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7

曾经的旧贵族,只需要高头大马,盔甲利器就可以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压制。

但是当火器到来,哪怕平民没有钢铁没有大马,只要有一把火.枪,就可以对骑士进行碾压性的屠杀。

甚至当有了大炮,可以反过来压制战场。

后世在画圣女贞德,常常把她画成手持长枪或者长剑的形象,但是在历史上,贞德是一名出色的火炮手。

在英法战争中,因为贞德的火炮操作,法国人以极少数人占据了更大的优势,从而改变了英法战争的结局。

贞德的战友把她视为一个战略家,迪努瓦伯爵曾说:“她具有天赋般的第六感,她能将火炮巧妙地放在战场要地。”

.

“女人竟然也可以上战场,也可以操控火炮!”

永乐年间,徐皇后出身军事家庭,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嫡长女,但是这并没有让她能够上战场。

她听着父亲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故事,甚至也经历过父亲和丈夫的军事变动,跟着一起稳定后方,还曾经亲自登城督战,抚恤战后伤亡士兵的家眷,但是,她从来没有亲自去点过一门炮火,去射击过一把火.枪。

原本,徐皇后以为,女子为人妻,为国母,应该作为贤内助稳固大后方,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写书,邀请众臣妻子一起讨论为妻如何规劝丈夫。

但现在,贞德点燃火炮时,也重新点燃了她年轻时候的梦想。

“皇后你该不会是想上战场吧?”朱棣大惊失色。

战场多危险,蒙哥大汗都能被一炮炸死,万一妻子出事了怎么办?

徐皇后缓缓收回视线,看着朱棣微微一笑:“那倒不是。”

“臣妾只是觉得,或许,可以培养一些女炮手。”

话一说出,徐皇后不出意外地看到朱棣皱眉反对的表情。

徐皇后继续补充:“并不是让她们立刻上前线,只是觉得若是士兵的家眷也懂火器的使用,真到了情况危急,男丁都战死的情况,女子也不至于束手就缚。”

朱棣脸色更加阴沉,这一次不是因为徐皇后的话,是因为想到了他那糟心的后代和大明的未来。

“天幕也说过,大明末年又是党争又是钱荒又是瘟疫,男丁就算都从军,还能剩下几个能打的?”

朱棣:“你让朕考虑考虑。”

火炮不必寻常,杀伤力太大,这一个口子一开,就怕女子太不安稳,这可比书本杀伤力大多了。

徐皇后没有再劝,她看着天幕,有预感,这一次,大明的戏份不会少。

毕竟,大明的火器发展并不差,但如果一直这么强势下去,还有满清什么事?

【在东方,蒙古人成

222128155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征服南宋,用了40多年。】

南宋不单单坚持了40多年,在钓鱼城之战中,还钓上了一条大鱼——蒙哥大汗!

这位曾经横扫欧洲、因为手段残忍作风强势,曾经把欧洲十字军的耳朵割下来装成一袋袋当战利品的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长子,也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口中的“上帝的罚罪之鞭”。

蒙古大军在西方所向披靡,结果回到南宋,被困在了巴蜀之地。

蒙古大军围困钓鱼城一年之久依然没能拿下钓鱼城,蒙哥大汗亲自上前擂鼓,结果钓鱼城守军见到战况危急,点燃火炮引信,一炮就把蒙哥大汗给炸成重伤,不久就一命呜呼。

但是,这一位大汗在南宋的钓鱼城被一炮炸死,死的太过突然,后继无人,正在征战欧洲的其他大汗齐齐赶回来夺位,才导致欧洲幸存下来。

蒙哥大汗的死亡,成为了影响世界的历史事件,使宋朝国祚继续延续了20年,也使得蒙古军队在叙利亚战败,欧洲人高兴地普天同庆:“上帝的鞭子折断了!”

【元朝只善于征战,不善于文,这也让他们的强大昙花一现。】

【元朝建立后不到百年,起义军遍地,真正的农民起义军朱元璋用火器将成吉思汗的后裔赶回成吉思汗起兵的草原。】

洪武年间,朱元璋听到天幕提起自己,颇为得意。

“火器当然好用,鄱阳湖之战,朕靠火药击败陈友谅,苏州之战,朕靠火铳击毙张士诚兄弟张士信。”

所以他不但重赏献上火器的民间火器专家焦玉,让他继续监制火器,还在登基后继续研制发展火器。

洪武时期的火器制造水平,在当时的世界时首屈一指的。

官府规定,每一百户,火铳手10名,刀牌手20名,弓箭手30名,枪手40名,火铳兵已经占到步兵病重的十分之一,整个大明军队装备的火铳高达18万支。

永乐年间的朱棣同样自信。

“朕的神机营也不比父皇差!”

神机营下有神枪、快枪、单眼铳、手把铳、盏口炮、碗口炮、将军炮、单飞神火炮、神机箭等,专门有对应的士兵专习枪炮。

而且,神机营比16世纪西班牙创建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火.枪兵建制。

在明朝永乐年间,火铳的月产量达到8387支,年产量上万,火器兵种达到步兵总编制的三分之一。

到明朝中后期,除了京军十万大军有六万火器手,边军也有大量火器,民间的民兵同样开始有火器,论火器普及绝对不低。

【但是为什么明朝火器这么强大,后面还要学习西方的佛郎机,仿制西方的红夷大炮呢

“丹,

无事不要打扰。”

没隔几天,

又有人前来。

这一次,不止是小太监,首辅夏言一起跟来,虎视眈眈地看着小太监把折子递上去。

小太监再次递上折子:“陛下,夏首辅支持曾铣再上《重论复河套疏》。”

朱厚熜微微皱了皱眉,夏言怎么也掺和进来?

严嵩瞅着朱厚熜的脸色,迅速批评道:“陛下即将得道成仙,说这许多杂事作甚!”

朱厚熜睁开眼睛,冷冷地看了过来。

“所为河套之事?”

严嵩连忙道:“陛下,收复河套会轻启边衅,导致战乱兴起,民间死伤无数,百姓民不聊生,实在是劳民伤民啊!”

夏言早有准备,严词厉色:“河套地区乃是我大明养马重地,若是不收复回来,大明战马都不够用。”

严嵩却道:“大明有神机营,有火器火炮,有没有马匹无足轻重。”

这一句话夏言赞不赞同不重要,重要的是,说到了朱厚熜的心里。

朱厚熜没有言语,伸手去接过折子,打开翻看一番,随手扔到一边:“朕会考虑。”

然后再次坐到丹炉前,意思很明确,闭门谢客,夏言可以走了。

夏言气冲冲的离开,见到等待的曾铣还安慰:“老夫一定会再次递折子,一定要把河套收复回来!”

但是,夏言注定是做不到,他自身都难保。

严嵩为了彻底击溃夏言,诬告曾铣“掩败不奏,克军饷巨万;贿赂夏言,意求加官进爵。”。

此后,首辅夏言被罢免,曾铣被捕。

明知曾铣无罪,百姓都在为之喊冤,但是碍于严嵩和嘉靖的权势,主持刑狱的三法司没有以律论断,而是揣摩着帝王心思,以交结近侍将曾铣斩首,将曾铣妻、子流放二千里。

当时天下人为之喊冤,把此案评为“千古奇冤”,将曾铣此案编成戏曲《盘夫索夫》,成为名剧,传唱千年,在戏曲中一次次痛骂严嵩和朱厚熜。

.

刚刚在郊外被地雷炸的一身土和火药,狼狈不堪的曾铣看着天幕,慢慢张大嘴巴,喷出一口黑气。

“咳咳!”

“子重,你出名了!”一起研制火器的工匠与他多次合作后,亲密无间,没有身份的芥蒂,以友人相称。

但是一想到友人的出名一半因为火器,一半因为冤案,工匠就为他愤怒。

“可恨那严嵩,竟然如此诬陷害死你!”

曾铣想起朝堂上的党争,一阵阵无力。

“是啊,我研究再厉害的火器,用不到该用的地方,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