坑了他一把,一下子就把他推到了朝堂上的风口浪尖。

圣人:林爱卿,苦了你了。

林如海:……为圣人尽忠,臣万死不辞!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水群的时候,听许多作者说,自己的文被盗了。于是,我也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我的这篇文,发现不出意外的,在没设置防盗之前的那些章节,都被盗了。我欣慰了一下下:防盗还是有用的嘛!

然后,我又往下拉了一下,就看见一个网站,简直是同步盗文。它的最新章节,就是我的最新章节。

然后,我出于好奇点了进去。重点来了啊。

我就发现,它里面只有章节名,木有内容。然后,它还建议读者,到正规的付费网站去看正版!

我:……

话说,现在的盗文网都这么有节操的吗?我是不是应该谢谢人家免费推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193396305瓶;青鸟信鸾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