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切始于误会,但宁望雪因为得到了诸多善待在投桃报李的时候,也得到了更多的好处。这一局,也算是多赢了。
这一切宁望雪还全然不知,但这并不妨碍宁望雪现在要做的事。
她翻了一回书和视频,将制作ph试纸的方法都记录下来,之后便寻了东西尝试着做了一回ph试纸。
自然肥的酸碱也需要有个大致的数值,宁望雪到底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也是发现自然肥已经发酵得差不多了才想ph测试来。
按着书中提到的数值和方法,宁望雪又在里面掺了一定比例的草木灰后才按着不同比例分别给田里的秧苗实肥。
弄化肥的时候,宁望雪又想到了农药。然后就觉得丰产这事越折腾涉及的东西就越广。
就感觉没完没了了
╮╭
另一边,因太上皇和明旭都知道宁望雪想要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在太上皇将压力都丢给明旭后,明旭最先盯上的人是宫里的那批花匠。
让人去问了一回这批花匠是否读过书,发现能认识几个字的都少,明旭便又换了个方向。
薛蝌寻举人给宝琴相看亲事,明旭却不能像薛蝌这般简单粗暴。
无他,世间九成以上的人家供子弟读书都是为了科举入仕途,改变门庭。他让一心科举搏前程的读书人跟着宁望雪学丰产,不说人才不人才吧,也得人家自己甘心不是?
心不甘情不愿的,还不定怎么样呢。
最后,明旭决定不为难自己了,而是直接贴出了黄榜,将宁望雪罗列的那些条件以及他这边想到的一些出身限制什么的都写在黄榜上,让人在大靖各州县张贴。
黄榜第一条就是家世务必清白,百年内不曾与异族通婚且祖上三代无作奸犯科之辈。
……
丰产的技术,无论是太上皇还是明旭都不想让邻国知道,所以人选上肯定是要各种把关的。一来二去的,直到年底太上皇和明旭那边派人接宁望雪回京时人选还没出炉。
转过年来宁望雪和黛玉就十五岁了,十五岁的女子大多都要办及笄礼,但也有不办的。可太上皇和明旭却是有心给二人办及笄礼了。
除此之外,林如海和贾敏也要在年底时回国。
他们在倭奴呆的好几年,事情也办得差不多了,明旭这边又派了其他人过去接替之前派过去的那些官员,所以年底做好交接前一批派遣人员就会回国。
林如海曾因宁望雪的心声想要提前‘解决’了倭奴,但最后却还是放弃了。
他上书朝.廷,说了一回倭奴人的心性德行,最后提议在倭
奴设立总督府,用来监视倭奴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