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会不会女娲抟泥造人时,为了平衡男女,给了女人可以生育的肚子,又给了男人可以哺乳的胸部,只是男人同样为了权力逃跑了都交给女人?
“要是男人也能产奶就好了……”不知道是谁发出如此叹息,把沉默看戏的武瞾都震惊了。
这可真是一个,好大胆的建议啊!
等她特意找出发言的人,看到是高阳公主,武瞾沉默了:很行,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高阳公主不愧是太宗的女儿,比太平大胆多了,很可以。
【男士们不该反省一下吗?你们总以为生育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无法怀孕怪女人,无法生儿子怪女人,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的抽烟酗酒、酒色过度才是导致你没儿子的真正原因。】
装睡的人从来叫不醒,就像娶妻纳妾无数还生不出儿子的男人,也从来不会真得怪罪于自己。
哪怕天幕已经挑明直说是男人的问题,他还是会指责,说妻子善妒害死了他的孩子,说妾室无用是不下蛋的鸡,然后去纳新的美妾。
直到这个时候,妻子才反应过来:原来生不出儿子不过是个借口,丈夫单纯就是花心,就是好美色。
【“三不去”是古代法律中温情的一面。指的是“有所取无所不去”,意思是娶妻时女方父母健在,但是休掉她是父母不在无所依存,这种情况下休妻是很不人道的,所以不能休】
【“与更三年丧不去”,指男方父母去世后妻子守孝三年,做此“至孝”之事后是家族的一份子,不能休;】
【“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女子在男子贫贱时嫁过去,男子后来发迹富贵了想休妻不能休。”糟糠之妻不下堂”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也是法律上的,《唐律疏议》上是明确写入律法,若妻子属于“三不去”,不准夫擅自提出离婚,如果违背会处一年有期徒刑
。】
【但是我们知道,男人只要变心,想休妻,怎样都有手段。比如不休妻,但是逼妻子出家,在家立个佛堂相当于打入冷宫;或者直接出家去道观带发修行。还有更严重的刑事案件,就是直接让妻子消失。
当人死了,你再谈什么人性中的温情,已经毫无用处。】
荆咕特意剪辑了经典的影视剧片段:
贫穷书生娶妻,妻子伺候书生,照顾病母,几乎可以说无微不至;然而贫穷书生一旦中举成了状元,被丞相看重,有了迎娶丞相千金的资格,立刻回去休妻。
不但休妻,千金来探望,他觉得自己老母亲上不得台面,还对千金撒谎说那是自己的老仆。人坏起来没有底线,后来状元郎觉得老母亲和前妻会拖累自己,索性一把火把来照顾再次生病的老母亲和前妻全给烧死。
千金觉得他哭得伤心是至孝之人,感动地嫁给了他,却没想到遇到了同样的危机。
当公主再次看上状元郎,状元郎不惜趁妻子生产,贿赂产婆:"留子不留妻。"产婆本事高超,故意让妻子产后大出血而死。
状元郎带着儿子风风光光迎娶公主,升官发财娶公主还得了儿子,喜气洋洋。
“无耻之徒!阴险小人!”高阳公主疯狂辱骂,“我大唐的公主从不会如此愚蠢,定然是后世那什么明清的公主!"
太平公主也跟着骂,但她还不知道,自己与驸马薛绍也被后世编排是夺走有妇之夫;
高阳更惨,被编排和和尚的爱情还传唱千古,辩机和尚好好在寺庙修经书寿终正寝,也被写成了因为高阳公主被腰斩,让高阳公主成为了婚后出轨和尚的“妖女”。
事实上,这两位根据为数稀少的史料记载,应该都是参与政治叛变被斩杀,史料稀少很可能都被当权者故意抹去她们的痕迹,就如同李隆基毁坏上官婉儿和薛绍的墓一样。
两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女性最后流传在世间的只有八卦言情故事,也说明了后来社会对女性道德越来越深的约束。
两位年龄不同的公主刚议论到这里,天幕上放出了公主和状元大婚时候,丞相千金和原配妻子变成鬼来索命,新婚夜夺走了两夫妻的命。
突然变成鬼片后,把一群贵人吓得不轻。
话题陡然一转,开始议论起鬼
神之事:
"这世界上真得会有鬼吗?!"“好吓人!”“那男人真是活该!可惜那公主,白白送命。”
“女儿快要生了,等她生的那天我还是亲自去看看。”已经有女儿出嫁的贵妇心里不安,在府中与丈夫商量,"我听说那太傅家的千金好像看上姑爷了……"
哪怕是朝廷重臣,丈夫依然对女儿忧心忡忡:“去吧,你是女人方便点,我不方便去,你带着儿媳几个女人过去,人多势众,见势不妙就通知我,我下朝了就在姑爷府邸附近守着。”
“成。”
经过天幕这一提醒,心疼女儿的父母大多都多了个心眼。
比起公婆,哪有亲生的父母心疼女儿,女子生育本就艰难,婆家看重子嗣定然是留小。但是女儿也是父母的孩子,谁不心疼?
更可怕的是若是跟天幕里的薄情状元一样,有别的心思,在女人生育时动手脚,查都没法查。
“接生婆我亲自请,女儿生孩子那天我亲自去盯着。”不少母亲强势道,“都说产房晦气,我不也是生过孩子进过产房的,还能晦气到我头上不成?"
就算不能进产房,在门口盯着,也好过隔着老远最后只等到女儿的死讯。
从天幕放出这一幅画面后,真正心疼女儿的父母便上了心,各种盯着,不管丈夫有没有别的心思,在严苛盯防之下,也只能让接生婆好好接生。
至于原本就不在意的,也会担心天幕里的那种厉鬼索命的情况。万一女儿或者儿媳惨死,怨恨上自己变成鬼回来索命怎么办?
产妇的性命总算被人重视,不再只是担心孩子,可以为了孩子牺牲母亲。哪怕只是小小的转变,对于身处最脆弱时刻的孕妇,可能就是一线之隔的生机。
【所以“七出”广为流传,因为这是对男子有益的。”三不去”普遍没有听说过,男子不愿意执行,那也不过是一句空谈。】
“这样还不如和离。”刘娥深深一叹。
天幕说过,宋朝靖康之耻之后对女子约束更大,想必也不让改嫁了,还不如她把改嫁写入大宋法律。
>
【秦朝时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婚姻登记制度,建立婚姻必须经过官府备案登记,而且秦朝经官府登记的婚姻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虽然秦朝历史短暂,记录较少,好在出土了睡虎地秦简,让我们得以从一位名叫“喜”的小吏陪葬的竹简中得以知道完整的秦律。】
【我们一直称赞秦朝的工匠精神,无论是陪葬品还是大工程质量都很棒,秦律同样如此,十分完善。虽然在当时因为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六国人也没有归心,秦律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应用。但是从汉承秦制后继续应用秦法持续了四百年时间就可以知道,质量的确不错,刘邦也要夸一声好用。】
虚假的秦二世:胡亥。
真正的秦二世:刘邦。
刘邦翘着腿笑嘻嘻:"朕也不是颠覆始皇帝的江山,朕这是继承,明显胡亥没那个本事,还不如朕上。”
吕雉慢悠悠:“天幕在此,说不定始皇帝也能听到,不如你让天幕帮你把这句话转达给始皇帝?"
刘邦:“咳咳不用了不用了,朕不喜欢张扬,不喜欢。”
【秦律中对成婚年龄有了规定,以身高为限制,男子的标准是身高六尺五寸,举行“冠礼”,加冠后就可以结婚了。女子成年标准身高是六尺二寸,达到标准后就可以嫁人了。】
【忍不住有个大胆的想法:假如我一辈子都很矮,都达不到六尺二寸,岂不是可以终身不嫁了?还有这好事!】
嬴政:???后世女子还喜欢终身不嫁?这是什么古怪想法?
男人不懂,但是女孩子懂。
不少少女待嫁闺中,每日被父母催促本就心烦,听到这话瞬间眼睛一亮。对啊,还有这好事?她是不是不长高就好了?
【哦可惜,看到下文,民间执行的并不严格,秦简中就有女子“小未盈六尺而为人妻”。可惜了,怎么不严格点贯彻呢,可惜了。】
荆咕很遗憾,少女们也很遗憾。如果真得可以终身不嫁就好了啊!
听说嫁人后生不出儿子要被休,不孝顺公婆要被休,公婆不喜欢也要被休……被休了之后回娘家还会被人说闲话。
既然各种不满意,为什么不直接不嫁人呢?
【在我国古代,普遍是男尊女卑,妻子处于夫权的统治之
下,秦律也有相关规定,比如结婚后的家庭财产,包括妻的陪嫁均由丈夫支配。只有“夫有罪,妻先告”的情况下才不会被没收陪嫁;
而且丈夫如果犯罪处以流刑,妻子也要跟随丈夫去流放地共同生活共同吃苦。但是如果妻子犯罪服刑,她的所有陪嫁——无论是奴隶仆人还是嫁妆财产,都要归丈夫所有。】
【但秦的法律也有前进的一面,比如保护妻子的人身不受丈夫侵犯,丈夫殴打妻子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打成重伤,丈夫会面临酷刑。而且秦法对夫妻双方的忠诚有同等要求,无论是谁通奸,双方都被认为是犯罪。】
【秦朝结婚需要官府登记,离婚同样也是,否则会构成弃妻不书,双方均要惩罚。】嬴政不断点头。
不错,就是这样,夫妻双方都忠诚,才能家庭稳定,对孩子也好。无论是谁不老实,自己跑路或者养男宠再生几个私生子什么的,孩子是最倒霉的。
没错,说得就是他的渣爹和渣娘,还有那个臭不要脸的渣男宠,还敢酒后自称是他“假父”,实在该死!
想到这里,嬴政冷漠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不过,现在都已经死了,只有他坐在这里,还有机会看到后世的评价,终究还是他笑到最后。
【但是法律保护丈夫有弃妻的权利,可以片面离婚,妻子却不享有。再婚权也仅仅适用于男方,尤其是有儿子的妇女,哪怕丈夫死去也依然保持着与死鬼丈夫的婚姻关系,也就意味着不能再婚。】
【挺疑惑的,带孩子的单身母亲生活压力也比不带孩子的女性更大,现代把养孩子叫做养四脚吞金兽,意思很明显,养孩子就是不断地花钱。还不允许再婚,那官府帮忙给钱给寡妇养孩子吗?
要知道寡妇为了照顾孩子,哪怕是参与社会劳动也要更辛苦时间更短,这条法律明显是没有照顾过孩子的男人写得。】
秦始皇会稽刻石云“饰省宣仪,有子而嫁,倍死不贞。”,就是鼓励有子的妇女不要再改嫁的。