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长寿的活到了104岁,老了还有同样长寿的儿子陪着,这是什么天伦之乐!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
【不过大家以为104岁就是极限了吗?不!】
【还有“药王”孙思邈,他的年龄同样是个谜!】
【根据后世的猜测,孙思邈保守估计是101岁,也有说他活了120岁,不保守一点,也可能是活了141岁!】
唐高宗时期,正在与太医署的太医合作编写《唐新本草》的孙思邈手一抖,毛笔抖落一团墨水,模糊了纸面上的字迹。
他自己也很震惊,但是同僚比他更震惊!
“药王!你是药王!”
“什么药王,这是老祖!”
“是神仙!孙神仙!”
太医署的太医们一个比一个语气夸张,就差要顶礼膜拜了。
孙思邈哭笑不得:“老夫没这么老,可能是后世史料出错了。”
但是太医们不听,就算不保守,也有101岁,还是很令人羡慕!
【相传,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也就是公元541年。据说他自幼体弱,家中为了给他看病散尽家财,于是长大后立志从医。用他自己的记载的话来说便是:“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据说独孤信曾经夸过幼年的孙思邈为“圣童”——没错,就是那位史上最强岳父,三个女儿都是皇后的独孤信!】
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
第四女是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
第七女是隋朝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独孤信自己曾以美貌著称,被称为“独孤郎”,“侧帽风流”说得就是独孤信,出自独孤信出城打猎回城时,帽子被风吹歪了结果别样俊美,满城人都跟着学习他侧着戴帽子。
独孤家在周、隋、唐三朝都
秦朝的夏无且等太医和医家弟子,一个个疯魔了一般,一边抄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狂热到让人忍不住怀疑孙思邈若是在面前立刻会上去磕一个。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尽在[],域名[
而在唐朝,孙思邈本人一如既往的谦逊。
“天幕都这样夸我了,我不写得更好都对不起‘药王’这个称呼。”
太医署的太医们心里泪流:别卷了,别卷了,药王都这么卷,他们不卷起来怎么好意思!
不行,药王都如此勤奋,他们也得跟着学,蹭蹭药王的福气,没准自己也能当个“针王”“灸王”。
太医署的太医们各怀心思,看着彼此的眼神如同看情敌,为了未来的荣誉和成就,开始暗自较量起来。
【再说回朝廷的医疗措施。】
【虽然太医署没有面向民间,但是唐朝的各位有为帝王都比较重视医疗,各有各的措施。】
【比如说,唐朝已经有了通过保护环境来防治疫病,妥善处理疫病尸体等,这是从唐高祖李渊时期开始的。】
李渊抚须自得:“朕也是有些功绩的嘛。”
瞧瞧,后世还是记得他的这些施政措施。
【李世民就不说了,他做得太多了,我们说说那些被唐太宗光芒掩盖的其他帝王们。】
李世民哈哈一笑。
“是也该给其他子孙一些机会。”
不然只夸他,他也会骄傲的。
贞观朝的大臣们会心一笑,作为实施那些后世留名的措施的贞观名臣,他们也很大度!
【唐高宗显庆四年,由宰相领衔,尚医局与太医署共同编纂了《新修本草》,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这本就是由孙思邈与官方主编的医书。】
【武皇期间,将民间的疠人坊收归国有,朝廷设置悲田使,病坊也称为悲田坊,男女别坊,四时供承,由朝廷来为疠人养病治疗。到唐武宗时改名为“养病坊”,此后一直延续下去,民间也有了大量的慈善机构性质的病坊。】
唐朝,佛教的民间慈善医坊开了很多,许多贫家家中有小儿或者老人实在看不起病,就会送去寺庙。
寺庙帮助小儿看病,小儿长大后还可以在寺庙学佛经,从而得以识字学文,未来可能出家,也可能不出家。
老人同样如此,在寺庙的医坊得到救治后,就会反过来帮助其他人。
其中比较出名的一座医坊是僧人释智岩所开,相传他事必亲躬,为病人熬药换药,甚至亲口吮吸脓疮。
.
纵观隋唐,有些地方上的私人官员,或者世家大族也会开办私人医坊,接收那些无力治病的贫农。
比如隋朝时期,有一位岷州刺史辛公义,开办的私人医坊大到可以安置病床数百,接待的病患不论身份富贵,安排了大夫治疗照顾,还安排了官差巡逻以维持秩序。
遇到疫情时,辛公义亲自盯着,在病患收容厅里放了一个坐卧两用榻,一边处理公务,一边随时查看全州患者的情
好在,现在看来是对自己的考验,而自己通过考验了。
11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隋唐时期,对疫情的医疗控制方法,许多手段我们现在看着也很眼熟。】
【唐朝已经有了疫病防治理念,太医署每年都会配合治伤寒、时气、疟疾、痢疾等丙的药物,在疾病流行区发给患者。】
【各地方官府的医务人员主要就是负责这些疫情,发生疫情灾难时,担负起医疗救治任务。】
【每到疫情,朝廷会及时遣医送药。
局部地区发生疫情,由地方管理直接处理,郡县施与医药。较大区域发生疫情,朝廷会派出使者,视察疫情,遣医送药。】
【比如唐太宗时期,贞观15年、16年、17年、18年、22年,都分别派遣医官到夏、谷、徐、巴等十余州送药救治。】
【重点:都是免费的!】
这一次的夸奖,李世民却开心不起来。
“等等,这么频繁的吗?!”
“十余州!这么多地方!”
大臣们立刻忙碌起来。
这么多疫情,如果不是天幕提前提醒,对大唐是个巨大的打击,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不好过。
“让地方官府迅速备药,还要军队警戒起来,防止有人借此生事。”李世民一道道命令发下,整个大唐官府机构都开始运行起来。
【唐朝时期的医药防疫,已经有了多种手段。
比如唐朝敦煌地区,民间开始用雄黄作为消毒剂,投入井水中预防消化道疾病。】
荆咕再次做出详细的药方清单,列在大屏幕上,顿时让古人更方便抄写。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中也曾记载记载:“辟疫气,令人不染……岁旦屠苏酒。”
屠苏酒的成分是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心、乌头、菝葜等。
其中一种防治疫病的方法,就是浸水法,用屠苏酒来防疫病,自制屠苏酒口服,然后把药物的渣放在井水中浸泡消除水中的病毒。
还有烧药材烟熏空气来消毒:用太乙流金散、杀鬼烧药方、辟温杀鬼方等药方抓药,用火烧烟熏来辟疫气;
还有用悬挂、携带药材来辟疫的方子:虎头杀鬼方等。
这些药方中都含有雄黄、雌黄、朱砂、鬼箭羽等药物,焚烧对多种病菌有杀灭或者抑制作用。
房舍,畜圈的消毒和杀虫都使用此法。
还有醋熏法,烧一颗石头,把它烧热,然后取醋点在石头上,一直熏到醋的气味遍布整个屋子,取醋的蒸汽消毒空气。
【经历过禽流感的朋友们,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醋熏法!醋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