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弟弟赵光义,面无表情的模样让赵光义全身出现幻痛,好像已经在被兄长的目光殴打了。
【宋朝不止瞧不上武学,也瞧不上志怪学。】
【从宋朝开始,志怪学的写作群体发生了很大改变。】
【首先,这也与统治者的态度有关系。】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方术等神秘知识盛行,也导致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相信鬼神之事;唐朝时期,佛道盛行,对鬼神之事有了各种新的解释,内容更加丰富;
建国之初,宋太祖登基之始,下诏禁纬书:“惧其惑民志以繁刑辟。”开始严格管控谶纬、方术、天文、地理等神秘知识。
太平兴国间,宋太宗又将数百名天文、相术之士“黥面流海岛”。从中可以看到统治者的态度,对于神秘知识都是严厉的打压政策;
除了统治者,士大夫阶层对神秘学也是否认的。
欧阳修在《正统论》中,主张对“五德终始”这类“怪奇放荡之说”应“奋力而诛绝之”。而后,在《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札子》中,他又主张应删去《九经正义》中的谶纬之文,“使学者不为怪异之言惑乱”。
在《新唐书》《新五代史》中,欧阳修对各类神秘知识的否定态度也非常明显。
欧阳修的态度,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主流观念——在整个宋朝,士大夫阶层对于这类神秘知识多是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
正因为上层的排斥,宋朝志怪小说的创作者主要是平民,与前朝有了很大差别。
从魏晋到唐再到宋,志怪小说创作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逐步下移。
从曾经的魏文帝曹丕之《列异传》、梁元帝萧绎之《仙异传》、宋临川王刘义庆之《幽明录》、齐竟陵王萧子良之《冥验记》这样的皇室贵族,出身宰相世家的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进士出身的牛僧孺之《玄怪录》、进士出身的张读之《宣室志》、进士出身的戴孚之《广异记》这样的知名文士阶层,逐步下沉到了社会中下层。
伴随着创作者的阶级下沉,志怪小说的题材也涌入了更多的小人物,诸如商贩、婢妾、娼妓、牙侩、僧尼、落魄文人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洪迈的《夷坚志》,文中世贤卿大夫,盖寒人、野僧、山客、道士、瞽巫、俚妇、下隶走卒,各有风采,相当多的故事取材于平民百
唐朝的小说家受到启发。
3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尽在[],域名[
“鬼怪和大侠还能有关系?”
“别说,这种用鬼怪名字当绰号的大侠,一听就阴风阵阵,让人印象深刻。”
“我大唐的侠女出名,鬼怪也出名,后世都用上了,咱自己怎么能不用?”
一句话说得众多文人齐齐附和,各个兴起了创作冲动。
有的准备天幕结束后再回去创作,还有的已经等不及,现在就铺好纸笔,一边看天幕一边奋笔疾书,写得狂草那叫一个潦草,自己最亲近的仆人都看不懂。
但是不要紧,自己能看懂就行。
【当然,宋朝官方也有小说,比如《太平广记》。不过这其实是一本总集,不算创作。】
【《太平广记》是华夏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的总集,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全书500卷,按题材分为92类,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应”“谶应”“名贤”“廉俭”“气义”“知人”“精察”“俊辩”“幼敏”“豪侠”等。《太平广记》搜集了许多宋代之前的小说,其中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比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神》25卷、《鬼》40卷。由此可以看出华夏小说的倾向。】
【《太平广记》引用的书籍很多,达400多种。这些书籍大都已散佚,仅在本书内存有佚文,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作品,全赖此书得以流传。】
赵光义:???
就这?
他的《太平广记》虽然是收集前朝的书,但修书也是一大功绩,天幕就这么带过了?
【但是整体来说,宋朝的志怪小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式微,但是科学、经史学得到了大力发展,更加偏向务实,少了唐人文采斐然、藻绘可观的想象力。】
不止赵光义失望,宋朝民间的创作者也有些失望。
《绿窗新话》的编者风月主人,低头看看手中的书,冥思苦想。
他的书写了大量的人鬼恋爱故事,因为市场上喜爱“风月”,是一本非常风月的志怪小说,还比较受欢迎,本以为天幕会提一笔,却完全没提,失望中又有些了然。
天幕好像更注重原创,他虽然写了很多市井鬼怪,但是大部分故事都是节录或改写前人志怪、传奇、野史笔记而成。
比如《刘阮遇天台女仙》原出《幽明录》,《玉箫再生为韦妾》原出《云溪友议》,《崔生遇玉卮娘子》原出《玄怪录》,《星女配姚御史儿》原出《异闻集》等等。
“原创,我宋人
,不◎,我可以。大宋以文治天下,我也是大宋文人,必须可以!”
【现在我们来到明清,明清时期,开始有了大家熟悉的僵尸小说。】
【先说明朝。】
【明朝的志怪小说也很有特色,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小说汇编。一种是嘉靖年间,汇集了唐朝传奇的《虞初志》,里面也有收录鬼怪小说,比如《周秦行纪》、《离魂记》、《东阳夜怪录》,都是名篇佳作,文学水平比较高;】
【第二种是以王世贞所编的《艳异编》为代表的“艳异”类小说汇编。“艳”指的是香艳的情爱故事,“异”指的是奇怪不合常理的故事,比如各种鬼怪小说。在《艳异编》的影响下,还出现了《广艳异编》、《古艳异编》和《续艳异编》;】
【不过发展到后期,逐渐突出“艳”而忽视“异”,变成了重点以“艳/情”为重心的小说汇编。】
嘉靖皇帝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