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人都没了,火器哪里会得到重视。
工匠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帮助曾铣,却又感到一阵阵的无力。
他不过是一个匠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若是你换个朝代,肯定能得到重视。”工匠只能抱着幻想,“天幕说过的秦汉和唐宋,那唐太宗知
人善任,对百官武将也好,你若是生在大唐,恐怕不会是这个下场。”
.
大唐时期,李世民同样在遗憾。
“地雷啊!又能制火器又能打,还为官清廉的大将,来大唐啊!”
听到如此人才还来不及发挥实力,就因为政治斗争被诬陷害死,李世民比自己被冤枉还心疼。
虽然他已经有贞观群臣,但是人才这样的宝贝哪里会嫌少,他还想要更多。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够,来个二百四他也可以!
要是大唐有这样的人才,他还弄什么渭水之盟,突厥来了渭水一个也别想离开!
【几百年后,拥有更强大火器的明朝,被人数不到一百万的草原民族女真给亡国。】
【而曾铣那两份写给嘉靖皇帝的奏章,被清朝皇帝极为重视,将之收入《皇明经世文编》,成为了禁书。】
曾铣听到这话,差点给气笑了。
他大逆不道地第一次骂起了皇帝:“这什么狗皇帝,一个不如一个!”
明朝的皇帝不重视还诬陷处死他,清朝的皇帝过于重视然后把他的奏折列为禁书,都是什么毛病!
他怎么就遇不到一个正常点的好皇帝?
曾铣突然能明白为什么宋人愿意为软弱的宋朝皇帝赴死了,软弱归软弱,宋朝皇帝好歹还算开明。
更重要的是,对比一下现在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曾铣觉得乱搞兵阵图的赵光义都是可爱的!好歹为了证明自己,赵光义一直很勤政!
.
朱元璋气了一次又一次,心理强大了很多,好歹没有被气晕过去。
“贪污腐败!皇帝都不上朝,没人管了,哪里能不贪污!”
这一次,朱元璋已经没有只顾着骂贪官,进步的开始骂子孙。
“上行下效,皇帝懒政,下面的人懒得官吏,难怪火药受潮都没人管!”
那么多火药,一次次的爆炸,一个个火药厂浪费了多少火药啊!
朱元璋生性多疑,甚至眼神阴沉的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些官员怕贪污的事情败露,故意要把罪证消灭在爆炸中。
【这是火器不如人吗?不,女真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甚至是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的开.花.弹炸死的。】
【除了努尔哈赤被打死,女真人死伤近2万,明军仅仅200多人阵亡。】
【宁远之战后,女真人对宁远无计可施,于是迁怒觉华岛,把全岛万余军民集体报复性屠杀。】
此话一出,清朝的氛围就有些诡异了。
因为对于努尔哈赤的死,清朝多次篡改史书,许多帝王的死充满了疑点,语焉不详。
比如最出名的篡改史书,就是乾隆帝。
后世是结合历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的书籍,和当时就在宁远的朝鲜使节李星龄的《春坡堂日月路》来证实,努尔哈赤可以确认是中炮了。要么是当场炸死,要么是开.花.弹的残留导致伤势感染而死,
总之一定与宁远战役的大炮有关系,
且一定是死在女真人官方宣布的死期之前。
而且从此之后,
清朝就算缴获了红夷大炮,也不愿意使用“开.花.弹”,或许也与努尔哈赤的死亡有关。
.
天幕明目张胆说努尔哈赤的死因是被袁崇焕炸死,还因为战败迁怒觉华岛搞大.屠.杀,弘历再如何无能狂怒,现在不得不考虑更深远的问题:汉人会不会记仇造反。
“各地严厉督查百姓,禁止民间研制火器,禁止民间聚集,禁止民间抄录天幕内容!”
弘历不管西方火器如何发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江山必须稳固,不能因为天幕被颠覆。
但是他没看到的是,朝堂之上有些汉人大臣的脸色也在微微变化。
民间或许没条件没胆子去研制火器,但是大臣呢,贵族呢?
努尔哈赤都能被大炮炸死,其他皇帝呢?
【努尔哈赤战死之后,女真人转换方向,开始用舆论攻击将领袁崇焕,买通大臣,散布谣言,导致当时大明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相信袁崇焕是汉奸,甚至让他凌迟而死。】
【这是历史的倒退,也是亡国的必然。】
【这是政治决定军事,腐败的统治,带来的军事的落后。】
在西方,因为火器的到来,国王们开疆拓土,正是大杀四方的时候。
国王们重视火器,也重视军士,西班牙女王、英国女王等都曾经在战争前夕亲自.慰.问军队,送去各种物资。
曾经的骑兵高高在上,后来的新式火.枪队依然很受重视,都是国王的座上宾,会亲自宴请和嘉奖。
.
这一次,刘彻很自信。
“礼贤下士,重视将士,朕也可以!”
只要大汉的将军能打败匈奴,别说封侯拜相,让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可以!
【西方在快速进步,东方在干什么?】
【明朝打败了元军后,大力发展火器。】
【清朝打败明朝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名。】
清朝人缴获红夷大炮后,虽然也在使用,但是觉得“红夷大炮”的“夷”是在讽刺大清,所以改名为“红衣大炮”,让人以为这是华夏本土的东西。
但是“红夷”本身就是外来文化的象征,指的是红头发的荷兰人。
华夏对外交流的最初,最开始对西方人的蔑称是“红毛绿眼”,到了近现代因为西方人强大才开始称呼对方“金发碧眼”,称呼的转变也反映着国力的转变。
清军刚入关时,满清君臣便下了决策:
“汉人更擅长技术,若是研制火器反清复明,于我大清有威胁。”
“民间收缴火器和兵书,地方政府也严禁火器。”
到康熙年间,康熙帝将子母炮仅供给八旗,其余各省都严禁造火器;
雍正时期,除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外,把各省的子母炮全部收缴交到兵部。
同时,清朝还在民间收火器,乾隆年间收缴的鸟枪、火铳多达43666支,清廷获得了绝对的武器优势。
在民间的火器研发技术上,清朝不仅大兴文字狱,还把所有涉及军事的科技书籍列为禁书。
比如《武经总要》《武备志》,宫廷据说有备份,但是备份绝对不会流向民间。
以致于后世研究清朝前期的书籍中,大量的兵书没有一本讨论火炮。
.
嬴政感觉很不可思议:“被人用开.花.弹打败了不是更应该研究吗?怎么能直接弃之不用?”
如果都这态度,那赵武灵王还搞什么胡服骑射,赵国也曾经被胡人打的不轻,学了胡人的胡服骑射反过来按着胡人摩擦,这就是学习敌人的长处变得更强。
【明朝,不允许民间研究,后来开放了。】
【清朝,不允许民间研究,后来学习西方还想着“西学东用”,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体制。】
【但是落后的是技术吗?不,落后的本来就是体制!】
【清朝皇帝在收缴火器的时候,欧洲的工业革命催生了武器革命,从此拥有了现代化军队,战争模式开始进入全球范畴。】!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