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 章

之前刚住到红螺寺的时候,薛姨妈就发现宝钗时常让人盯着红螺寺这边来上香的香客,凡是看到家世不凡的她都会借故上前攀谈。

当然,是否会上前攀谈这要取决于读心术的反馈了。

宝钗觉得他们家就是太依赖王家和贾家,而在京城没有自己的人脉。正好她的读心术是专听达官显贵的。

只要家世比薛家高,家底比薛家厚的,宝钗都能听到他们的心声。于是宝钗便借着读心术帮忙分辨哪些是真贵人,哪些又是虚架子。

遇到真贵人了,宝钗便带着莺儿想方设法的凑上去。遇上那些虚架子了,宝钗是理都不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薛姨妈出身王家,小时候也过着千金小姐的体面生活。嫁给薛老爹后,虽然偶尔也会被薛老爹带出去应酬,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去一些旧日手帕交或是一些与王家有交情的人家拜访。

就像去年被薛老爹带到林家跟贾敏‘叙旧’一般。虽觉难堪,却也知道有些事不得不做。

但宝钗这种大面积撒网的行为,还是让薛姨妈极度不适应。

吃相多少有些难看。

怎么说呢,不是到了这会儿薛姨妈还想着面子那套,而是宝钗的思维模式彻底出了问题。

就像薛姨妈经常说的那句——性子左了。

宝钗难道就喜欢这样?

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白自己的路越来越窄。她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她就想再搏一回,再往上奔一次。

她不明白老天爷既然给了她读心术,为什么还要让她落到今日这般境遇。

她不甘心

实在看着不像样子了,薛姨妈便一直圈着宝钗。直到跟唐家定下这门亲事,薛姨妈才对宝钗放松了管束。

紫电娘娘庙修得极美观大气,宝钗经常过来。时尔会看着那石像发上一会儿呆的,然后便跪在那里用着虔诚和不甘的心态祈祷一回。

‘信女薛氏宝钗……’

.

明旭为宁望雪写人物传记分了上中下篇。因宁望雪今年才十四岁,丰产的事也才做出一点成绩,所以人物传记也只写了上篇。

上中下三篇都会用最好的石才雕刻,并且制成屏风样式的石碑,此时上篇已经刻好,中下两篇则将屏风石碑弄好,等以后再进行雕刻。如今屏风石碑都放置在正殿东侧的耳房里封存,至于什么时候会

拿到前面来,怕是还要等上几十年或是宁望雪提前‘回去’的时候了。也因此,宝钗再想不到她时尔过来上香跪拜的紫电娘娘是何许人也了。

未尝没想到,只是觉得太过荒缪不敢相信罢了。

自古以来红螺寺的香火就极为旺盛,将紫电娘娘庙建在此处也算是变相的蹭了一回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